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中间包酸溶铝烧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7236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炼钢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降低中间包酸溶铝烧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造成中间包als烧损的原因较复杂,因此迄今为止,国内外对als烧损尚未形成成熟的工艺制度,致使现场生产实践中,als烧损波动一直较大,直接影响了钢水的纯净度,造成铸坯内在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减少中间包酸溶铝烧损,改善钢水纯净度,提高铸坯质量的降低中间包酸溶铝烧损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降低中间包酸溶铝烧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中间包长水口吹氩量控制:以长水口周围钢水液面无泛起的最大吹氩量为调整控制基准,防止吸气或钢水表面翻腾;

(2)钢水罐下渣量控制:钢水罐浇注末期,若机械手的震动产生突变或者长水口周围的钢渣表面突然泛起,立即关闭滑动水口,并配合使用自动下渣检查装置,减少钢水罐下渣;

(3)更换钢水罐操作要点:

a.钢水罐浇注完回转台旋转后,检查长水口内腔是否有残钢,如果有残钢需要进行清洗,尤其是长水口密封台面即长水口与钢水罐小水口接触平面不能有残钢存在,并保证密封台面无破损,如果出现密封台面破损情况,则必须更换长水口;

b.下一个钢水罐到达浇注位时,准备安装长水口,要保证钢水罐小水口位置和长水口位置上下对正;

c.将钢水罐下降至长水口下沿距钢水表面90~105mm后再打开钢水罐滑板,钢水下流后逐渐增大滑板开度;

d.保证整个更换钢水罐操作在150s内完成;

(4)覆盖剂加入控制:铸机开浇第一罐钢水,覆盖剂在中间包重量达到35t以上加入,加入量为保证钢水表面无裸露为原则,浇注区、塞棒孔和测温取样孔均匀加入300~500kg;之后每罐钢开浇后在每个区域各均匀补加180~200kg;

(5)钢水罐在浇注过程中,中间包内钢水的液位高度达到1000mm以上,长水口进入钢水液面300mm以下,除超低碳钢外,其余钢种均辅以碳化稻壳,避免钢水表面覆盖剂结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可有效减少中间包酸溶铝烧损,使中间包酸溶铝烧损控制在19ppm以下,从而极大改善钢水纯净度,提高铸坯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60吨中间包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中间包长水口吹氩量控制:以长水口周围钢水液面无泛起的最大吹氩量为调整基准,将长水口吹氩量控制在0.12~0.36nm3/h。

2、钢水罐下渣量控制:浇注末期投入自动下渣检查系统,同时人工手握机械手,当自动下渣检查系统报警,或人工感觉机械手震动产生突变或长水口周围的钢渣表面突然泛起,立即关闭钢水罐滑动水口。

3、更换大罐操作:

a.钢水罐浇注完回转台旋转后,检查长水口内腔是否有残钢,如果有残钢需要进行清洗,尤其是长水口密封台面(长水口与钢水罐小水口接触平面)不能有残钢存在,并保证密封台面无破损,如果出现密封台面破损情况,则必须更换长水口;

b.将钢水罐下降至长水口下沿距钢水表面100mm后再打开钢水罐滑板。

c.整个更换钢水罐操作在120s内完成。

4、覆盖剂加入控制:铸机开浇第一罐钢水,覆盖剂在中间包重量达到35t加入,塞棒孔和测温取样孔均匀加入400kg;之后每罐钢开浇后在每个区域各均匀补加200kg。

5、正常浇注过程中,中间包内钢水的液位高度应达到1130mm,长水口进入钢水600mm,并辅以碳化稻壳(超低碳钢除外),避免钢水表面覆盖剂结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中间包酸溶铝烧损的方法,以长水口周围钢水液面无泛起的最大吹氩量为氩气调整基准;浇注末期若机械手震动产生突变或长水口周围钢渣表面突然泛起,立即关滑板;将钢水罐下降至长水口下沿距钢水表面90~105mm再打开滑板,整个更换大罐操作在150s内完成。覆盖剂在中间包重量达到35t以上加入,保证钢水表面无裸露,浇注区、塞棒孔和测温取样孔均加入300~500kg;之后每罐开浇后在每个区域各补加180~200kg;钢水罐浇注过程中,中间包内钢水的液位高度达到1000mm以上,长水口进入钢水液面300mm以下,并辅以碳化稻壳,避免钢水表面覆盖剂结壳。本发明可使中间包酸溶铝烧损控制在19ppm以下,有效改善钢水纯净度,提高铸坯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苏小利;戚丕全;于海岐;李金莲;殷东明;李黎明;王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1.27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