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机的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0863发布日期:2018-10-09 22:0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研磨机的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化的建设正欣欣向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而陶瓷便池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陶瓷便池需要对安装面进行打磨,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打磨,但是打磨不平整,导致陶瓷便池在安装时出现偏斜,同时工人打磨的工作量较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磨平整、占用空间小和效率高的研磨机的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研磨机的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组件1、进给组件2、滑台组件3、预压组件4、检测组件5和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板6前端与机架连接,所述滑台组件3设置在支撑板6后侧的左右两端,所述进给组件2设置在滑台组件3内部,所述研磨组件1设置在滑台组件3的后侧,所述预压组件4竖直设置在支撑板6中部,所述检测组件5设置在预压组件4的正上方,所述检测组件5上端与机架连接;所述预压组件4包括气缸固定座41、第二气缸42、第二浮动接头43、第二轴承箱44和压头45;所述气缸固定座41垂直设置在支撑板6的后端,所述第二气缸42竖直设置在支撑板6下端,所述第二浮动接头43设置在第二气缸42输出轴下端,所述第二轴承箱44竖直设置在第二浮动接头43下端,所述压头45设置在第二轴承箱44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滑台组件3包括第一气缸31、第一浮动接头32、连接块33、安装板34、丝杠螺母固定板35、撑脚36、导轨37、滑块38和上固定板39;所述导轨37为两条且相互平行,所述导轨37竖直设置在支撑板6后端一侧,所述滑块38设置在导轨37上,所述撑脚36设置在滑块38后端,所述安装板34设置在撑脚36后端,所述丝杠螺母固定板35设置在安装板34前端上部中心处,所述上固定板39设置在安装板34上方,所述上固定板39前端与支撑板6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1为两件且竖直设置在上固定板39底部后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块33设置在第一气缸31的正下方,所述连接块33的前端与安装板34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浮动接头32与连接块3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给组件2包括减速电机21、第二联轴器22、第二电机连接座23、丝杠24、丝杠螺母25和下固定座26;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座23设置在上固定板39上端中心处,所述减速电机21设置在第二电机连接座23上端,所述丝杠24竖直贯穿设置在第二电机连接座23和上固定板39内部中心处,所述丝杠24上端通过第二联轴器22与减速电机21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座23下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下固定座26设置在上固定板39下方,所述下固定座26垂直设置在支撑板6后端,所述下固定座26与丝杠24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丝杠螺母25设置在丝杠24中部外径上,所述丝杠螺母25与后端与丝杠螺母固定板3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组件1包括电机11、第一联轴器13、第一电机连接座14、第一轴承箱15和研磨盘16;所述第一轴承箱15竖直设置在安装板34的后端,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座14设置在第一轴承箱15上端,所述电机11设置在第一电机连接座14的上端,所述第一轴承箱15上端输出轴与电机11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13连接,所述研磨盘16与第一轴承箱15下端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5包括固定板51、开关支架52、接近开关53和挡板54;所述固定板51上端与机架连接,所述开关支架52竖直设置在固定板51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接近开关53为三件且至上而下依次垂直设置在开关支架52的侧面,所述挡板54设置在第一电机连接座14侧面并与开关支架52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把滑台组件设置在支撑板后侧两端,进给组件设置在滑台组件内部,研磨组件设置在滑台组件的后侧,预压组件设置在支撑板中部,检测组件设置在预压组件的正上方,使得滑台组件在进给组件精确驱动下,带动研磨组件对工件(图中未画出)进行精准研磨,有效地提高了研磨的平整度。

通过把第二气缸设置在支撑板下端,第二浮动接头设置在第二气缸输出轴下端,第二轴承箱设置在第二浮动接头下端,压头设置在第二轴承箱下端,使得压头在第二气缸的带动下能对工件(图中未画出)压紧,同时压头能跟随工件(图中未画出)绕第二轴承箱旋转,有效地防止工件(图中未画出)在打磨时发生振动,进一步提高了研磨的平整度。

