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铜及铜合金薄板带的锡合金热镀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5983发布日期:2018-11-23 21:5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铜及铜合金薄板带的锡合金热镀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合金热镀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铜及铜合金薄板带的锡合金热镀锡装置。



背景技术:

铜加工材热镀锡是将经过预处理的铜加工材放入一定温度的熔融锡液中,浸没适当时间,使固态铜加工材和液态锡之间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在铜加工材表面形成锡镀层,从而达到表面防护相结合的一种表面技术。

目前,铜加工材镀锡的常用方法有化学镀、电镀和热镀三种。相比于电镀和化学镀,热镀锡由于工艺简单、流程短,并且大大减少了化学镀和电镀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已经被很多国家作为取代化学镀锡和电镀锡的方式,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国内仍然以电镀锡为主,热镀锡应用处于起步和推广阶段。热镀锡后,镀层由锡合金层与金属锡层构成;经热扩散处理后,镀层主要成分为锡合金。但是,热镀锡过程中,助镀剂的添加一直都是一个难题,简单放入热镀锡槽中,助镀剂在溶化后,漂浮在锡液表面的位置不确定,铜及铜合金薄板带在热镀锡过程中,无法保证一直可以接触到助镀剂,使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铜及铜合金薄板带在热镀锡过程中,助镀剂的添加不便,无法保证铜及铜合金薄板一直可以接触到助镀剂而导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铜及铜合金薄板带的锡合金热镀锡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其安全可靠,结构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针对铜及铜合金薄板带的锡合金热镀锡装置,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热镀锡槽、设置在热镀锡槽顶部的能够从热镀锡槽开口将铜及铜合金薄板带压入热镀锡槽内进行热镀锡的辊子组件、设置在热镀锡槽侧壁上的用于采集热镀锡槽内温度的热电偶以及用于在辊子组件进入热镀锡槽到位后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其中,所述的热镀锡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传输铜及铜合金薄板带的进料辊子组件和出料辊子组件;其中,所述的铜及铜合金薄板带从进料辊子组件中进入热镀锡槽通过压入热镀锡槽中的辊子组件后通过出料辊子组件完成热镀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子组件包括方形框、设置在方形框靠近进料辊子组件一侧设置的进料立板、设置在方形框靠近出料辊子组件一侧设置的出料立板、底面对称设置在方形框另外两侧的底部且顶点向热镀锡槽槽底方向凸起的两个三角架以及设置在两个三角架之间的导向辊以及设置在方形框上部的用于提升或降低升降辊子组件位置的吊装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吊装组件包括方形框上部设置有吊装梁、吊装梁上设置有吊环、固定在车间顶部的滑轮、提升电机以及连接吊环和提升电机输出轴的钢缆。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辊子组件包括设置在热镀锡槽靠近进料端一侧的进料支架和设置在进料支架上进料辊子。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料辊子组件包括设置在热镀锡槽靠近出料端一侧的出料支架和设置在出料支架上的出料辊子。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热镀锡槽上进料端与出料端两侧的两个销环和用于固定辊子组件与两个销环匹配的销柱;其中,所述的进料立板和出料立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匹配销柱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镀锡槽的槽壁和槽底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衬、第一绝缘保温层、加热层、第二缘保温层以及保护外壁。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内衬的材质是316L不锈钢。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绝缘保温层和第二缘保温层的材质均为刚玉耐火纤维。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外壁的材质是Q235镀锌钢板。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层为电热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辊子组件将铜及铜合金薄板带压入热镀锡槽中,方形框通过进料立板和出料立板将热镀锡槽中的空间隔离。在进料立板与热镀锡槽之间放入助镀剂后,由于热镀锡槽中的温度升高,助镀剂融化后漂浮在进料立板与热镀锡槽之间。铜及铜合金薄板带从进料辊子组件中进入热镀锡槽通过压入热镀锡槽中的辊子组件后通过出料辊子组件完成热镀锡的过程中,铜及铜合金薄板带在热镀锡槽的进料端一定会接触助镀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而且还可以连续工作,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热镀锡槽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一种针对铜及铜合金薄板带的锡合金热镀锡装置,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热镀锡槽1、设置在热镀锡槽1顶部的能够从热镀锡槽1开口将铜及铜合金薄板带压入热镀锡槽1内进行热镀锡的辊子组件2、设置在热镀锡槽1侧壁上的用于采集热镀锡槽1内温度的热电偶3以及用于在辊子组件2进入热镀锡槽1到位后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6;其中,所述的热镀锡槽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传输铜及铜合金薄板带的进料辊子组件4和出料辊子组件5;其中,所述的铜及铜合金薄板带从进料辊子组件4中进入热镀锡槽1通过压入热镀锡槽1中的辊子组件2后通过出料辊子组件5完成热镀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子组件2包括方形框201、设置在方形框201靠近进料辊子组件4一侧设置的进料立板203、设置在方形框201靠近出料辊子组件5一侧设置的出料立板204、底面对称设置在方形框201另外两侧的底部且顶点向热镀锡槽1槽底方向凸起的两个三角架205以及设置在两个三角架205之间的导向辊206以及设置在方形框201上部的用于提升或降低升降辊子组件2位置的吊装组件202。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的辊子均为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圆柱形零件,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零件,是本领域人员应该知悉的现有技术。

