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密封件加工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809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化硅密封件加工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密封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碳化硅密封件加工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碳化硅密封件的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碳化硅密封件边缘的平整度,需要对碳化硅密封件进行抛光,而现有的抛光机多只能对一种规格的碳化硅密封件进行抛光,存在着通用性差、适用范围小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碳化硅密封件在抛光过程中稳定性不佳、碳化硅密封件抛光质量不高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碳化硅密封件抛光装置存在的碳化硅密封件在抛光过程中稳定性不佳、碳化硅密封件抛光质量不高、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碳化硅密封件在抛光过程中稳定性好、碳化硅密封件抛光质量高的碳化硅密封件加工用抛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化硅密封件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操作台、固定板、气缸、调节板、承载板、电机、抛光盘和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台设置在支架上,并在操作台上设置有立柱、废液收集盒,所述的固定板设置在立柱上,所述的气缸设置在操作台上,并在气缸上设置有活塞杆、电源线,所述的调节板设置在活塞杆上,并在调节板上设置有排液槽,所述的承载板设置在调节板上,并在承载板上设置有承载槽,所述的电机设置在固定板上,并在电机上设置有电源线、传动轴,所述的抛光盘设置在传动轴上,并在抛光盘上设置有抛光槽,所述的输液泵设置在固定板上,并在输液泵上设置有电源线、喷液管,在调节板上设置有承载板、喷液管,并在承载板上设置有承载槽,将需要抛光的碳化硅密封件放置在承载槽内,提高碳化硅密封件在抛光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在电机传动轴与抛光盘之间设置有加强块,并在抛光盘上设置有抛光槽,通过加强块提高了传动轴与抛光盘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抛光盘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抛光槽进一步提高了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将立柱穿过调节板,提高调节板随活塞杆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

所述的气缸上的活塞杆与操作台之间设置有加强环,通过加强环提高活塞杆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的抛光盘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加强块,通过加强块提高了传动轴与抛光盘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抛光盘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的立柱穿过调节板,提高调节板随活塞杆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调节板上设置有承载板、喷液管,并在承载板上设置有承载槽,将需要抛光的碳化硅密封件放置在承载槽内,提高碳化硅密封件在抛光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在电机传动轴与抛光盘之间设置有加强块,并在抛光盘上设置有抛光槽,通过加强块提高了传动轴与抛光盘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抛光盘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抛光槽进一步提高了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将立柱穿过调节板,提高调节板随活塞杆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调节板与承载板的连接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抛光盘与抛光槽的连接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台、2.固定板、3.气缸、4.调节板、5.承载板、6.电机、7.抛光盘、8.输液泵、9.支架、10.立柱、11.废液收集盒、12.活塞杆、13.电源线、14.加强环、15.排液槽、16.承载槽、17.传动轴、18.加强块、19.抛光槽、20.喷液管、21.加强杆、22.弹簧、23.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附图1-3所示:一种碳化硅密封件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操作台1、固定板2、气缸3、调节板4、承载板5、电机6、抛光盘7和输液泵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台1设置在支架9上,并在操作台1上设置有立柱10、废液收集盒11,所述的固定板2设置在立柱10上,所述的气缸3设置在操作台1上,并在气缸3上设置有活塞杆12、电源线13,所述的调节板4设置在活塞杆12上,并在调节板4上设置有排液槽15,通过排液槽15能够将碳化硅密封件抛光过程中使用的润滑液排到废液收集盒11内,避免废液随意飞溅,提高了环保性能,所述的承载板5设置在调节板4上,并在承载板5上设置有承载槽16,所述的电机6设置在固定板2上,并在电机6上设置有电源线13、传动轴17,所述的抛光盘7设置在传动轴17上,并在抛光盘7上设置有抛光槽19,所述的输液泵8设置在固定板2上,并在输液泵8上设置有电源线13、喷液管20,在调节板4上设置有承载板5、喷液管20,并在承载板5上设置有承载槽16,将需要抛光的碳化硅密封件放置在承载槽16内,提高碳化硅密封件在抛光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在电机6传动轴17与抛光盘7之间设置有加强块18,并在抛光盘7上设置有抛光槽19,通过加强块18提高了传动轴17与抛光盘7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抛光盘7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抛光槽19进一步提高了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将立柱10穿过调节板4,提高调节板4随活塞杆12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

所述的气缸3上的活塞杆12与操作台1之间设置有加强环14,通过加强环14提高活塞杆12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的抛光盘7与传动轴17之间设置有加强块18,通过加强块18提高了传动轴17与抛光盘7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抛光盘7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的立柱10穿过调节板4,提高调节板4随活塞杆12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

实施例二:

如附图4所示:一种碳化硅密封件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操作台1、固定板2、气缸3、调节板4、承载板5、电机6、抛光盘7和输液泵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台1设置在支架9上,并在操作台1上设置有立柱10、废液收集盒11,所述的固定板2设置在立柱10上,所述的气缸3设置在操作台1上,并在气缸3上设置有活塞杆12、电源线13,所述的调节板4设置在活塞杆12上,并在调节板4上设置有排液槽15,通过排液槽15能够将碳化硅密封件抛光过程中使用的润滑液排到废液收集盒11内,避免废液随意飞溅,提高了环保性能,所述的承载板5设置在调节板4上,并在承载板5上设置有承载槽16,所述的电机6设置在固定板2上,并在电机6上设置有电源线13、传动轴17,所述的抛光盘7设置在传动轴17上,并在抛光盘7上设置有抛光槽19,所述的输液泵8设置在固定板2上,并在输液泵8上设置有电源线13、喷液管20,在调节板4上设置有承载板5、喷液管20,并在承载板5上设置有承载槽16,将需要抛光的碳化硅密封件放置在承载槽16内,提高碳化硅密封件在抛光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在电机6传动轴17与抛光盘7之间设置有加强块18,并在抛光盘7上设置有抛光槽19,通过加强块18提高了传动轴17与抛光盘7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抛光盘7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抛光槽19进一步提高了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将立柱10穿过调节板4,提高调节板4随活塞杆12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

所述的气缸3上的活塞杆12与操作台1之间设置有加强环14,通过加强环14提高活塞杆12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的抛光盘7与传动轴17之间设置有加强块18,通过加强块18提高了传动轴17与抛光盘7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抛光盘7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的立柱10穿过调节板4,提高调节板4随活塞杆12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

所述的操作台1与支架9之间设置有加强杆21,通过加强杆21提高了操作台1与支架9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增强抛光装置的强度。

所述的调节板4与操作台1之间的立柱10上设置有弹簧22,通过弹簧22提高了调节板4随活塞杆12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碳化硅密封件的抛光质量。

所述的活塞杆12与调节板4之间设置有加强板23,通过加强板23提高了活塞杆12与调节板4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碳化硅密封件在抛光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