通过把导轨设置在支撑板后端,安装板通过撑脚和滑块与导轨连接,上固定板设置在安装板上方,并通过第一气缸上固定板连接,使得第一气缸能够抵消安装板、撑脚、滑块和研磨组件的自重,并能使研磨组件在导轨上精确上下移动,有效地提高了进给的直线度,并有效地减少了进给负载。

通过把第一电机连接座设置在第一轴承箱上端,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连接座的上端,第一轴承箱与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研磨盘与第一轴承箱下端输出轴连接,使得研磨盘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绕第一轴承箱高速精准转动,有效地提高了研磨效率。

通过把开关支架设置在固定板底部两端,接近开关为三件且至上而下依次垂直设置在开关支架的侧面,挡板设置在第一电机连接座侧面并与开关支架相对,使得接近开关能够检测到研磨组件的上极限、原点和下极限位置,有效地防止研磨组件在进给时超出极限,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

通过把减速电机设置在第二电机连接座上端,丝杠通过第二联轴器与减速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二电机连接座下部通过轴承连接,下固定座设置在上固定板下方,下固定座垂直设置在支撑板后端,下固定座与丝杠下端通过轴承连接,丝杠螺母设置在丝杠中部外径上,丝杠螺母与后端与丝杠螺母固定板连接,使得减速电机驱动丝杠并带动研磨组件进给运动,有效地提高了进给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A-A;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研磨组件1、进给组件2、滑台组件3、预压组件4、检测组件5、支撑板6、电机11、第一联轴器13、第一电机连接座14、第一轴承箱15、研磨盘16、减速电机21、第二联轴器22、第二电机连接座23、丝杠24、丝杠螺母25、下固定座26、第一气缸31、第一浮动接头32、连接块33、安装板34、丝杠螺母固定板35、撑脚36、导轨37、滑块38、上固定板39、气缸固定座41、第二气缸42、第二浮动接头43、第二轴承箱44、压头45、固定板51、开关支架52、接近开关53、挡板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该研磨机的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组件1、进给组件2、滑台组件3、预压组件4、检测组件5和支撑板6;支撑板6竖直设置,支撑板6前端与机架连接,滑台组件3设置在支撑板6后侧的左右两端,进给组件2设置在滑台组件3内部,研磨组件1设置在滑台组件3的后侧,预压组件4竖直设置在支撑板6中部,检测组件5设置在预压组件4的正上方,检测组件5上端与机架连接;预压组件4包括气缸固定座41、第二气缸42、第二浮动接头43、第二轴承箱44和压头45;气缸固定座41垂直设置在支撑板6的后端,第二气缸42竖直设置在支撑板6下端,第二浮动接头43设置在第二气缸42输出轴下端,第二轴承箱44竖直设置在第二浮动接头43下端,压头45设置在第二轴承箱44下端。滑台组件3包括第一气缸31、第一浮动接头32、连接块33、安装板34、丝杠螺母固定板35、撑脚36、导轨37、滑块38和上固定板39;导轨37为两条且相互平行,导轨37竖直设置在支撑板6后端一侧,滑块38设置在导轨37上,撑脚36设置在滑块38后端,安装板34设置在撑脚36后端,丝杠螺母固定板35设置在安装板34前端上部中心处,上固定板39设置在安装板34上方,上固定板39前端与支撑板6后端连接,第一气缸31为两件且竖直设置在上固定板39底部后端的左右两侧,连接块33设置在第一气缸31的正下方,连接块33的前端与安装板34连接,第一气缸3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浮动接头32与连接块33连接。进给组件2包括减速电机21、第二联轴器22、第二电机连接座23、丝杠24、丝杠螺母25和下固定座26;第二电机连接座23设置在上固定板39上端中心处,减速电机21设置在第二电机连接座23上端,丝杠24竖直贯穿设置在第二电机连接座23和上固定板39内部中心处,丝杠24上端通过第二联轴器22与减速电机21输出轴连接,第二电机连接座23下部通过轴承连接,下固定座26设置在上固定板39下方,下固定座26垂直设置在支撑板6后端,下固定座26与丝杠24下端通过轴承连接,丝杠螺母25设置在丝杠24中部外径上,丝杠螺母25与后端与丝杠螺母固定板35连接。研磨组件1包括电机11、第一联轴器13、第一电机连接座14、第一轴承箱15和研磨盘16;第一轴承箱15竖直设置在安装板34的后端,第一电机连接座14设置在第一轴承箱15上端,电机11设置在第一电机连接座14的上端,第一轴承箱15上端输出轴与电机11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13连接,研磨盘16与第一轴承箱15下端输出轴连接。检测组件5包括固定板51、开关支架52、接近开关53和挡板54;固定板51上端与机架连接,开关支架52竖直设置在固定板51底部的左右两端,接近开关53为三件且至上而下依次垂直设置在开关支架52的侧面,挡板54设置在第一电机连接座14侧面并与开关支架52相对。

