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明显识别残厚的透气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8118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便于明显识别残厚的透气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包炉外精炼领域,特别是一种使用时便于明显识别残厚的透气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对特殊钢种的需求量增大,以及钢铁市场对不同钢种需求多样性的增加,炉外精炼功能被炼钢专家发挥的灵活多样,大多数炼钢单位能够灵活的根据市场需求改变冶炼工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够灵活、快捷的调整冶炼钢种,这种前提下,对钢包精炼的关键部件底吹系统的要求和考验也逐步提高,透气芯作为核心元件收到极大挑战。

近年来,许多钢厂钢包透气砖因为过度使用而出现频多事故,关键是在一些特殊时候,如钢包连铸或浇注完毕后没有及时清扫透气芯,钢渣熔点高、粘度大等条件下,透气芯操作技术人员对其残厚的判断做不到切实可靠的判断,只凭透气芯现有技术设置的安全报警标识和操作经验来判断。

关于透气芯安全报警装置的设置,专利201120042114.4采用一个示警芯设置在透气砖内部,当透气芯用到该位置后凭借示警芯和透气芯本体材料的颜色差异来判断透气芯是否达到终极使用寿命;专利201120455366.X是在透气芯安全高度部位设置了一种安全警示棒,当透气芯损耗到该部位,在包况条件比较理想的前提写能够依靠安全警示棒与本体材料的黑度系数差异来判断。

透气砖工业实际应用大多采用在透气芯安全高度部位设置一种具有特定材质和形状的圆柱形标志物,当这种标志物暴露以后操作人员靠肉眼可以判断透气芯已到安全高度,但如前文所言,如果包况比较理想,这种结构能够被操作人员清楚识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如钢渣较多,周转节奏太快等条件下,这种结构往往不能够被识别,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主体思想就是将透气芯分为两个部分,安全部分和损耗部分,依靠这两个部分工作面形状的不同、通气特点的不同来判断透气芯是否被使用到安全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透气芯设计为两个部分,下边靠近大头部分为安全部分,高度设计为100mm-280mm,其余部分为损耗部分。

2,安全部分由置于中间的方柱状或圆柱状的中间通气块和周围浇注料两个部分构成。

3,安全部分中间的方柱状或圆柱状的中间通气块是弥散式通气结构。

4,损耗部分可以是狭缝式、弥散式、陶瓷板拼接式、直通孔型结构中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损耗部分被损耗完毕后,透气芯工作面形貌完全不同,能够被操作人员明显识别;

2,当损耗部分损耗完毕后,安全部分能够使用至少1炉;

3,安全部分与损耗部分的透气特点完全不同,在清扫时能够被操作人员明显识别;

4,安全部分与损耗部分对钢水的搅拌特点完全不同,能够通过观察钢水翻腾特点来识别是否已到安全高度部位;

5,鉴于上述特点,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能够便于明显识别残厚,因此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2:安全部分俯视图;

图3:损耗部分仰视图。

图中①:损耗部分;②:安全部分;③:中间通气块;④:周围浇注料。

具体实施方式

1,制作损耗部分①

可以按照狭缝式透气砖制作损耗部分①、可以按陶瓷板拼接式透气砖制作损耗部分①、可以按直通孔型透气芯制作损耗部分①、也可以按弥散型透气芯制作损耗部分①,损耗部分①可以是高温烧成或免烧。

2,制作中间通气块③

中间通气块③可以是方柱体或圆柱体,通过液压机或等静压压力及成型成弥散式通气结构,成型完毕后烘烤再经1600℃-1800℃烧成。

3,制作透气芯

3.1,将损耗部分①通过火泥装配在不锈钢外壳里面,也可以直接在不锈钢外壳里面成型制作成免烧透气砖。

3.2,将中间通气块③与3.1中制作好的带有外壳的损耗部分①固定。

3.2,经过振动成型在中间通气块③周边浇注周围浇注料④)。

3.3,经过养护干燥后焊接透气芯后盖等部位完成制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