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脚及多功能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930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摆动脚及多功能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摆动脚及多功能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工具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砂光机作为一种砂光作业的设备,可运用于各种贴面工艺生产、标准结构件制作、玩具工艺品行业、装修和家具行业、地板墙板建材等各个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砂光机等电动工具通常具有提供驱动力的马达,马达连接到动力传输系统且位于砂光机的壳体之内。砂光机还具有工作头,马达通过动力传输系统驱动工作头工作,贴附于工作头的砂纸跟随工作头转动,从而对要打磨的工件表面进行打磨。

目前,砂光机中连接于底板与壳体之间的摆动脚为固定于壳体与底板之间的多个单片摆动脚或由摆动件和用于支撑摆动件的支撑件二合一配合使用的摆动脚,单个摆动脚或二合一摆动脚底面的平面度较低,在使用时振动效果差且磨削精度低;同时,零件数量多且装配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性好且平面度高的摆动脚。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该摆动脚的多功能动力工具。

一种摆动脚,连接于多功能动力工具的壳体与底板之间,其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面向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和面向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摆动支脚,所述摆动支脚凸出形成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上表面,且数量至少为两组或两组以上;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至少一组所述摆动支脚上,并与所述壳体固定;以及

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凸出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下表面,并与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摆动支脚包括至少一个摆动柱体,至少一个所述摆动柱体沿轴向且间隔形成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上表面;每个所述摆动柱体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端由所述第一端沿轴向延伸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支脚为形成于所述连接板中所述上表面的四组,四组所述摆动脚间隔且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板上,每组所述摆动脚中间隔设置的四个所述摆动柱体,且四个所述摆动柱体沿同一圆周方向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连接端及凸出于所述连接端一侧的固定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每相邻两个所述摆动柱体中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固定端凸出于所述连接端面向所述壳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固定端相对于所述连接端的高度与所述摆动柱体中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连接端的高度形成有高度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周向凸出设置有侧缘,所述侧缘上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卡位,所述底板与至少一个所述卡位对应位置凸出形成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侧缘抵接用于引导所述连接板向靠近所述底板方向移动的导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凸出形成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所述底板上与所述插入部对应位置凹陷形成有插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为凸出形成于所述连接板中所述下表面上的圆柱体,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摆动支脚错开设置且所述插入部靠近所述底板的末端为半球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内装配有弹性件,所述插入部插入并包裹于所述弹性件内。

一种多功能动力工具,其包括:

壳体;

马达,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与所述壳体相对的底板;以及

摆动脚;所述摆动脚为上述所述的摆动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动力工具为多功能砂光机。

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多功能动力工具中的摆动脚,至少两组摆动支脚共同一体设置于连接板上,使得摆动脚底面的平面度高且刚度好,使用时振动效果好且磨削精度高;另外,采用整体摆动脚,相较于传统多个单片摆动脚或二合一配合使用的摆动脚,有利于降低多功能动力工具整机高度,提高可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动力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动力工具中摆动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多功能动力工具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多功能动力工具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动力工具100,包括壳体10、安装于壳体10内的马达(图未示)、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驱动轴(图未示)、与驱动轴连接且偏心设置的偏心机构(图未示)、与偏心机构配接的底板30以及与壳体10弹性连接的摆动脚50。其中,多功能电动工具100为用于打磨的多功能砂光机,马达可以是电动或气动,底板30下方用于安装砂纸,以在驱动轴和摆动脚50的作用下作磨砂运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多功能动力工具100为多功能砂光机。

具体地,壳体10为两半式,其包括左壳体11及与左壳体11拼接的右壳体(图未示)。为简单起见,附图1中省略右壳体而仅示出左壳体11。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亦可为其它形式的壳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底板30可以为方板,方板的选择可以便于磨削边角的位置。可以理解地,上述底板30亦可选择圆板。

请参看图2,摆动脚50包括连接板51、弹性的摆动支脚53、固定部55以及插入部57。具体地,连接板51大体呈方形状,其包括面向壳体10的上表面510及面向底板30的下表面512。同时,连接板51中部贯穿上表面510和下表面512形成有与底板30配合的通孔514。摆动支脚53凸出形成于连接板51的上表面510,且数量至少为两组或两组以上。固定部55设置于至少一组摆动支脚53上,并与壳体10固定。插入部57凸出设置于连接板51的下表面512,并与底板30可拆卸连接,实现摆动脚50与底板30连接。