工作原理如下:

先把工件(图中未画出)放在研磨盘下方,接着第二气缸的带动压头对工件(图中未画出)进行压紧,第一气缸通气抵消安装板、撑脚、滑块和研磨组件的自重,接着减速电机驱动丝杠并带动研磨组件向下运动,直至研磨盘压在工件(图中未画出)上,此时研磨盘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绕第一轴承箱高速转动对工件(图中未画出)进行打磨。在打磨的同时工件(图中未画出)旋转,压头能跟随工件(图中未画出)绕第二轴承箱旋转,使得压头能一直压紧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把滑台组件设置在支撑板后侧两端,进给组件设置在滑台组件内部,研磨组件设置在滑台组件的后侧,预压组件设置在支撑板中部,检测组件设置在预压组件的正上方,使得滑台组件在进给组件精确驱动下,带动研磨组件对工件(图中未画出)进行精准研磨,有效地提高了研磨的平整度。

通过把第二气缸设置在支撑板下端,第二浮动接头设置在第二气缸输出轴下端,第二轴承箱设置在第二浮动接头下端,压头设置在第二轴承箱下端,使得压头在第二气缸的带动下能对工件(图中未画出)压紧,同时压头能跟随工件(图中未画出)绕第二轴承箱旋转,有效地防止工件(图中未画出)在打磨时发生振动,进一步提高了研磨的平整度。

通过把导轨设置在支撑板后端,安装板通过撑脚和滑块与导轨连接,上固定板设置在安装板上方,并通过第一气缸上固定板连接,使得第一气缸能够抵消安装板、撑脚、滑块和研磨组件的自重,并能使研磨组件在导轨上精确上下移动,有效地提高了进给的直线度,并有效地减少了进给负载。

通过把第一电机连接座设置在第一轴承箱上端,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连接座的上端,第一轴承箱与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研磨盘与第一轴承箱下端输出轴连接,使得研磨盘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绕第一轴承箱高速精准转动,有效地提高了研磨效率。

通过把开关支架设置在固定板底部两端,接近开关为三件且至上而下依次垂直设置在开关支架的侧面,挡板设置在第一电机连接座侧面并与开关支架相对,使得接近开关能够检测到研磨组件的上极限、原点和下极限位置,有效地防止研磨组件在进给时超出极限,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

通过把减速电机设置在第二电机连接座上端,丝杠通过第二联轴器与减速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二电机连接座下部通过轴承连接,下固定座设置在上固定板下方,下固定座垂直设置在支撑板后端,下固定座与丝杠下端通过轴承连接,丝杠螺母设置在丝杠中部外径上,丝杠螺母与后端与丝杠螺母固定板连接,使得减速电机驱动丝杠并带动研磨组件进给运动,有效地提高了进给精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