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堆浸矿堆翻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8055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堆浸矿堆翻堆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堆浸矿堆翻堆的方法,矿石种类为现阶段采用生物堆浸方法处理的任何矿石种类。



背景技术:

生物堆浸矿堆经过一段时间(100~150天)的浸出后,由于矿石自重,矿堆压实,渗透性降低,喷淋液不能有效浸润矿堆中下部矿石;又由于压实的矿堆内空气量不足,微生物活性降低;以上因素共同导致堆场产铜量降低,浸出率增长缓慢,浸出效率降低。目前尚无翻堆方法能够底部矿石与顶部矿石均匀换位,不能有效改善堆场渗滤性,且不能增加矿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矿堆中的空气量,进而促进微生物活性。目前尚无成熟的生物堆浸矿堆翻堆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生物堆浸矿堆顶部和底部矿石均匀换位,改善堆场的渗滤性,原先底部压实的矿石能够被喷淋液均匀浸润,同时在堆场表面开挖深度为矿堆高度1/3~1/2的沟,以增加矿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矿堆内空气量增加,微生物活性增加,以提高堆浸产铜速率,增加经济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石堆浸矿堆翻堆的方法,所述矿石生物堆浸矿堆翻堆适用于生物堆浸中期、矿堆渗滤性不足、浸出率提升缓慢的情况下,利用挖掘机对矿堆进行翻堆作业,并在矿堆表面开挖多条深度为矿堆高度1/3~1/2、坡比为1:1~2:1的沟,堆场表面呈波浪形,以改善堆场渗滤性,提高空气与矿石接触的面积,矿堆内空气量增加,利用氧气和微生物的作用来促进矿石氧化,实现堆浸产量增加,浸出效率提高。

本发明首先根据生物堆浸矿堆实际生产情况,当堆浸浸出金属量降低、浸出率提升缓慢的情况下,两台挖机配合进行翻堆作业,挖机斗容1.6m3~1.8m3。具体步骤如下;

1、第一台挖机将堆场最前部长度方向6~8m、深度为堆场高度1/2的表层矿石挖起并堆放于矿堆前部,开拓出第二台挖掘机的工作面;

2、第二台挖掘机在此工作面上将堆场底层矿石挖起堆放于第一台挖机已堆放于矿堆前部的矿石之上;

3、在第二台挖掘机进行底部矿石挖掘堆放作业同时,第一台挖机开始第二个工作面,亦为再继续后退堆场长度方向6~8m、深度为堆场高度1/2的表面矿石的挖掘工作,挖起的矿石堆放于第二台挖掘机已完成挖掘的第一个工作面的底部区域,如此循环,最终实现整个堆场矿石均匀翻堆;

4、在堆场表面开若干条深度为堆场高度1/3~1/2,坡比(矿堆堆高h与堆场长度l比)为1:1~2:1,间距15~20m的空气沟,挖沟挖出的矿石均匀扑在空气沟周围;翻堆完成后堆场表面呈波浪形,再恢复喷淋作业。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设计的矿石生物堆浸矿堆翻堆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之间能够有效配合,作业成本低,能够有效的将底部矿石与顶部矿石换位,改善堆场的渗滤性,矿石能够均为地被喷淋液浸润;同时开挖矿堆高度1/3~1/2的沟,可最大限度地增加矿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整个堆场内矿石均能够与空气接触,矿堆内空气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微生物活性,促进生物堆浸,提高堆浸产量和浸出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浸出率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2浸出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某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矿堆长700m,宽80m,堆高6m,矿堆矿石干重713,221吨,主要铜矿物为辉铜矿,入堆矿石含cu0.43%,喷淋171天浸出铜量降低,浸出率增长缓慢,浸出效率降低,采用本发明介绍的翻堆方法,采用两台挖机作业,挖机为cat336d2,斗容1.8m3,耗时17天,堆场表面共计挖3条深度为2m、坡比1:1的沟,第188天恢复喷淋后该矿堆产铜量增加,浸出率提升显著。翻堆前后单月浸出铜量见表1,由表1可知,翻堆后浸出铜量增加明显,至翻堆后的第六个月单月铜产量仍成倍高于翻堆前单月产量,浸出率曲线见图1。从图1可知,浸出率提升显著,浸出效率提高。

表1实施例1翻堆前后单月浸出铜量

实施例2

某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矿堆场350m,宽度100m,堆高6m,矿石干重358,405吨,主要铜矿物为辉铜矿,入堆矿石含cu0.53%,喷淋175天浸出铜量降低,浸出率增长缓慢,浸出效率降低,后采用本发明介绍的翻堆方法,采用两台挖机作业,挖机为徐工xe370,斗容1.6m3,耗时8天,堆场表面共计挖5条深度为2.5m、坡比1:2的沟,第187d恢复喷淋后该矿堆产铜量增加,浸出率提升显著。翻堆前后单月浸出铜量见表2,浸出率曲线见图2。由表2可知,翻堆后浸出铜量增加明显,从图2可知,浸出率提升较快,浸出效率提高,采用本发明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

表2实施例2翻堆前后单月浸出铜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堆浸矿堆翻堆的方法,矿石种类为现阶段采用生物堆浸方法处理的任何矿石种类。将生物堆浸矿堆顶部和底部矿石均匀换位,改善堆场的渗滤性,原先底部压实的矿石能够被喷淋液均匀浸润,同时在堆场表面开挖深度为矿堆高度1/3~1/2的沟,以增加矿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矿堆内空气量增加,微生物活性增加,以提高堆浸产铜速率,增加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盛汝国;张宇鹏;钟传刚;张罗虎;蒋颖;梁新星;胡青华;石剑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宝矿产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06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