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9601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研磨刀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研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研磨刀具。



背景技术:

溢流砖是采用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中的核心部件,例如在溢流下拉法生产工艺中,玻璃液从溢流砖槽内溢出而沿两侧溢流面流至溢流砖尖部汇合成玻璃基板。溢流砖的尺寸规格决定了玻璃基板的尺寸规格,溢流砖表面的光洁度直接影响玻璃基板的质量。其中,对溢流砖的现有加工方式普遍采用通过数控铣床进行精加工后,再经过人工进行多次打磨而达到溢流砖的表面光洁度的设计要求。而采用这种人工打磨方式具有研磨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研磨效率的研磨刀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研磨刀具,该研磨刀具包括用于安装到外部机床的研磨基座和设置在所述研磨基座上的研磨件,该研磨件包括混合有金刚石颗粒的金属体。

可选地,所述金属体为烧结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体。

可选地,所述金属体形成为圆形盘、方形盘或多角形盘。

可选地,所述金属体的研磨面上间隔形成有从所述中心线向外周面延伸的多个贯通凹槽。

可选地,所述研磨基座上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金属体为多个且沿所述安装凸台的周向方向间隔固定在所述安装凸台的研磨件配合面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体之间的间隔形成为贯通凹槽,所述安装凸台的研磨件配合面上形成有与所述金属体的所述贯通凹槽连通的进液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凸台形成为环形凸台,所述金属体从所述研磨件配合面的内周缘朝向外周缘延伸且沿所述环形凸台的一侧旋转方向弯曲,所述金属体外周缘的圆弧长度大于所述金属体内周缘的圆弧长度。

可选地,所述研磨基座包括能够相互配合的刀杆和刀柄,该刀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研磨件的安装部,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刀柄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刀柄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部配合的配合部,另一端形成有用于安装到外部机床的装配部。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沿轴向方向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以及延伸杆,该延伸杆分别从所述第一凸缘外边缘沿围绕中心线方向间隔延伸至所述第二凸缘外边缘,以在相邻的所述延伸杆之间形成进液口所述研磨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凸缘的研磨件配合面上,所述连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凸缘上。

各个所述延伸杆延伸为围绕所述中心线方向布置的螺旋状,以使得所述进液口形成为弯曲延伸的开口。

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凸缘和连接于该第一凸缘和所述连接部的支撑座,该支撑座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形成有沿所述支撑座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进液口。

各个所述进液口延伸为沿所述轴向方向朝向一侧倾斜。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外周面朝向远离所述安装部的方向逐渐缩径的锥形柱,所述配合部和所述装配部内具有通孔且该通孔内周面的形状与所述连接部外周面的形状相对应,并且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装配部通过固定件能够相互固定。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具有内六角结构的螺栓,所述连接部的端面和所述装配部的内端面分别形成有与所述螺栓的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研磨基座将研磨刀具的研磨件安装到如数控铣床等外部机床上而使用,由于研磨件包括混合有金刚石颗粒的金属体而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从而无需采用人工打磨方式而提高了研磨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研磨刀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研磨刀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3位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研磨刀具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沿B-B线剖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研磨基座 2 研磨件

3 刀杆 4 刀柄

5 螺栓 6 螺纹孔

7 拉钉 21 金属体

31 安装部 32 连接部

41 装配部 42 配合部

311 第一凸缘 312 第二凸缘

313 延伸杆 314 支撑座

315 进液口 421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研磨刀具,该研磨刀具包括用于安装到外部机床的研磨基座1和设置在所述研磨基座1上的研磨件2,该研磨件2包括混合有金刚石颗粒的金属体21。即,通过研磨基座1将研磨刀具的研磨件2安装到如数控铣床等外部机床上而使用,由于研磨刀具的研磨件2具有混合有金刚石颗粒的金属体21而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从而无需采用人工打磨方式而提高了研磨效率。在此,对于研磨件2的具体使用材料和结构会在下述中进行详细介绍。

可选地,所述金属体21为烧结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体。其中,烧结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体中可以采用钢基体或铜基体,也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或合金作为基体,另外,可以采用铜基、铁基、镍基、钴基等作为金属结合剂,由于烧结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体具有强度高、耐磨性良好、工作面几何形状保持性好、使用寿命长、可承受大负荷和高磨削效率的优点。由此,采用这种烧结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体能够有效提高研磨效率以及使用可靠性。另外,可以在金属体21的表面涂覆钛、钒、钨、铬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以提高金属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把持性能。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所述研磨件2也可以形成为在金属体21的外表面电镀有金刚石的结构。

可选地,所述金属体21形成为圆形盘、方形盘或多角形盘。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对于金属体21的形状只要能够实现对溢流砖等待研磨件可靠研磨即可。

