一种新型铸造车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890阅读:1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铸造车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铸造车间,属于砂型铸造【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铸造车间,包括设置在车间地面上的环形转运轨道,运输轨道以及设置在环形转运轨道的内圈处的上半模传送轨道;环形转运轨道上远离车间进出门的一侧放置有下半模操作台,下半模操作台的右侧地面上固定设置有下半模造型机,上半模传送轨道上放置有上半模操作台,上半模操作台的右侧设置有上半模造型机,靠近上半模造型机和下半模造型机的环形转运轨道上设置有下芯合箱操作台;上半模传送轨道左侧的环形转运轨道上放置有锁箱操作台,右侧的环形转运轨道上放置有浇注冷却台,浇注冷却台左侧的环形转运轨道上放置有开箱操作台。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铸造车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铸造车间,属于砂型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砂型铸造是铸造工艺中的一种,以型砂和心砂为造型材料制成铸型,液态金属在重力下充填铸型来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模具制作,制芯,造型过程,熔炼及浇注冷却过程。
[0003]现有的铸造车间,操作工人通常一个人会参与多个工艺操作,这种车间的布置方式杂乱无规则,粗放式的生产模式生产效率低下,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高,不适合大规模、成批量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铸造车间,各个工艺过程衔接紧密,缩短了铸造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体力劳动的强度,减少了由于往返搬运工件及其他重物而引起的工伤事故,减少了人工消耗。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铸造车间,包括设置在车间地面上的环形转运轨道,在车间进出门处设置的与环形转运轨道相交叉的运输轨道以及设置在环形转运轨道的内圈处的上半模传送轨道;
[0006]所述环形转运轨道上远离车间进出门的一侧放置有下半模操作台,所述下半模操作台的右侧地面上固定设置有下半模造型机,所述上半模传送轨道上放置有上半模操作台,所述上半模操作台的右侧设置有上半模造型机,靠近所述上半模造型机和下半模造型机的环形转运轨道上设置有下芯合箱操作台;
[0007]所述上半模传送轨道左侧的环形转运轨道上放置有锁箱操作台,右侧的环形转运轨道上放置有浇注冷却台,所述浇注冷却台左侧的环形转运轨道上放置有开箱操作台。
[0008]优选的是,所述开箱操作台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转运吊车。
[0009]优选的是,所述环形转运轨道的顶部的车间上设置有天车。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铸造车间采用自动化式流水线作业,结构紧密,占地面积小,以造型工步为核心工步来合理安排制上半模操作台、下半模操作台和浇注冷却台等操作台的位置,使主要生产物料的流程达到最短,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各个操作台之间均使用环形转运轨道进行传输,衔接紧密,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工人因往返搬运工件所产生的体力劳动,人工消耗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为环形转运轨道,2为运输轨道,3为上半模传送轨道,4为下半模操作台,5为下半模造型机,6为上半模操作台,7为上半模造型机,8为下芯合箱操作台,9为锁箱操作台,10为浇注冷却台,11为开箱操作台,12为转运吊车,13为下半模砂箱,14为上半模砂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铸造车间,包括设置在车间地面上的环形转运轨道,在车间进出门处设置的与环形转运轨道相交叉的运输轨道以及设置在环形转运轨道的内圈处的上半模传送轨道;
[0015]所述环形转运轨道上远离车间进出门的一侧放置有下半模操作台,所述下半模操作台的右侧地面上固定设置有下半模造型机,所述上半模传送轨道上放置有上半模操作台,所述上半模操作台的右侧设置有上半模造型机,靠近所述上半模造型机和下半模造型机的环形转运轨道上设置有下芯合箱操作台;
[0016]所述上半模传送轨道左侧的环形转运轨道上放置有锁箱操作台,右侧的环形转运轨道上放置有浇注冷却台,所述浇注冷却台左侧的环形转运轨道上放置有开箱操作台。
[0017]优选的是,所述开箱操作台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转运吊车。
[0018]优选的是,所述环形转运轨道的顶部的车间上设置有天车。
[001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砂箱分为上半模砂箱14和下半模砂箱13两部分,上半模砂箱14通过上半模传送轨道3运送到上半模操作台6,经过清洁等处理,上半模砂箱14被传送到上半模造型机7进行填砂和紧砂等工序,下半模通过环形转运轨道1传送到下半模操作台4上,经过清洁等处理后传送到下半模造型机5进行下芯和填砂等工序,将处理过后的上半模砂箱14和下半模砂箱13运送到下芯合箱操作台8进行合箱处理,合箱后的砂箱通过环形转运轨道1运送到锁箱操作台9,对砂箱整体进行紧固,锁紧后的砂箱通过环形转运轨道1输送到浇注冷却台10进行浇注并冷却,冷却好的砂箱通过环形转运轨道1传送到开箱操作台11进行开箱取件的工序,取出的铸件通过吊车输送到运输轨道2处后运走。
[002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铸造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间地面上的环形转运轨道(I),在车间进出门处设置的与环形转运轨道(I)相交叉的运输轨道(2)以及设置在环形转运轨道Cl)的内圈处的上半模传送轨道(3); 所述环形转运轨道(I)上远离车间进出门的一侧放置有下半模操作台(4),所述下半模操作台(4)的右侧地面上固定设置有下半模造型机(5),所述上半模传送轨道(3)上放置有上半模操作台(6),所述上半模操作台(6)的右侧设置有上半模造型机(7),靠近所述上半模造型机(7 )和下半模造型机(5 )的环形转运轨道(I)上设置有下芯合箱操作台(8 ); 所述上半模传送轨道(3)左侧的环形转运轨道(I)上放置有锁箱操作台(9),右侧的环形转运轨道(I)上放置有浇注冷却台(10 ),所述浇注冷却台(10 )左侧的环形转运轨道(I)上放置有开箱操作台(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铸造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箱操作台(1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转运吊车(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铸造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转运轨道(I)的顶部的车间上设置有天车。
【文档编号】B22D47/02GK204182909SQ201420595587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邓刚虎, 邓昊, 吴瑞萍 申请人:山西临汾诚信铸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