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i64E高损伤容限超大规格钛合金铸锭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6471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WSTi64E高损伤容限超大规格钛合金铸锭及其制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WSTi64E高损伤容限超大规格钛合金铸锭,本发明还涉及上述WSTi64E高损伤容限超大规格钛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和航海领域,钛合金零部件需要在高速、高压和振动等条件下长期稳定服役,合金往往未达到极限强度时便发生断裂。为了提高钛合金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设计者对钛合金棒材提出了损伤容限要求,即合金在保持静强度的基础上,具有较低的裂纹扩展速率,较高的断裂韧性和抗疲劳性能。采用单纯改变合金化学成分的技术途径难以解决高强度、高断裂韧性和低裂纹扩展速率性能之间的矛盾,必须降低合金中氮和氢等有害杂质元素,合理控制碳、氧和铁等具有强化效果的间隙元素,才能减小位错迁移速率,避免形成裂纹源,最终满足损伤容限设计要求。获得高纯高均匀性的钛合金铸锭是提高损伤容限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WSTi64E名义成分为Ti-6Al-4V,是在普通Ti-6Al-4V合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损伤容限两相钛合金,该合金制备的大规格棒材、厚板或锻件能够用于大型宽体飞机整框、发动机风扇鼓桶以及海洋深潜器外壳等大尺寸零部件制造。大规格钛材在制备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合金元素偏析、变形抗力和变形速率不均匀等现象,进而降低了合金的损伤容限性能。

与其它元素相比,在2200K下,铝元素的饱和蒸气压约为240Pa,钛和钒元素的饱和蒸汽压均为10-2Pa数量级,然而钛合金熔点接近1900K,在液态钛合金熔体中,氢、氧和氮元素极易形成气体,铝元素则随着熔体温度升高,挥发速率也随之增加,易挥发元素容易在坩埚壁冷凝形成渣壳;相比之下,钒元素则不易熔化,在较低温度下还可能形成不熔块形式的硬夹杂冶金缺陷,因此不同元素之间饱和蒸汽压差异阻碍了提升铸锭化学成分均匀性。

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工艺,以纯金属和海绵钛形式制备自耗电弧熔炼用电极块,再进行两次真空自耗熔炼,无法精确控制铝和钒等合金元素含量,还可能形成富铌形式的不熔块缺陷。因此,合金元素的配入方式和熔炼工艺是WSTi64E合金制备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WSTi64E高损伤容限超大规格钛合金铸锭,解决了常规熔炼方法制备WSTi64E合金产生的铝元素偏析和硬夹杂的冶金缺陷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WSTi64E高损伤容限超大规格钛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WSTi64E高损伤容限超大规格钛合金铸锭,按照重量百分比有以下元素组成:Al:5.8%~6.5%,V:3.6%~4.4%,Fe:0.10%~0.25%,C:0.01%~0.05%,O:0.05%~0.12%,N<0.03%,H<0.0125%,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10%,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特点还在于,

V、Fe元素分别来源于钒含量为40.0%~60.0%的颗粒状铝钒合金,铁含量为50.0%~70.0%的颗粒状铝铁合金。

Al元素来源于源于铝豆、以及颗粒状铝钒和铝铁合金;C元素来源于纯度大于99.0%的石墨粉末,O元素来源于纯度大于99.0%的二氧化钛粉末。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上述WSTi64E高损伤容限超大规格钛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电极:

将颗粒状的铝钒合金、铝铁合金,和铝豆、碳粉和二氧化钛粉,以及小颗粒海绵钛进行单块电极混料,并压制成电极块;

步骤2,焊接自耗电极:

用夹具夹紧步骤1得到的电极块,采用非钨极氩气保护等离子箱将电极块焊接为自耗电极;

步骤3,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对步骤2得到自耗电极进行三次真空熔炼,即得到WSTi64E钛合金铸锭。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颗粒状铝钒合金的钒含量为40.0%~60.0%,颗粒状铝铁合金的铁含量为50.0%~70.0%,碳粉为纯度大于99.0%的石墨粉末。