可选地,所述金属体21的研磨面上间隔形成有从所述中心线向外周面延伸的多个贯通凹槽。所述多个贯通凹槽能够增加金属体21上的研磨面的摩擦力,提高研磨效果,并且在进行研磨作业时,切削液在该贯通凹槽内进行流通,使得切削液及时冲洗金属体21上所产生的研磨粉末并通过研磨面上的贯通凹槽排出至外部,从而有效减少研磨粉末对研磨效果的影响。另外,在该贯通凹槽内流动的切削液能够对金属体21的研磨面进行冷却和润滑,由此能够使得研磨刀具可靠地进行研磨作业。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研磨基座1上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金属体21为多个且沿所述安装凸台的周向方向间隔固定在所述安装凸台的研磨件配合面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体21之间的间隔形成为贯通凹槽,所述安装凸台的研磨件配合面上形成有与所述金属体21的所述贯通凹槽连通的进液孔。其中,所述安装凸台可以采用铜、铁或钢材料等,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如上所述,在进行研磨作业时,切削液可以通过安装凸台的进液孔流入到金属体21的研磨面上并通过贯通凹槽排出至外部,从而对研磨面进行可靠冷却、润滑并及时排出研磨粉末。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在金属体21形成为整体结构且在该金属体21的研磨面上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贯通凹槽的情况下,所述进液孔可以形成在该金属体21的中心且与研磨基座1的进液口连通。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凸台形成为环形凸台,所述金属体21从所述研磨件配合面的内周缘朝向外周缘延伸且沿所述环形凸台的一侧旋转方向弯曲,所述金属体21外周缘的圆弧长度大于所述金属体21内周缘的圆弧长度。即,金属体21从研磨件配合面上的进液孔的内周缘朝向外周缘延伸且沿环形凸台的一侧旋转方向弯曲,从而增大了研磨面积,进一步提高研磨效率。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所述金属体21可以形成为其他合理的结构,例如所述金属体21也可以从研磨件配合面的内周缘朝向外周缘延伸且沿环形凸台的径向方向延伸。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研磨基座1包括能够相互配合的刀杆3和刀柄4,该刀杆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研磨件2的安装部3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刀柄4连接的连接部32,所述刀柄4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部32配合的配合部42,另一端形成有用于安装到外部机床的装配部41。即,通过刀杆3的安装部31固定研磨件2,通过刀杆3的连接部32与刀柄4的配合部42相互配合而固定刀杆3和刀柄4,由此通过刀柄4的装配部41将研磨刀具装配到外部机床上。在此,由于刀杆3和刀柄4为可拆卸结构,从而可以根据不同作业环境来更换合适的刀杆3,具有广泛适用性。在此,研磨件2和刀杆3的安装部31可以成型为一体,或者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或焊接等方式连接为一体。对此,本公开并不作特别限定。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部31包括沿轴向方向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凸缘311和第二凸缘312以及延伸杆313,该延伸杆313分别从所述第一凸缘311外边缘沿围绕中心线方向间隔延伸至所述第二凸缘312外边缘,以在相邻的延伸杆之间形成所述进液口315。所述研磨件2固定在所述第一凸缘311的研磨件配合面上,所述连接部32形成在所述第二凸缘312上。其中,延伸杆313可以从第一凸缘311的外周缘沿一侧旋转方向弯曲延伸至第二凸缘312外周缘,由此能够使得切削液容易且快速地通过延伸杆313之间的进液口315并经由第一凸缘311上的进液孔流入到金属体21的研磨面上,实现快速润滑及冷却。

可选地,各个所述延伸杆313延伸为围绕所述中心线方向布置的螺旋状,以使得所述进液口315形成为弯曲延伸的开口。由此能够增大所述进液口315的进液面积,并且在研磨刀具高速旋转而进行研磨作业时,切削液容易地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进液口315流入到金属体21的研磨面上,进一步提高对研磨件2的快速润滑及冷却的效率。

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所述安装部31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安装部31可以包括第一凸缘311和连接于第一凸缘311和连接部32的支撑座314,该支撑座314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形成有沿所述支撑座314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进液口315。由此,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切削液通过该进液口315和进液孔流入到金属体21的研磨面上,实现快速润滑及冷却。

可选地,各个所述进液口315延伸为沿所述轴向方向朝向一侧倾斜。由此,增大进液口315的进液面积和进一步提高对于研磨件2的快速润滑及冷却的效率。

可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连接部32为外周面朝向远离所述安装部31的方向逐渐缩径的锥形柱,所述配合部42和所述装配部41内具有通孔421且该通孔421内周面的形状与所述连接部32外周面的形状相对应,并且所述连接部32和所述装配部41通过固定件能够相互固定。即,通过连接部32的外周面与配合部42和装配部41内的通孔421的锥度配合,其具有的自定心特点而能够良好地保证研磨刀具的圆跳动,并且在拆装连接部32和装配部41时能够避免产生轴向偏摆,从而提高刀杆3和刀柄4的装配效率和定位精度。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所述通孔421也可以只形成在配合部42上,通过配合部42和连接部32的锥度配合并利用固定件实现刀杆3和刀柄4的安装。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件为具有内六角结构的螺栓5,所述连接部32的端面和所述装配部41的内端面分别形成有与所述螺栓5的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6。在此,刀柄4的装配部41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通孔421连通的安装孔,在安装刀杆3和刀柄4时,可以先将螺栓5通过安装孔与所述通孔421对准之后,利用拧紧工具将螺栓5拧紧至通孔421内,从而装配刀杆3和刀柄4。另外,装配部41的安装孔内可以设置有拉钉7以能够装配到外部机床的安装主轴上。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即通过研磨基座1将研磨刀具的研磨件2安装到如数控铣床等外部机床上而使用,由于研磨刀具的研磨件2具有混合有金刚石颗粒的金属体21而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从而无需采用人工打磨方式而提高了研磨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