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水脱硅、脱磷、脱硫、脱锰预处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68349阅读:1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水脱硅、脱磷、脱硫、脱锰预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适应冶炼高品质钢的要求,各厂对于入转炉冶炼的铁水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很多情况都需要进行铁水三脱(脱硅、脱磷、脱硫)。随着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的要求,部分钢种甚至还出现“脱锰”的需求。

众所周知,为实现一种铁水预处理的要求,需要单独的设备和方法。比如脱硫常采用喷吹颗粒镁法和kr搅拌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个特点,即在脱硫同时无法实现脱硅、脱磷的同步完成,如果要实现铁水“三脱”,甚至铁水“四脱”,需要增加多种铁水预处理设备,目前尚未有一种完善的铁水预处理方法可以解决铁水同时脱硅、脱磷、脱硫、脱锰的要求。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利用aod转炉,解决铁水同时脱硅、脱磷、脱硫、脱锰的问题,为降低生产成本、冶炼高品质钢提供了新工艺和新思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铁水脱硅、脱磷、脱硫、脱锰预处理的方法,充分利用硅、锰、磷、硫各元素在炼钢过程中的反应去除机理,创造有利于各元素去除的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水脱硅、脱磷、脱硫、脱锰预处理的方法,通过铁水直兑aod转炉,利用硅、锰、磷、硫各元素在炼钢过程中的反应去除机理,精确控制炉内热平衡、控制各阶段合适温度,分阶段合理利用氧化性气氛和还原性气氛,创造有利于各元素的去除条件,实现铁水同时脱硅、脱磷、脱硫、脱锰。

本发明炼钢采用aod转炉,前三炉出铁温度≥1320℃、第四炉开始出铁温度≥1290℃。

本发明在炼钢过程中加入萤石、石灰、氧化铁皮、硅铁过程物料。

本发明在炼钢过程中温度控制参照每氧化1%硅元素对熔池升温350℃、氧化1%碳元素对熔池升温110-120℃;按照45-50吨铁水量计算,每吨石灰对熔池降温30℃、每吨氧化铁皮对熔池降温110-120℃。

本发明在炼钢过程中耗氧量参照每氧化1㎏硅耗氧0.8m³,每氧化1㎏碳耗氧0.93m³。

本发明在炼钢过程中,按照目标温度1350-1450℃吹氧,铁水中si不足时,由氧化碳提温,根据氧化硅数量,按照1.5-2.5碱度计算初期渣石灰加入量;同时进行脱磷操作,按照12-23㎏/t铁增加氧化铁皮。

本发明在炼钢过程中,吹氧至目标温度后,倒炉并扒去一半以上渣子;然后抬炉,加入石灰10-15㎏/t铁、同时配以石灰量30-40%比例萤石;在炼钢过程中,倒炉看渣,如果渣子变灰白,直接出铁;否则等样或根据渣况、温度进行补加硅铁、石灰或者吹氧升温操作,然后出铁,进行扒渣操作。

本发明在炼钢过程中,铁水中si氧化完毕,加入硅铁2-2.3㎏/t铁;侧枪使用氮气,流量0.4nm³/min/t铁搅拌还原3-5min。

本发明在炼钢过程中,兑铁时开吹顶枪枪位2.6-2.8m,氧气流量1.5nm³/min/t铁,按照氧气利用率45-55%计算吹氧量;侧枪使用氮气,流量0.4nm³/min/t铁。

本发明冶炼终点si≤0.15%、脱硫率≥90%、脱磷率30-80%、脱锰率40-90%,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获得在某一种元素上更高的脱除效果。