具体地,每组摆动支脚53包括至少一个摆动柱体530,至少一个摆动柱体530沿轴向且间隔形成于连接板51的上表面510。其中,每个摆动柱体530包括第一端5301及与第一端5301相对的第二端5302,第一端5301与连接板51的上表面510连接,第二端5302由第一端5301沿轴向延伸形成。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摆动支脚53为形成于连接板51中上表面510的四组,四组摆动脚53间隔且对称分布于连接板51上。每组摆动脚53中间隔设置的四个摆动柱体530,且四个摆动柱体530沿同一圆周方向对称设置。

请一并参看图1和图2,进一步地,连接板51的周向凸出设置有侧缘514,侧缘514上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卡位5141。对应地,底板30与至少一个卡位5141对应位置凸出形成有导向件33,导向件33靠近连接板51的一端设置有与侧缘514抵接用于引导连接板51向靠近底板30方向移动的导斜面33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卡位51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位5141相对设置于连接板51的两侧,且相向凹陷形成开口相背的U字型。导向件33大体呈长条形板状,其靠近连接板51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斜面330;两个导斜面33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沿相互远离的方向向下倾斜,从而使导向件33整体呈头部指向连接板51的箭头状。摆动脚50在安装时,连接板51位于卡位5141两侧的侧缘514抵接于导向件33的两个导斜面330上,以在外力作用下沿导斜面330向靠近底板30的方向移动,且当摆动脚50移动到位时,导向件33卡合于卡位5141内,将摆动脚50与底板30限位并固定。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导向件33的形状及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作限定。

固定部55包括连接端550及凸出于连接端550一侧的固定端552,连接端550连接于每相邻两个摆动柱体530中第二端5302之间,固定端552凸出于连接端550面向壳体10的一端并与壳体10连接。具体地,连接端550连接于每相邻两个摆动柱体530中第二端5302之间。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连接端550为连接于四个摆动柱体530中每相邻两个摆动柱体530中第二端5302之间的弧形段,固定端552为凸出形成于连接端550面向壳体10表面的圆柱体,且固定端552相对于连接端550的高度与四个摆动柱体530中第二端5302相对于连接端550的高度形成有高度差。更具体地,固定端552位于四个摆动柱体530围设形成的圆周中部,且四个摆动柱体530中第二端5302的末端位于同一平面内,固定端552相对于连接端550的高度高于四个摆动柱体530中第二端5302相对于连接端550的高度。

此外,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左壳体11和右壳体上各设置有两个摆动脚连接柱(图未示),且每个摆动脚连接柱上设有螺钉孔;对应地,每组摆动支脚53中固定部55的固定端552沿轴向开设有与螺钉孔连通的台阶孔(图未示);四颗螺钉依次穿过台阶孔和螺钉孔将摆动脚50与左壳体11和右壳体固定。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摆动脚50和壳体10的固定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作限定。并且,摆动支脚53的数量以及每组摆动支脚53内摆动柱体530的数量均可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看图3和图4,插入部57凸出形成于连接板51的下表面514,对应地,底板30上与插入部57对应位置凹陷形成有插槽31,以实现摆动脚50与底板30固定。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插入部57为凸出形成于连接板51中下表面514上的四个圆柱体,四个插入部57与四个摆动支脚53错开设置,有利于保证摆动脚50摆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插入部57靠近底板30的末端为半球形,如此保证插入部57进入插槽31的顺畅性。

进一步地,插槽31内装配有弹性件59,摆动脚50中插入部57插入并包裹于弹性件59内。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件59为橡胶圈,以起到减震和较少噪音的效果。另外,在底板10装配时,只需对准弹性件59和摆动脚50中插入部57并套入即可,装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摆动脚50中四个摆动支脚53共同一体设置于连接板51上,使得摆动脚50底面的平面度高且刚度好,使用时振动效果好且磨削精度高;另外,采用四合一的摆动脚50,相较于传统多个单片摆动脚或二合一配合使用的摆动脚,有利于降低多功能动力工具100整机高度,提高可控性;另外,摆动脚50与底板30的装配便利,有利于不同底板30之间的切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