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刀的研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5182发布日期:2018-12-25 21:2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切刀的研磨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切刀的研磨夹具。



背景技术:

对端面要求较高的金属线材一般通过金属线材冲切机进行切割,如动铁式扬声器的导针等,需要保证金属线材端面毛糙且平整不扭曲,以便于焊接。具体的,通过两个相对滑动的切刀对撞,从两侧挤压金属线材,然后通过外力把金属线材拉断。因此,只有保证两个相对滑动的切刀的刀尖在一个平面上,才能保证金属线材的端面毛糙且平整不扭曲。

传统的,切刀在工具磨床加工后再手工研磨,凭操作者的感觉认为两个切刀的刀尖在一个平面上即可。一方面,操作者通过手工研磨并判断两个切刀的刀尖是否在一个平面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凭操作者感觉的判定的两个切刀的刀尖往往不在一个平面上,导致切割的金属线材的端面扭曲,且刀尖不在一个平面上的两个切刀经过多次撞击更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得手工研磨后的两个切刀的刀尖在一个平面上的切刀的研磨夹具。

一种切刀的研磨夹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左端设有供切刀插入的第一插孔,所述主体的右端设有供另一切刀插入的第二插孔,所述主体上设有显微镜观察空间;所述显微镜观察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之间,且同时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连通;所述第一插孔的下侧壁和所述第二插孔的下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

上述切刀的研磨夹具,显微镜观察空间位于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之间,且同时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连通,从而两个切刀的刀尖可以在显微镜观察空间内接触,操作人员在研磨切刀时可以利用显微镜透过显微镜观察空间观察并判断两个切刀的刀尖是否在一个平面上。相较于操作者凭感觉判断,通过显微镜,可以将两个切刀的刀尖放大N倍,从而更精准的判断两个切刀的刀尖是否在一个平面上,观察判断的可靠性更高,进而保证了将两个切刀安装在金属线材的切割装置的时候,两个切刀的刀尖的位置误差减小,有效避免了切割后的金属线材的端面扭曲的现象,也改善两个切刀经过多次撞击容易变形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的深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孔与切刀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插孔与切刀间隙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孔连通的第一固定孔以及与所述第二插孔连通的第二固定孔,紧固螺丝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或所述第二固定孔固定切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均位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孔的下侧壁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插孔的下侧壁所在平面的间距的误差小于等于0.002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和两个第二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微镜观察空间为设于所述主体前表面或上表面的通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微镜观察空间为设于所述主体前表面的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微镜观察空间为通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切刀的研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将一对切刀装入图1所示的切刀的研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切刀的研磨夹具,包括主体110,主体110的左端设有供切刀200插入的第一插孔111,主体的右端设有供另一切刀200插入的第二插孔113,主体110上设有显微镜观察空间115;显微镜观察空间115位于第一插孔111与第二插孔113之间,且同时与第一插孔 111和第二插孔113连通。第一插孔111的下侧壁和第二插孔113的下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

两个切刀200可以分别从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113插入并固定在主体 110上,两个切刀200的刀片在一个平面上,两个切刀200的刀尖可以分别穿过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113后在显微镜观察空间115内接触。

两个切刀200的刀尖可以在显微镜观察空间115内接触,操作人员在研磨切刀200时可以利用显微镜透过显微镜观察空间115观察并判断两个切刀200 的刀尖是否在一个平面上。相较于操作者凭感觉判断,通过显微镜,可以将两个切刀200的刀尖放大N倍,从而更精准的判断两个切刀200的刀尖是否在一个平面上,观察判断的可靠性更高,进而保证了将两个切刀200安装在金属线材的切割装置的时候,两个切刀200的刀尖的位置误差减小,有效避免了切割后的金属线材的端面扭曲的现象,也改善了两个切刀200经过多次撞击容易变形的情况。

优选的,通过显微镜将两个切刀200的刀尖放大200倍后进行观察,可得到能够更好配对的切刀。

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更好判断切刀200的刀尖的表面的光滑程度,从而使得切刀200的刀尖更光滑,使得切刀200的刀尖与金属线材挤压时使金属线材的端面更平整。