本发明硅、磷、硫、锰的检测方法参考gb/t4336-201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充分利用硅、锰、磷、硫各元素在炼钢过程中的反应去除机理,精确控制炉内热平衡、控制各阶段合适温度,以及分阶段合理利用氧化性气氛和还原性气氛,创造有利于各元素去除的条件。2、解决了特殊钢对于铁水预处理的要求,达到终点si≤0.15%、脱硫率≥90%、脱磷率30-70%、脱锰率40-80%的预处理效果,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获得在某一种元素上更高的脱除效果。3、吨铁冶炼成本≤70元/吨,整个aod处理过程≤25min。4、在不用投建多种预处理设施的条件下,可以快速的实现铁水脱硅、脱磷、脱硫、脱锰要求,满足特殊钢种对于铁水预处理的新要求,使以往受限于铁水si、mn、p、s一种或者几种元素而不能生产的钢种具备生产的可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在铁水四脱同时侧重于脱硫,具体见表1。

表1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铁水温度1250℃,【si】含量0.426%、重量45.4吨。

a、吹入氧气至【si】全部氧化放热升温0.426×350=149℃;耗氧45.4×1000×0.426%×0.8=154.7m³;

b、加入石灰量数量(碱度取值1.5,石灰有效氧化钙取值90%)=45.4×1000×0.426%×2.14×1.5/0.9=689.8kg,石灰降温=30×0.6898=20.7℃;

c、氧化铁皮加入量(取值吨铁12kg):45.4×12=545.2kg;氧化铁皮降温:0.542×120=65.4;

d、熔池计算温度为:初始温度+硅元素氧化放热-石灰降温-氧化铁皮降温=1250+149-20.7-65.4=1312.9℃;

e、距目标温度还差1370-1312.9=57.1℃;

f、为此需氧化碳含量为:57.1/120=0.47%;

g、需要吹入氧气量为(氧气利用率按照50%取值):45.4×1000×0.47%×0.93/50%=397m³;

h、累计吹入氧气量=154.7+397=552m³;

i、扒渣后加入675kg石灰、252kg萤石、94kg硅铁进行氮气搅拌脱硫(加入石灰14.87㎏/t铁,同时配以石灰量37.33%的萤石,加入硅铁2.07㎏/t铁。);

j、累计加入石灰=689.8+675=1365kg;

k、还原阶段氮气量=45.4×0.4×5=91m³(流量0.4nm³/min/t,还原时间5min。)。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铁水四脱同时加强脱磷、脱锰操作,具体见表2。

表2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铁水温度1250℃,【si】含量0.44%、重量45.3吨。

a、吹入氧气至【si】全部氧化放热升温0.44×350=154℃;耗氧45.3×1000×0.44%×0.8=159.5m³;

b、加入石灰量数量(碱度取值1.5,石灰有效氧化钙取值90%)=45.3×1000×0.44%×2.14×1.5/0.9=711kg,石灰降温=30×0.711=21.3℃;

c、氧化铁皮加入量(取值吨铁22.5kg)=45.3×22.5=1008kg;氧化铁皮降温=120×1.008=121℃;

d、熔池计算温度为:初始温度+硅元素氧化放热-石灰降温-氧化铁皮降温=1250+154-21.3-121=1261.7℃;

e、距目标温度还差1400-1261.7=138.3℃;

f、为此需氧化碳含量为:138.3/120=1.15%;

g、需要吹入氧气量为(氧气利用率按照55%取值):45.3×1000×1.15×0.93/55%=880.9;

h、累计吹入氧气量=159.5+880.9=1040m³;

i、扒渣后加入558kg石灰、221kg萤石、95kg硅铁进行氮气搅拌脱硫(加入石灰12.32㎏/t铁,同时配以石灰量39.6%的萤石,加入硅铁2.1㎏/t铁。);

j、累计加入石灰=711+558=1269kg;

k、还原阶段氮气量=45.3×0.4×3.2=58m³(流量0.4nm³/min/t,还原时间3.2min。)。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放弃脱硫,实现脱硅、脱磷、脱锰“三脱”操作,炉号130000188炉次,具体见表3。

