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料框辊底式连续时效热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789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无料框辊底式连续时效热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料框辊底式连续时效热处理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比如铝合金发动机铸造零部件热处理生产行业,对于工件时效热处理生产时,通常做法是采用料框作为载具,将工件放置在料框内,有的企业采用辊底式生产线连续生产,有的企业采用室式炉或台车炉的批次生产方式生产,但存在如下缺陷:

1)有料框的生产方式,料框本身的加热及降温过程消耗部分能源,该部分能源对于生产过程来讲是浪费,额外增加的能耗。而且,料框本身也是易耗品,增加了投资和成本。

2)料框本身的装卸过程,增加了人工操作的成本和人员的劳动强度。

3)批次生产线的能耗相比连续生产,能耗要高约30-40%,且在同样的年产量条件下,连续式生产的一次性投资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无料框辊底式连续时效热处理生产线,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保证温度均匀性,实现全线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确保生产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料框辊底式连续时效热处理生产线,包括上料台架、时效炉、冷却装置、出料台和卸料打标装置,所述上料台架、所述时效炉、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出料台和所述卸料打标装置顺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时效炉为辊底式

进一步地,所述时效炉上设置有循环风机和预热式高速烧嘴。

进一步地,所述时效炉内设置有导风板。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上设置有喷风冷却风道和冷却风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保证温度均匀性,实现全线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确保生产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B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C-C示意图

图中:

1、上料架台 2、时效炉 3冷却装置、

4、卸料架台 5、卸料打标装置 6、循环风机

7、预热式高速烧嘴 8、冷却风道 9、导风板

10、传输辊道 11、工件 12、高压强冷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料框辊底式连续时效热处理生产线,包括上料台架1、时效炉2、冷却装置3、出料台和卸料打标装置5,上料台架1、时效炉2、冷却装置3、出料台和卸料打标装置5顺序连接。时效炉2为辊底式。时效炉2上设置有循环风机6和预热式高速烧嘴7。时效炉2内设置有导风板9。冷却装置3上设置有喷风冷却风道8和冷却风机。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当工件11逐件连续传输至上料台架1后,上料台架1会自动完成工件的排料过程,经传输辊道10将工件分批连续传输至时效炉2内,炉内配置自身预热式高速烧嘴7和导风板9,以及循环风机6,自身预热式高速烧嘴喷7出的高温烟气通过循环风机6经导风板9均匀的流经被加热的热处理工件11。工件11从时效炉2入口至出口,完成整个的升温和保温的过程,并确保每一个工件11被均匀加热。工件11从时效炉2出口出来后进入空气强制冷却装置3,在该工艺段,由高压强冷风机12提供高压冷却风通8过喷吹冷却冷却风道8及段内设置的均匀布置的喷嘴,将冷却风均匀喷吹到工件11上,将工件11冷却至工艺要求的温度。从冷却段出来后,工件11进入卸料架台4,在此,工件11完成分料过程,逐件从卸料台架4进入到卸料打标装置5。在此,可实现工件打标的操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保证温度均匀性,实现全线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确保生产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