步骤2中电极为正方体电极。

步骤2中电极焊接的电流为300~500A,焊接电压为40~50V。

步骤3中一次熔炼参数为:坩埚规格Φ560~Φ640mm,熔前真空度≤2.0Pa,漏气率≤1.5Pa/min,熔炼电压30~40V,熔炼电流12~18kA,稳弧电流直流3.0~10.0A,冷却时间4~8h。

步骤3中坩埚规格Φ640~Φ850mm,熔前真空度≤1.8Pa,漏气率≤1.2Pa/min,熔炼电压30~40V,熔炼电流14~24kA,稳弧电流交流5.0~12.0A,冷却时间6~8h。

步骤3中三次熔炼参数为:坩埚规格Φ720~Φ920mm,熔前真空度≤1.5Pa,漏气率≤1.0Pa/min,熔炼电压32~40V,熔炼电流20~28kA,稳弧电流交流8.0~18.0A,冷却时间6~8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颗粒状铝钒和铝铁中间合金代替块状纯钒和纯铁,选用高品位0.83~12.7mm小颗粒海绵钛,严格控制原材料中的氧含量及其它杂质元素含量,采用添加高纯碳粉和二氧化钛粉精确控制间隙元素含量。电极压制前采用单块电极混料,充分混合均匀;电极在非钨极真空等离子焊箱中完成整个电极焊接过程,避免了钨或其他杂质的污染以及电极氧化;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三次熔炼,熔炼过程对真空度、漏气率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使整个铸锭化学成分横向和纵向均匀性均得到提高、杂质元素含量降低。成功突破了工业5吨级和8吨级超大规格铸锭化学成分均匀性控制技术,控制了铝元素在熔炼过程中的烧损,避免了高熔点钒元素形成不熔块等冶金缺陷,有效的解决了成分偏析,杂质和间隙元素的含量控制、批次稳定性等问题,适用于Φ720~Φ920mm规格WSTi64E钛合金铸锭的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WSTi64E钛合金铸锭能够用于加工大型板材、整体框梁和环形锻件,适用于制造海洋压力容器、宽体飞机机身以及大型发动机鼓桶等关键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对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铸锭纵向5点取样示意图;

图2是对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铸锭横向9点取样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例3得到的铸锭纵向5点Al、V元素含量分布图;

图4是本发明实例3得到的铸锭横向9点Al化学成分含量分布图;

图5是本发明实例3得到的铸锭横向9点V化学成分含量分布图。

图中,1.铸锭,2.纵向取样点,3.横向取样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WSTi64E高损伤容限超大规格钛合金铸锭,按照重量百分比有以下元素组成:Al:5.8%~6.5%,V:3.6%~4.4%,Fe:0.10%~0.25%,C:0.01%~0.05%,O:0.05%~0.12%,N<0.03%,H<0.0125%,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15%,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上述WSTi64E高损伤容限超大规格钛合金铸锭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电极:

按照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Al:5.8%~6.5%,V:3.6%~4.4%,Fe:0.10%~0.25%,C:0.01%~0.05%,O:0.05%~0.12%,N<0.03%,H<0.0125%,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10%,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计算合金配比并分别称取钒含量为40.0%~60.0%的颗粒状铝钒合金,铁含量为50.0%~70.0%的颗粒状铝铁合金,以及颗粒状铝豆,碳粉和二氧化钛粉,与粒度为0.83~12.7mm的小颗粒海绵钛进行单块电极混料,并用大型液压机压制成电极块,压制压力≥20MPa,压制时间≥4s。

其中碳粉为纯度大于99.0%的石墨粉末;二氧化钛粉纯度大于99.0%。

步骤2,焊接自耗电极:

用夹具夹紧电极块,采用非钨极氩气保护等离子箱将电极块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电极,即为自耗电极,电极焊接的电流为300~500A,焊接电压为40~50V;

焊点要求为银灰色或淡黄色,防止焊点氧化和高密度夹杂等冶金缺陷。

步骤3,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对步骤2得到自耗电极进行三次真空熔炼:

