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及其制作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723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具体涉及一种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及其制作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一般是用于熔融铝及铝合金的运输、过滤、除杂等工艺过程,该种预制件虽然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常规的导流等作用,但是由于预制件与熔融铝及铝合金接触面的的光洁度较差,在运输、过滤、除杂等工艺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铝及铝合金熔液的流动速度,进而增加了熔液在流动通道内的停留时间,首先这会造成热量散失增大,导致铝及铝合金产品品质的下降和能源的浪费;其次,在铝及铝合金熔液的运输、过滤、除杂等工艺过程中,由于熔液在流动通道中的停留时间变长,导致铝及铝合金熔液对流动通道的耐火材料侵蚀破坏加重,尤其是对于高强铝合金等含有mg、zn等高还原能力元素的合金,侵蚀破坏会更加严重;另外,在铝及铝合金熔液的运输、过滤、除杂等工作停止后,由于预制件表面光洁度不够,部分铝及铝合金会残留并凝固在流动通道的表面,一方面增加后续清理的难度,另一方面会造成流动通道的变窄,甚至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及其制作工艺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及其制作工艺方法,包括预制件、表面涂层、内腔、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外圆弧、第二外圆弧、第一内圆弧和第二内圆弧,所述预制件的中部设有所述内腔,所述内腔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内腔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有所述表面涂层,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设有所述第二外圆弧,所述第一侧壁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一内圆弧,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设有所述第一外圆弧,所述第二侧壁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二内圆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表面涂层覆盖于预制件的内侧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制件的内腔尺寸,内腔底部宽度和深度的比值范围在1∶(1~10)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腔的底部宽度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夹角的角度均为90~16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内圆弧和所述第二内圆弧的过渡圆角半径为1~10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圆弧和所述第二外圆弧的过渡圆角半径为1~8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制件的侧壁上沿厚度与所述内腔底部宽度之间的比值范围在1∶(1~2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制件的底部厚度与所述内腔的深度的比值范围为1∶(1~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制件的表面覆盖有涂层,涂层厚度范围在10μm~1mm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制件的表面覆盖的涂层,材质为氮化硼、碳化硼、碳化硅、刚玉、蓝晶石、氧化铝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及其制作工艺方法,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包括预制件和表面涂层,表面涂层提高了流通通道的表面光洁度,使流动的熔融铝或铝合金能够快速通过,因此减少了熔融铝或铝合金在流通通道内的温度下降,改善能源消耗问题,减轻铝及铝合金对流动通道耐火材料的侵蚀破坏,并且铝及铝合金不易残留在流动通道的内表面,克服了传统产品在铝及铝合金,尤其是高强铝合金的熔铸生产工艺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制件;2、表面涂层;3、内腔;4、第一侧壁;5、第二侧壁;6、第一外圆弧;7、第二外圆弧;8、第一内圆弧;9、第二内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及其制作工艺方法,包括预制件1、表面涂层2、内腔3、第一侧壁4、第二侧壁5、第一外圆弧6、第二外圆弧7、第一内圆弧8和第二内圆弧9,预制件1的中部设有内腔3,内腔3的一侧设有第一侧壁4,内腔3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壁5,第一侧壁4和第二侧壁5上均设有表面涂层2,第一侧壁4的顶端设有第二外圆弧7,第一侧壁4的底端设有第一内圆弧8,第二侧壁5的顶端设有第一外圆弧6,第二侧壁5的底端设有第二内圆弧9。

表面涂层2覆盖于预制件1的内侧面上。

预制件1的内腔尺寸,内腔底部宽度和深度的比值范围在1∶1~10之间。

内腔3的底部宽度与第一侧壁4和第二侧壁5之间夹角的角度均为90~160°。

第一内圆弧8和第二内圆弧9的过渡圆角半径为1~100mm。

第一外圆弧6和第二外圆弧7的过渡圆角半径为1~80mm。

预制件1的侧壁上沿厚度与内腔3底部宽度之间的比值范围在1∶1~20。

预制件1的底部厚度与内腔3的深度的比值范围为1∶1~15。

预制件1的表面覆盖有涂层,涂层厚度范围在10μm~1mm之间。

预制件1的表面覆盖的涂层,材质为氮化硼、碳化硼、碳化硅、刚玉、蓝晶石、氧化铝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

一种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制件的制作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通过浇注或板式制作的流动通道制件送入烘烤窑进行烘烤,烘烤温度在250~800℃;

(2)出窑后,利用喷雾或涂刷的方式,在制件表面形成一层涂层;

(3)干燥后,包装出厂。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及其制作工艺方法,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包括预制件和表面涂层,表面涂层提高了流通通道的表面光洁度,使流动的熔融铝或铝合金能够快速通过,因此减少了熔融铝或铝合金在流通通道内的温度下降,改善能源消耗问题,减轻铝及铝合金对流动通道耐火材料的侵蚀破坏,并且铝及铝合金不易残留在流动通道的内表面,克服了传统产品在铝及铝合金,尤其是高强铝合金的熔铸生产工艺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及其制作工艺方法,包括预制件、表面涂层、内腔、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外圆弧、第二外圆弧、第一内圆弧和第二内圆弧,预制件的中部设有内腔,内腔的一侧设有第一侧壁,内腔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壁。铝及铝合金流动通道预制件包括预制件和表面涂层,表面涂层提高了流通通道的表面光洁度,使流动的熔融铝或铝合金能够快速通过,因此减少了熔融铝或铝合金在流通通道内的温度下降,改善能源消耗问题,减轻铝及铝合金对流动通道耐火材料的侵蚀破坏,并且铝及铝合金不易残留在流动通道的内表面,克服了传统产品在铝及铝合金,尤其是高强铝合金的熔铸生产工艺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地;宋学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瑞复达高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5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