主体110呈长方体状。当然,主体110不限于长方体状,还可以是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如椭圆状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113的深度相同,从而可以使得两个切刀200分别插入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113的长度相同,使得两个切刀200 固定在主体110上后的受力情况相同,不会因为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13 过短而使得切刀200所受应力变大,进而改变切刀200的形状。

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孔111与切刀200间隙配合,第二插孔113与切刀200 间隙配合。在可以保证切刀200能够插入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113的前提下,避免了切刀200在插入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13后因在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13内过度倾斜而变形。同时,间隙配合使得切刀200在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13内不易倾斜,更容易固定。

本实施例中,主体110上设有与第一插孔111连通的第一固定孔112,紧固螺丝穿过第一固定孔112固定切刀。具体的,第一固定孔112为螺纹孔,紧固螺丝与第一固定孔112螺纹连接。紧固螺丝旋转插入第一固定孔112,直至紧固螺丝的前端抵压切刀200,增大切刀200与第一插孔111的侧壁的摩擦力,防止切刀200从第一插孔111中滑出。

同样的,主体110上设有与第二插孔113连通的第二固定孔114,紧固螺丝穿过第二固定孔114固定切刀。具体的,第二固定孔114为螺纹孔,紧固螺丝与第二固定孔114螺纹连接。紧固螺丝旋转插入第二固定孔114,直至紧固螺丝的前端抵压切刀200,增大切刀200与第二插孔113的侧壁的摩擦力,防止切刀 200从第二插孔113中滑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12和第二固定孔114均设在主体110的上表面。使得紧固螺丝能够与切刀200的表面积较大的表面抵压,可以增大紧固螺丝与切刀200的接触面积,防止因紧固螺丝与切刀200抵压而导致切刀200变形。

进一步的,受制作工艺的影响,使得第一插孔111的下侧壁和第二插孔113 的下侧壁完全在同一平面上的难度较大,即第一下侧壁111所在平面与第二下侧壁所在平面之间的间距有误差。但是为了保证两个切刀200的安装位置基本在一个平面上,需要使得第一插孔111的下侧壁所在平面与第二插孔113所在平面的间距尽可能的小。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孔111的下侧壁所在平面与第二插孔113的下侧壁所在平面的间距的误差小于等于0.002毫米。即保证了两个切刀 200的安装位置基本在一个平面上,通过显微镜观察时,能准确的判断两个切刀 200的刀尖是否在一个平面上。

优选的,主体110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112和两个第二固定孔114。第一固定孔112和第二固定孔114的个数越多,越能更好的将切刀200固定在主体 110上。然而,第一固定孔112和第二固定孔114的个数太多容易导致操作过程繁琐。此处第一固定孔112和第二固定孔114的个数均为两个最好,既能将切刀200固定,又避免了操作过程的繁琐。

本实施例中,显微镜观察空间115为位于主体110前表面的通槽。通槽的深度使得显微镜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空间115观察到两个切刀200的刀尖即可。此处显微镜观察空间115为通槽,外面的光线可以直接射到显微镜观察空间115 内,便于显微镜观察。当然,显微镜观察空间115也可以是位于主体110上表面的通槽。

再另外的实施例中,显微镜观察空间可以是位于主体前表面的孔,也可以通过孔观察到两个切刀的刀尖。优选的,显微镜观察空间为通孔,从而能够使得外面的光线进入孔内,便于显微镜观察。

当然,此处显微镜观察空间也可以是盲孔,可以通过增大盲孔的截面面积的方式,使得外界的光线进入孔内,便于显微镜观察;也可以通过在孔内增设照明装置使得显微镜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空间管道到两个切刀的刀尖。

上述切刀的研磨夹具,显微镜观察空间位于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之间,且同时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连通,从而两个切刀的刀尖可以在显微镜观察空间内接触,操作人员在研磨切刀时可以利用显微镜透过显微镜观察空间观察并判断两个切刀的刀尖是否在一个平面上。相较于操作者凭感觉判断,通过显微镜,可以将两个切刀的刀尖放大N倍,从而更精准的判断两个切刀的刀尖是否在一个平面上,观察判断的可靠性更高,进而保证了将两个切刀安装在金属线材的切割装置的时候,两个切刀的刀尖的位置误差减小,有效避免了切割后的金属线材的端面扭曲的现象,也改善两个切刀经过多次撞击容易变形的情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