一次熔炼:将步骤2得到自耗电极置于坩埚规格Φ560~Φ640mm,熔前真空度≤2.0Pa,漏气率≤1.5Pa/min,熔炼电压30~40V,熔炼电流12~18kA,稳弧电流直流3.0~10.0A,冷却时间4~8h,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

二次熔炼:将一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坩埚规格Φ640~Φ850mm,熔前真空度≤1.8Pa,漏气率≤1.2Pa/min,熔炼电压30~40V,熔炼电流14~24kA,稳弧电流交流5.0~12.0A,冷却时间6~8h,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

三次熔炼:将二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坩埚规格Φ720~Φ920mm,熔前真空度≤1.5Pa,漏气率≤1.0Pa/min,熔炼电压32~40V,熔炼电流20~28kA,稳弧电流交流8.0~18.0A,冷却时间6~8h,即得到WSTi64E钛合金铸锭。

本发明采用颗粒状铝钒和铝铁中间合金代替块状纯钒和纯铁,选用高品位0.83~12.7mm小颗粒海绵钛,严格控制原材料中的氧含量及其它杂质元素含量,采用添加高纯碳粉和二氧化钛粉精确控制间隙元素含量。电极压制前采用单块电极混料,充分混合均匀;电极在非钨极真空等离子焊箱中完成整个电极焊接过程,避免了钨或其他杂质的污染以及电极氧化;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三次熔炼,熔炼过程对真空度、漏气率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使整个铸锭化学成分横向和纵向均匀性均得到提高、杂质元素含量降低。成功突破了工业5吨级和8吨级超大规格铸锭化学成分均匀性控制技术,控制了铝元素在熔炼过程中的烧损,避免了高熔点钒元素形成不熔块等冶金缺陷,有效的解决了成分偏析,杂质和间隙元素的含量控制、批次稳定性等问题,适用于Φ720~Φ920mm规格WSTi64E钛合金铸锭的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WSTi64E钛合金铸锭能够用于加工大型板材、整体框梁和环形锻件,适用于制造海洋压力容器、宽体飞机机身以及大型发动机鼓桶等关键零部件。

实施例1

步骤1,按照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Al6.5%,V4.4%,Fe0.25%,C0.05%,O0.10%,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15%,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分别称取钒含量为40.0%~60.0%的颗粒状铝钒合金,铁含量为50.0%~70.0%的颗粒状铝铁合金,以及颗粒状铝豆,碳粉和二氧化钛粉,与粒度为0.83~12.7mm的小颗粒海绵钛进行单块电极混料;

步骤2,将步骤1混合的原料倒入大型液压机模腔并压制成致密电极块,压制力20MPa,保压时间4s;

步骤3,用夹具夹紧电极块,采用非钨极氩气保护等离子箱将压制好的电极块焊接为自耗电极,焊接电流300A,焊接电压40V,焊点要求为银灰色或淡黄色,防止焊点氧化和高密度夹杂等冶金缺陷;

步骤4,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对步骤2得到的自耗电极进行三次真空熔炼,具体为:

一次熔炼:结晶器规格Φ560mm,熔前真空度≤2.0Pa,熔炼电压30V~35V,熔炼电流12kA~14kA,漏气率控制在1.5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直流3A~5A,熔炼后冷却时间4.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

二次熔炼:将一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640mm,熔前真空度≤1.8Pa,熔炼电压30V~35V,熔炼电流14kA~16kA;漏气率控制在1.2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5A~8A,熔炼后冷却时间6.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

三次熔炼:将二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720mm,熔前真空度≤1.5Pa,熔炼电压32V~37V,熔炼电流20kA~22kA;漏气率控制在1.0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8A~11A,熔炼后冷却时间6.0小时,得到Φ720mm的WSTi64E钛合金铸锭。

实施例2

步骤1,按照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Al6.2%,V4.0%,Fe0.15%,C0.03%,O0.095%,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15%,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分别称取钒含量为40.0%~60.0%的颗粒状铝钒合金,铁含量为50.0%~70.0%的颗粒状铝铁合金,以及颗粒状铝豆,碳粉和二氧化钛粉,与粒度为0.83~12.7mm的小颗粒海绵钛进行单块电极混料;

