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锅抛光用变力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1373阅读:1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锅抛光用变力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用变力调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铁锅抛光用变力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表面技术的不断发展,表面抛光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表面抛光技术实际上就是对工件进行镜面光整加工,能够改进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腐蚀性,而且对工件的美观性具有很好的效果。工件的实用性能受到抛光质量的影响,而且有着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现阶段的抛光技术主要有化学、机械、离子束、电解、磁研磨、超声波、流体抛光等,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大范围的应用。

机械抛光在现代行业的应用最为广泛。机械抛光是根据磨削深度除去工件上极小的部分,方法是依靠具有非常细小的抛光粉的磨具的磨削作用。机械抛光同样也应用在铁锅的抛光领域。机械抛光主要操作方式是手动,已有的非手动技术是通过驱动砂轮机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分别运动,配合砂轮机砂轮的转动与旋转基座的旋转来实现铁锅的抛光工作。作用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驱动力均为刚性驱动力,在铁锅的抛光过程中不易控制变力的大小,造成铁锅的破损或残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锅抛光用变力调整结构,用来在抛光过程中提供减力作用,解决在铁锅抛光过程中,因刚性力导致的铁锅破损或残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锅抛光用变力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机芯架、摆动杆和变力调整杆,其中,所述抛光机芯架由底座、顶座以及位于底座和顶座之间的支撑杆和限位杆组成,支撑杆分为竖直支撑杆和水平支撑杆,竖直支撑杆垂直设置于底座和顶座之间,呈长方形排列;抛光机芯架顶座一端预留有安装平台,在靠近安装平台一侧的支撑杆之间平行设置两根限位杆;所述摆动杆位于限位杆之间;所述变力调整杆包括上连接块、拉簧和下连接块,上连接块为T形结构,分为固定区Ⅰ和调整区Ⅰ,固定区Ⅰ通过翼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于安装平台,调整区Ⅰ腹板设有拉簧位置调整孔Ⅰ,所述下连接块为板状结构,包括固定区Ⅱ和调整区Ⅱ,固定区Ⅱ连接于摆动杆,调整区Ⅱ设有拉簧位置调整孔Ⅱ,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连接块的拉簧位置调整孔Ⅰ和下连接块的拉簧位置调整孔Ⅱ。

优选的,所述的水平支撑杆设置三组,每组水平支撑杆由两个杆体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每组水平支撑杆的两个杆体分别设置于靠近底座和顶座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拉簧两端设有上连接块的上连接体、下连接块的下连接体。

优选的,所述的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为具有柔性的绳索或者具有刚性的杆。

优选的,所述的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的拉簧位置调整孔为1个或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变力调整杆的拉簧设置为1组或多组,多个拉簧之间通过连接体组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抛光机芯架和摆动杆以及两者之间的变力调整杆来调整铁锅抛光工艺中的刚性驱动力:上连接块起到一个支承固定作用,固定在所用的结构的上端部位,通过拉簧连接到下连接块上,拉簧两端有上下连接块的连接体,根据所用的空间可以使用柔性的绳,或者是刚性的杆来进行连接,下连接块固定在移动的部件上,由于下连接块的运动会改变与上连接块的距离,当其中间距离拉大的时候,拉簧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拉长,增大力量,反之会随之减小,起到一个弹簧式变力调节作用在运动部件上的力。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铁锅抛光工艺中现有的,作用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驱动力均为刚性驱动力,在铁锅的抛光过程中不易控制变力的大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铁锅抛光用变力调整结构的弹簧式变力调节作用,调节作用在运动部件上的力,减少铁锅抛光过程中因变力问题造成的铁锅破损或残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变力调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顶座;2、底座;3、摆动杆;4、竖直支撑杆;5、水平支撑杆;6、限位杆;7、上连接块;701、固定区Ⅰ;702、调整区Ⅰ;703、拉簧位置调整孔Ⅰ;8、拉簧;9、下连接块;901、固定区Ⅱ;902、调整区Ⅱ;903、拉簧位置调整孔Ⅱ;10、上连接体;11、下连接体;12、安装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铁锅抛光用变力调整结构,设有抛光机芯架、摆动杆3和变力调整杆,抛光机芯架由底座2、顶座1以及位于底座2和顶座1之间的支撑杆和限位杆6组成,支撑杆分为竖直支撑杆4和水平支撑杆5,竖直支撑杆4垂直设置于底座2和顶座1之间,呈长方形排列;抛光机芯架顶座一端预留有安装平台12,在靠近安装平台一侧的支撑杆之间平行设置两根限位杆6;所述摆动杆3位于限位杆之间;

变力调整杆包括上连接块7、拉簧8和下连接块9,上连接块7为T形结构,分为固定区Ⅰ701和调整区Ⅰ702,固定区Ⅰ701通过翼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于安装平台,调整区Ⅰ702腹板设有拉簧位置调整孔Ⅰ703,所述下连接块9为板状结构,包括固定区Ⅱ901和调整区Ⅱ902,固定区Ⅱ901连接于摆动杆3,调整区Ⅱ902设有拉簧位置调整孔Ⅱ903,上连接块7通过拉簧位置调整孔Ⅰ703与拉簧8连接,拉簧8下端连接于下连接块9的拉簧位置调整孔Ⅱ903。

其中,水平支撑杆5设置三组,每组水平支撑杆5由两个杆体组成,每组水平支撑杆5的两个杆体分别设置于靠近底座2和顶座1的位置。

拉簧8两端设有上连接块的上连接体10、下连接块的下连接体11,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可根据所需的空间使用柔性的绳,或刚性的杆。

所述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的拉簧位置调整孔,设置为1个或多个。

变力调整杆的拉簧设置为1组或多组,多个拉簧之间通过连接体进行组合。

本实用新型在抛光过程中,上连接块7支撑固定在抛光机芯架上的安装平台12,通过拉簧8连接到下连接块9上,拉簧8两端有上下连接块的连接体,根据所用的空间可以使用柔性的绳,或者是刚性的杆来进行连接;

下连接块9固定在摆动杆3一端,随着抛光工艺的进行,下连接块9随摆动杆3运动;由于下连接块9的运动会改变与上连接块9的距离,当其中间距离拉大的时候,拉簧8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拉长,增大力量,反之会随之减小;通过弹簧对铁锅抛光过程的变力进行调节,调节作用在运动部件上的力,减少铁锅抛光过程中因变力问题造成的铁锅破损或残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