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吊装平面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6725发布日期:2019-02-15 20:1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吊装平面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镀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使靶基距最小化,有效提高溅射速率,节省靶材,降低成本;且靶体冷却效果好,靶材溅射功率高的旋转吊装平面靶。



背景技术:

现有装饰品的颜色以黄金色、玫瑰金色为主;以往的装饰品表面是利用真空镀膜方法镀一层仿金颜色的氮化钛,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饰品的精饰效果,需要在氮化钛表面镀一层真黄金或玫瑰金,以使色彩更加艳丽,并同时提升饰品的耐摩擦、耐腐蚀性能,延长膜层的使用寿命,使首饰表面能够长时间保持靓丽光泽、且无需清洗。装饰品的掺金镀膜一般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并且,需要使用纯金靶材,为了易于靶材的制备,纯金靶材通常制作成平面靶的结构形式。

但是,由于整个镀膜过程中镀纯金膜层是最后一道工序,所以,在镀其他材料的膜层时,金靶表面要进行遮挡,以防止靶面污染,否则将影响成膜的质量。现有的遮挡方式是采用旋转屏蔽来遮挡靶面,然而,具有回转结构的旋转屏蔽,其回转直径要远大于平面靶的直径,故导致靶基距(靶材与工件表面的距离)增大。较大的靶基距会降低溅射的速率,从而提升镀膜成本。另外,现有靶体的冷却系统冷却效果差,严重削弱靶材的溅射功率。故有必要对现有的吊装平面靶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靶基距最小化,有效提高溅射速率,节省靶材,降低成本;且靶体冷却效果好,靶材溅射功率高的旋转吊装平面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旋转吊装平面靶包括平面靶体,平面靶体内部设置有磁极板,磁极板上设置有永磁体,永磁体前侧的平面靶体上设置有溅射靶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靶体的外侧设置有筒状的固定屏蔽,固定屏蔽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平面靶体的上端与旋转轴相连,旋转轴通过转动轴承座与真空室顶壁的外侧相连,且旋转轴与回转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旋转轴的中部设置有沿轴线布置的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内设置有中心进水管,中心进水管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中心进水管的外壁与旋转轴中心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上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平面靶体的磁极板内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循环冷却通道,循环冷却通道的进口与旋转轴中部的中心进水管相连,循环冷却通道的出口则与旋转轴内的出水通道相连。

所述平面靶体内部的磁极板与溅射靶材之间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磁极板内的循环冷却通道的下部与冷却腔相连,且冷却腔的上部与循环冷却通道的出口相连。以使冷却腔内充满循环冷却水,进而让溅射靶材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冷却,进一步提高靶材表面的溅射功率。

所述与旋转轴相连的回转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真空室顶壁外侧支撑座上的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气缸转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所述旋转轴上设置的从动齿轮相啮合。以通过旋转气缸驱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进而使旋转轴以及其下端连接的平面靶体一同转动,从而在真空镀膜设备进行其他前序镀膜工艺时,将掺金镀膜平面靶体的靶面旋转180度,以被固定屏蔽遮挡,防止靶材表面污染,提高膜层质量。