步骤2,将步骤1混合的原料倒入大型液压机模腔并压制成致密电极块,压制力25MPa,保压时间6s;

步骤3,用夹具夹紧电极块,采用非钨极氩气保护等离子箱将压制好的电极块焊接为自耗电极,焊接电流400A,焊接电压45V,焊点要求为银灰色或淡黄色,防止焊点氧化和高密度夹杂等冶金缺陷;

步骤4,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对步骤2得到的自耗电极进行三次真空熔炼,具体为:

一次熔炼:结晶器规格Φ640mm,熔前真空度≤2.0Pa,熔炼电压32V~37V,熔炼电流14kA~16kA,漏气率控制在1.5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直流5A~8A,熔炼后冷却时间6.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

二次熔炼:将一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720mm,熔前真空度≤1.8Pa,熔炼电压32V~37V,熔炼电流18kA~20kA;漏气率控制在1.2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8A~10A,熔炼后冷却时间6.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

三次熔炼:将二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850mm,熔前真空度≤1.5Pa,熔炼电压34V~40V,熔炼电流20kA~22kA;漏气率控制在1.0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10A~12A,熔炼后冷却时间7.0小时,得到Φ850mm的WSTi64E钛合金铸锭。

实施例3

步骤1,按照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Al5.8%,V3.6%,Fe0.10%,C0.01%,O0.05%,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15%,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分别称取钒含量为40.0%~60.0%的颗粒状铝钒合金,铁含量为50.0%~70.0%的颗粒状铝铁合金,以及颗粒状铝豆,碳粉和二氧化钛粉,与粒度为0.83~12.7mm的小颗粒海绵钛进行单块电极混料;

步骤2,将步骤1混合的原料倒入大型液压机模腔并压制成致密电极块,压制力28MPa,保压时间6s;

步骤3,用夹具夹紧电极块,采用非钨极氩气保护等离子箱将压制好的电极块焊接为自耗电极,焊接电流500A,焊接电压50V,焊点要求为银灰色或淡黄色,防止焊点氧化和高密度夹杂等冶金缺陷;

步骤4,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对步骤2得到的自耗电极进行三次真空熔炼,具体为:

一次熔炼:结晶器规格Φ720mm,熔前真空度≤2.0Pa,熔炼电压35V~40V,熔炼电流16kA~18kA,漏气率控制在1.5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直流8A~10A,熔炼后冷却时间8.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

二次熔炼:将一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850mm,熔前真空度≤1.8Pa,熔炼电压35V~40V,熔炼电流22kA~24kA;漏气率控制在1.2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10A~12A,熔炼后冷却时间8.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

三次熔炼:将二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920mm,熔前真空度≤1.5Pa,熔炼电压35V~40V,熔炼电流24kA~28kA;漏气率控制在1.0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16A~18A,熔炼后冷却时间8.0小时,得到Φ920mm的WSTi64E钛合金铸锭。

按照图1和2所示,对实施例中制得的规格分别为Φ720mm、Φ850mm和Φ920mm的WSTi64E合金5吨、5吨和8吨级工业大型铸锭的纵向头、上、中、下、尾5点和横截面9点进行取样及化学成分检测,数据显示铸锭各部位各元素成分分布均匀以及批次间的稳定性较好;以及对铸锭头、中、尾部位切片进行X射线透射,结果显示未发现任何成分偏析和冶金缺陷;其中实例3得到的Φ920mm规格WSTi64E钛合金铸锭纵向5点和横向9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分别如图3、4、5所示(纵坐标为元素重量百分比),其中纵向5点化学成分在表1中列出,图4、图5分别表示各元素的不同取样点的含量分布。可见各元素成分分布均匀。

表1Φ920mm规格WSTi64E钛合金铸锭纵向5点化学成分列表

由测试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的熔炼工艺技术生产的WSTi64E钛合金工业级大型铸锭成分均匀,并且批次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