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炉铅水流道模具及其制造的铅水流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66215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铁炉铅水流道模具及其制造的铅水流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铁炉的铁炉铅水流道模具及其制造的铅水流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铁炉在炼铁时,铁水中含有铅水,铅水比铁水的密度大,会沉在下面。铁炉的炉底是用砖砌成的,铅水会渗入砖缝中,如果不及时清理,铅水会越积越多,导致砖缝变大,砖体松动,炉底坍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炉铅水流道模具及其制成的铅水流道,对铅水进行导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铁炉铅水流道模具,其整体为热熔材料,包括连接的上层环、下层环;上层环包括上层外环、上层内环,其两者通过多个横连接杆连接;下层环包括下层外环、下层内环,其两者通过多个横连接杆连接;上层外环与下层外环之间、上层内环与下层内环之间都通过多个竖连接杆连接;下层外环的对应两侧都向外、下方伸出斜杆。

上层内环和下层内环内都设有至少一个直径横杆,直径横杆的两端设在横连接杆与上层外环或者的连接处。

竖连接杆的两端设在横连接杆与上层环或者下层环的连接处。

其整体为塑料。

一种由上述铁炉铅水流道模具制成的铁炉铅水流道,其整体位于铁炉炉皮内,包括连通的上层流道、下层流道;上层流道包括上层外流道、上层内流道,其两者通过多个横流道连通;下层流道包括下层外流道、下层内流道,其两者通过多个横流道连通;上层流道与下层外流道之间、上层内流道与下层内流道之间都通过多个竖流道连通;下层外流道的对应两侧都向外、下方伸出斜流道,斜流道的外端部连通流嘴,流嘴延长到铁炉炉皮外。

一种由上述铁炉铅水流道模具制造铅水流道的制造方法:在用砖砌炉底时,将上述铁炉铅水流道模具砌在里面,使上层环、下层环的圆心在铁炉的轴线上,斜杆的端部伸到流嘴内,流嘴延伸到铁炉炉皮外;当铁炉冶炼时,冶炼产生的能量将铁炉铅水流道铁炉铅水流道模具熔化,原来模具占据的空间形成铅水流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设计为立体铅水流道模具,其能制成立体流道,增加了铅水渗入流道的概率,避免铅水积攒到炉底内,延长了其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炉铅水流道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铅水流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铁炉铅水流道模具,其整体为热熔材料(比如塑料),包括连接的上层环、下层环。

上层环包括上层外环11、上层内环12,其两者通过多个横连接杆32连接。

下层环包括下层外环21、下层内环22,其两者通过多个横连接杆32连接。

上层内环12和下层内环22内都设有至少一个直径横杆33,直径横杆33的两端设在横连接杆32与上层外环11或者的连接处。

上层外环11与下层外环21之间、上层内环12与下层内环22之间都通过多个竖连接杆31连接。

竖连接杆31的的两端设在横连接杆32与上层环或者下层环的连接处。

下层外环21的对应两侧都向外、下方伸出斜杆41。

根据铁炉的大小,可以选择合适数量的连接杆32、竖连接杆31,一般六个就够用了。

如图2,一种铅水流道,其整体位于铁炉炉皮51内,包括连通的上层流道、下层流道。

上层流道包括上层外流道61、上层内流道62,其两者通过多个横流道82连通。

下层流道包括下层外流道71、下层内流道72,其两者通过多个横流道82连通。

上层流道61与下层外流道71之间、上层内流道62与下层内流道72之间都通过多个竖流道81连通。

下层外流道71的对应两侧都向外、下方伸出斜流道91,斜流道91的外端部连通流嘴92,流嘴92延长到铁炉炉皮51外。

竖流道23为六条。

铅水流道的制造方法:在用砖砌炉底时,将上述铁炉铅水流道模具砌在里面,使上层环、下层环的圆心在铁炉的轴线上,斜杆的端部伸到流嘴内,流嘴延伸到铁炉炉皮外。

当铁炉冶炼时,冶炼产生的能量将铁炉铅水流道铁炉铅水流道模具熔化,原来模具占据的空间形成铅水流道。

其工作原理为:

在铅水下渗的过程中,只要其穿过上层环、下层环、横流道、竖流道、斜流道的任意一处,都会通过流道汇总到流嘴排出。

其他内容参加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铁炉铅水流道模具,其整体为热熔材料,包括连接的上层环、下层环;上层环包括上层外环、上层内环,其两者通过多个横连接杆连接;下层环包括下层外环、下层内环,其两者通过多个横连接杆连接;上层外环与下层外环之间、上层内环与下层内环之间都通过多个竖连接杆连接;下层外环的对应两侧都向外、下方伸出斜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铁炉铅水流道模具制成的铁炉铅水流道、由上述铁炉铅水流道模具制造铅水流道的制造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设计为立体铅水流道模具,其能制成立体流道,增加了铅水渗入流道的概率,避免铅水积攒到炉底内,延长了其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马铁林;郭俊奎;马杰;马龙龙;王书增;范伟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铁林
技术研发日:2017.10.25
技术公布日:2018.0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