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钢包包底砌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06011发布日期:2018-07-24 21:16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低成本钢包包底砌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钢包包底采用冲击区铝镁碳砖与非冲击区铝镁碳砖组合砌筑方式,钢包工作时,钢液落点在冲击区内,钢液对冲击区铝镁碳砖的冲刷比较严重,因此冲击区铝镁碳砖一般要比非冲击区厚20-30mm,虽然非冲击区较冲击区薄,但是在钢包维修时包底非冲击区铝镁碳砖需要维修的部分非常少。

一种低成本钢包包底砌筑方法,可以减少钢包包底非冲击区的成本,并且采用浇注的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在非冲击区与包壁连接处采用压凹的砌筑方式,可以防止夹钢,成功避免了使用围罐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成本钢包包底砌筑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包包底砌筑方式不合理,进而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成本钢包包底砌筑方法,

钢包包底采用耐火砖与浇注料的混合砌筑方式,浇注料浇筑在钢包的包底,并在包底钢水冲击区域浇筑第一耐火砖,第一耐火砖设置在浇筑料的正上方,在包底非冲击区浇注料与包壁砖的连接处,采用压凹的砌筑方式,第二耐火砖横向从上之下累积砌筑。

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火砖竖立设置,所述第二耐火砖横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火砖的密度大于第二耐火砖的密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火砖的数量大于30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砌筑耐火砖时,将一部分耐火砖侧砌,而另一部分耐火砖立砌,然后再使用浇注料浇注钢包包底。其中,立砌的耐火砖起到充当浇注料层中“骨架”以及连接耐火砖层和浇注料层的作用,使浇注料层的强度提高,并且使浇注料层能够更好地与耐火砖层结合,因此,与传统的包底砌筑方法中将耐火砖全部侧砌相比,在使用相同材质和同等数量的钢包包底浇注料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砌筑的钢包包底浇注料层的寿命更长,从而减少了钢包停修的次数以及钢包耐火材料的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钢包包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浇筑料;2-第一耐火砖;3-第二耐火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低成本钢包包底砌筑方法,钢包包底采用耐火砖与浇注料1的混合砌筑方式,浇注料1浇筑在钢包的包底,并在包底钢水冲击区域浇筑第一耐火砖2,第一耐火砖2设置在浇筑料1的正上方,在包底非冲击区浇注料与包壁砖的连接处,采用压凹的砌筑方式,第二耐火砖3横向从上之下累积砌筑。

所述第一耐火砖2竖立设置,所述第二耐火砖3横向设置。

所述第一耐火砖2的密度大于第二耐火砖3的密度。

所述第一耐火砖2的数量大于30块。

由于在钢水倒入钢包的过程中,钢水会对钢包的包底钢水冲击区产生较强的连续冲击作用,因此包底冲击区容易损坏,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穿包等严重事故进而影响生产的安全性,包底冲击区的抗钢水冲击的能力直接影响钢包的使用寿命,因此,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适当增大钢水冲击区中第一耐火砖2的密度,以提高钢包包底冲击区抗钢水冲击的能力,从而延长钢包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包底砌筑过程中所采用的耐火砖和浇注料可为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耐火材料,例如,铝镁碳砖和尖晶石浇注料。

本发明在砌筑耐火砖时,将一部分耐火砖侧砌,而另一部分耐火砖立砌,然后再使用浇注料浇注钢包包底。其中,立砌的耐火砖起到充当浇注料层中“骨架”以及连接耐火砖层和浇注料层的作用,使浇注料层的强度提高,并且使浇注料层能够更好地与耐火砖层结合,因此,与传统的包底砌筑方法中将耐火砖全部侧砌相比,在使用相同材质和同等数量的钢包包底浇注料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砌筑的钢包包底浇注料层的寿命更长,从而减少了钢包停修的次数以及钢包耐火材料的消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钢包包底砌筑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包包底砌筑方式不合理,进而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一种低成本钢包包底砌筑方法,钢包包底采用耐火砖与浇注料的混合砌筑方式,浇注料浇筑在钢包的包底,并在包底钢水冲击区域浇筑第一耐火砖,第一耐火砖设置在浇筑料的正上方,在包底非冲击区浇注料与包壁砖的连接处,采用压凹的砌筑方式,第二耐火砖横向从上之下累积砌筑,本发明在砌筑耐火砖时,将一部分耐火砖侧砌,而另一部分耐火砖立砌,然后再使用浇注料浇注钢包包底。其中,立砌的耐火砖起到充当浇注料层中“骨架”以及连接耐火砖层和浇注料层的作用,使浇注料层的强度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栾启阳;刘丽;任林;徐双;胡玲军;滕国强;王佳宁;车晓梅;刘美荣;何枫;王新杰;于九利;王次明;郭钰龙;张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05
技术公布日:2018.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