表3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铁水温度1250℃,【si】含量0.38%、重量44.6吨。

a、吹入氧气至【si】全部氧化放热升温0.38×350=133℃;耗氧44.6×1000×0.38%×0.8=135.6m³;

b、加入石灰量数量(因放弃脱硫,采用单渣,碱度取值2.5,石灰有效氧化钙取值90%)=44.6×1000×0.38%×2.14×2.5/0.9=1007kg,石灰降温=30×1.007=30.2℃;

c、氧化铁皮加入量(取值吨铁23kg)=44.6×23=1026kg;氧化铁皮降温=120×1.026=123.1℃;

d、熔池计算温度为:初始温度+硅元素氧化放热-石灰降温-氧化铁皮降温=1250+133-30.2-123.1=1229.7℃;

e、距目标温度还差1350-1229.7=120.3℃;

f、为此需氧化碳含量为:120.3/120=1.0025%;

g、需要出入氧气量为(氧气利用率按照45%取值):44.6×1000×1.0025%×0.93/45%=924.0m³;

h、累计吹入氧气量=135.6+924.0=1060m³;

因放弃脱硫,省去补加石灰、萤石、硅铁还原过程直接出铁;

j、还原阶段氮气量=44.6×0.4×5=53.5m³(流量0.4nm³/min/t,还原时间3min。)。

实施例4

在铁水四脱同时加强脱硅操作,具体见表4。

表4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铁水温度1280℃,【si】含量0.382%、重量50.0吨。

a、吹入氧气至【si】全部氧化放热升温0.382×350=122.5℃;耗氧50×1000×0.382%×0.8=124.9m³;

b、加入石灰量数量(碱度取值2.0,石灰有效氧化钙取值90%)=50×1000×0.382%×2.14×2.0/0.9=908.3kg,石灰降温=30×0.9083=27.2℃;

c、氧化铁皮加入量(取值吨铁15kg)=50×15=750kg;氧化铁皮降温=120×0.75=90℃;

d、熔池计算温度为:初始温度+硅元素氧化放热-石灰降温-氧化铁皮降温=1280+122.5-27.2-90=1285.3℃;

e、距目标温度还差1450-1285.3=164.7℃;

f、为此需氧化碳含量为:164.7/120=1.37%;

g、需要出入氧气量为(氧气利用率按照48%取值):50×1000×1.37%×0.93/48%=1327.2m³;

h、累计吹入氧气量=124.9+1327.2=1452m³;

i、扒渣后加入500kg石灰、150kg萤石、115kg硅铁进行氮气搅拌脱硫;(加入石灰10㎏/t铁,同时配以石灰量30%的萤石,加入硅铁2.3㎏/t铁。)

j、累计加入石灰=908.3+500=1408kg;

k、还原阶段氮气量=50×0.4×4.5=90m³(流量0.4nm³/min/t,还原时间4.5min。)。

实施例5

在铁水四脱同时加强脱硫、脱锰操作,具体见表5。

表5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铁水温度1220℃,【si】含量0.415%、重量48.0吨。

a、吹入氧气至【si】全部氧化放热升温0.415×350=122.5℃;耗氧48×1000×0.415%×0.8=124.9m³;

b、加入石灰量数量(碱度取值2.2,石灰有效氧化钙取值90%)=48×1000×0.415%×2.14×2.2/0.9=1042kg、石灰降温=30×1.042=31.3℃;

c、氧化铁皮加入量(取值吨铁20kg)=48×20=960kg;氧化铁皮降温=120×0.96=115.2℃;

d、熔池计算温度为:初始温度+硅元素氧化放热-石灰降温-氧化铁皮降温=1220+122.5-31.3-115.2=1196℃;

e、距目标温度还差1450-1196=254℃;

f、为此需氧化碳含量为:254/110=2.31%;

g、需要出入氧气量为(氧气利用率按照52%取值):48×1000×2.31%×0.93/52%=1983;

h、累计吹入氧气量=124.9+1983=2108m³;

i、扒渣后加入720kg石灰、288kg萤石、96kg硅铁进行氮气搅拌脱硫;(加入石灰15㎏/t铁,同时配以石灰量40%的萤石。)

j、累计加入石灰=1042+720=1762kg;

k、还原阶段氮气量=48×0.4×4=76.8m³(流量0.4nm³/min/t,还原时间4min。)。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