进一步的,所述的吊装组件202包括方形框201上部设置有吊装梁2021、吊装梁2021上设置有吊环2022、固定在车间顶部的滑轮2023、提升电机2024以及连接吊环2022和提升电机2024输出轴的钢缆2025。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的提升电机2024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提升设备,如煤矿提升机等。该提升电机2024的控制方法也是现有技术中已公开的技术。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辊子组件4包括设置在热镀锡槽1靠近进料端一侧的进料支架401和设置在进料支架401上进料辊子402。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进料支架401用于安装进料辊子402使其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料辊子组件5包括设置在热镀锡槽1靠近出料端一侧的出料支架501和设置在出料支架501上的出料辊子502。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出料支架501的作用是安装出料辊子502使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组件6包括分别设置在热镀锡槽1上进料端与出料端两侧的两个销环601和用于固定辊子组件2与两个销环601匹配的销柱602;其中,所述的进料立板203和出料立板204上均设置有用于匹配销柱602的通孔。

进一步的,如图3,所述的热镀锡槽1的槽壁和槽底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衬101、第一绝缘保温层102、加热层103、第二缘保温层104以及保护外壁105。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内衬101的材质是316L不锈钢。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绝缘保温层102和第二缘保温层104的材质均为刚玉耐火纤维。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外壁105的材质是Q235镀锌钢板。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层103为电热丝。

需要明确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方向性描述均以图1为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1 开始热镀前准备阶段:辊子组件2处于提升状态,导向辊206下边沿切线距离热镀锡槽1之上大于300mm。将待热镀锡的铜及铜合金薄板带依次穿过进料辊子402的上方、导向辊206的下方和出料辊子502上方,与热镀锡槽1 前后的预处理、后处理装置相连。

2 热镀锡槽升温阶段:首先设置加热温度,启动电源加热,到温后,热镀锡槽1内的锡合金熔化,使热镀锡槽1温度保持恒定。

3 助镀剂添加阶段:首先降下热镀锡槽1上方的辊子组件2到指定位置,用限位组件6固定在热镀锡槽1上,使进料立板203和出料立板204的下侧浸入锡合金液面下5~10mm;其次,在进料立板203与热镀锡槽1之间的位置内添加熔剂型助镀剂,待熔剂融化后完全覆盖进料立板203与热镀锡槽1之间的锡合金液表面。熔剂型助镀剂的主要配方为:质量分数75%ZnCl2,15%NaCl,10%NH4Cl。

4 锡合金热镀阶段:启动卷取装置,使铜及铜合金薄板带按照一定速度恒速运行,首先经过进料辊子402与热镀锡槽1内锡合金熔液表面覆盖的熔化状态的熔剂型助镀剂,实现铜及铜合金薄板带的表面清洁与活化,而后活化后的铜及铜合金薄板带与熔化的锡合金液接触,经导向辊206和出料辊子502离开热镀锡槽1,从而实现助镀—热镀在一个热镀锡槽1中完成,得到铜及铜合金薄板带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热镀锡合金层。锡合金成分:质量分数Sn-0.3%Cu-0.1%Ag。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