所述平面靶体上端设置的旋转轴的顶部外壁上,布置有水密封油封。以防止经由出水通道排出到出水口处的冷却水的渗漏,提升密封效果,确保使用安全。

所述平面靶体外侧设置的筒状固定屏蔽的材料为不锈钢。

所述平面靶体内部设置的磁极板的材料为纯铁或低碳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外侧设置有筒状固定屏蔽的平面靶体,固定屏蔽的一侧设置开口;平面靶体的上端与旋转轴相连,旋转轴通过转动轴承座与真空室顶壁相连,旋转轴与回转驱动机构相连;旋转轴中部设置的中心通孔内布置有中心进水管,中心进水管的上端设置进水口;中心进水管外壁与旋转轴中心通孔内壁之间设置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上端设置出水口;平面靶体磁极板内部设置的循环冷却通道的进口,与旋转轴的中心进水管相连,循环冷却通道的出口与旋转轴内的出水通道相连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在真空镀膜设备进行其他前序镀膜工艺时,可利用回转驱动机构将掺金镀膜平面靶体的靶面旋转180度,以被固定屏蔽遮挡,进而防止靶材表面的污染,提高膜层质量;并且,通过平面靶体的旋转结构,实现靶基距的最小化设置,从而提高溅射速率,节省靶材,降低镀膜成本。另外,循环冷却通道内的循环冷却水,能够使溅射靶材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冷却,以提高靶材表面的溅射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平面靶体旋转180度、溅射靶材被固定屏蔽所遮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真空室顶壁、2支撑座、3旋转气缸、4气缸转轴、5主动齿轮、6进水口、7出水口、8水密封油封、9从动齿轮、10中心进水管、11出水通道、12转动轴承座、13旋转轴、14平面靶体、15溅射靶材、16循环冷却通道、17固定屏蔽、18磁极板、19永磁体、20冷却腔、21镀膜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旋转吊装平面靶包括内部设置有磁极板18的平面靶体14,平面靶体14的磁极板18上设置有用于产生束缚电子所需磁场的永磁体19;永磁体19前侧、平面靶体14的开口处设置有纯金溅射靶材15。平面靶体14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遮挡溅射靶材15的筒状固定屏蔽17;筒状固定屏蔽17朝向镀膜工件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平面靶体14的上端与穿过真空室顶壁1的旋转轴13相连,且旋转轴13通过转动轴承座12与真空室顶壁1的外侧相连。旋转轴13还与回转驱动机构相连,回转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真空室顶壁1外侧支撑座2上的旋转气缸3,旋转气缸3的气缸转轴4上设置有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与旋转轴13上部设置的从动齿轮9相啮合;进而通过旋转气缸3驱动主动齿轮5来带动从动齿轮9旋转,以使旋转轴13以及其下端连接的平面靶体14一同转动,从而在真空镀膜设备进行其他前序镀膜工艺时,将掺金镀膜平面靶体14的靶面旋转180度,以被固定屏蔽17遮挡,防止靶材表面污染。

平面靶体14上端的旋转轴13的中部,设置有沿轴线布置的中心通孔;旋转轴13的中心通孔内,设置有用于使冷却水进入到平面靶体14磁极板18的循环冷却通道16内的中心进水管10,且中心进水管10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6。旋转轴13内部的中心进水管10的外壁与旋转轴13中心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冷却水排出的出水通道11;出水通道11的上端则设置有出水口7。平面靶体14的磁极板18内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循环冷却通道16;循环冷却通道16的进口,与旋转轴13中部的中心进水管10下端的出口相连;循环冷却通道16的出口,则与旋转轴13内的出水通道11相连通。为了提升密封效果、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平面靶体14上端设置的旋转轴13的顶部外壁上,布置有水密封油封8;以防止经由出水通道11排出到出水口7处的冷却水的渗漏。

出于进一步提高靶材表面溅射功率的目的,平面靶体14内部的磁极板18与溅射靶材15之间设置有冷却腔20;磁极板18内的循环冷却通道16的下部与冷却腔20相连通,并且,冷却腔20的上部与循环冷却通道16的出口相连;从而使冷却腔20内充满循环冷却水,让溅射靶材15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冷却。能够理解的是,为了提升冷却腔20的密封性能,平面靶体14上设置的溅射靶材15与平面靶体14上开口两侧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水密封油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平面靶体14外侧设置的筒状固定屏蔽17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平面靶体14内部设置的磁极板18可以采用纯铁或低碳钢等导磁材料制成。

该旋转吊装平面靶使用时,将镀膜工件清洗后,上架、入炉;待真空室抽真空后,炉内加热100℃~200℃。在真空镀膜设备进行沉积氮化钛等其他前序镀膜工艺时,掺金镀膜平面靶体14的靶面默认初始状态为:向内旋转180度、被固定屏蔽17遮挡(如图3所示)。当需要进行最后一道掺金镀膜(镀纯金膜层)工序时,通过回转驱动机构的旋转气缸3驱动主动齿轮5,来带动从动齿轮9旋转,以使旋转轴13以及其下端连接的平面靶体14一同转动,将掺金镀膜平面靶体14的靶面旋转180度,进而让溅射靶材15从固定屏蔽17的开口处露出、并朝向镀膜工件21(如图2所示),以进行掺金镀膜。同时,冷却水通过进水口6和中心进水管10,进入到平面靶体14磁极板18的循环冷却通道16内,并由循环冷却通道16的下部进入到冷却腔20内;然后,流经靶体内部、与工作状态的靶材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再经由出水通道11和出水口7排出,从而提高靶材表面的溅射功率。掺金镀膜完毕,待镀膜工件冷却后,将真空室连通大气、开门取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