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车的翻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5018发布日期:2019-07-10 11:35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铁水车的翻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铁水包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水车的翻盖机构。



背景技术:

铁水包汽车运输是钢铁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用于将高炉的铁水运至炼钢车间。铁水运输车是半挂车,铁水包放在车架上,在运输过程中铁水包处于敞口状态,热能损失较大,特别是运输路线长或者雨雪天气的情况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水车的翻盖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铁水车的翻盖机构,包括固定于铁水车车架的翻转架、铰接于所述翻转架的盖板以及驱动连接于所述翻转架的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架包括两对称固定于铁水车车架的底座,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翻转油缸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底座背离所述翻转油缸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盖板顶端固定有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连接轴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两所述第一连杆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翻转油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横梁,所述翻转油缸通过油缸座铰接于铁水车车架。

优选的,在上述的铁水车的翻盖机构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凸伸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铰接部可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端部。

优选的,在上述的铁水车的翻盖机构中,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凸伸有第三铰接部和第四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通过第二销轴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四铰接部可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端部。

优选的,在上述的铁水车的翻盖机构中,所述底座包括固定于铁水车车架的底板、两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顶端的侧板以及连接于两所述侧板一端的连接板,所述侧板为L型结构,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侧板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杆分别铰接于两所述侧板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的铁水车的翻盖机构中,所述侧板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高于所述侧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靠近底座的一端弯曲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铁水车的翻盖机构中,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背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设有遮挡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铁水车的翻盖机构中,还包括两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对应设置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支撑架固定于铁水车车架。

优选的,在上述的铁水车的翻盖机构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筒体和滑动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筒体的一端螺栓设置有弹簧,所述螺栓的头部通过连接块连接于所述支撑块,所述螺栓的螺杆段通过螺母设置有压板,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压板和支撑块之间,所述筒体底部凹设有与所述螺栓对应设置的让位孔。

优选的,在上述的铁水车的翻盖机构中,所述盖板的顶端通过若干格栅设置有保温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铁水车的翻盖机构结构简单,减少铁水包在运输过程中的热能流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铁水车的翻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铁水车的翻盖机构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铁水车的翻盖机构,包括固定于铁水车车架1的翻转架100、铰接于翻转架100的盖板200以及驱动连接于翻转架100的翻转油缸300,翻转架100包括两对称固定于铁水车车架的底座110,底座110靠近翻转油缸300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20,底座110背离翻转油缸300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30,盖板200顶端固定有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轴210和第二连接轴220,第一连接轴210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第一连杆120的顶端,第二连接轴220的连接轴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第二连杆130的顶端,两第一连杆120之间连接有横梁140,翻转油缸300的活塞杆铰接于横梁140,翻转油缸300通过油缸座310铰接于铁水车车架。

该技术方案中,铁水车和铁水包属于现有技术,在此既不一一赘述了,外部还包括翻转油缸的控制装置,翻转油缸处于收缩状态时,盖板位于铁水包2的一侧,不影响铁水向铁水包内灌注,铁水灌注完成后,翻转油缸的活塞杆开始伸出,通过翻转架转动将盖板移动至铁水包开口处,减少铁水包在运输过程中的热能流失。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120的两端分别凸伸有第一铰接部121和第二铰接部122,第一铰接部121通过第一销轴400铰接于底座110,第二铰接部122可转动套设于第一连接轴210的端部。

进一步地,第二连杆130的两端分别凸伸有第三铰接部131和第四铰接部132,第三铰接部131通过第二销轴500铰接于底座110,第四铰接部132可转动套设于第二连接轴220的端部。

上述两技术方案中,第一铰接部至第四铰接部内可以分别增加衬套,起到磨损保护的效果,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端部分别可以通过开口销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底座110包括固定于铁水车车架的底板111、两垂直固定于底板111顶端的侧板112以及连接于两侧板112一端的连接板113,侧板112为L型结构,连接板113固定于侧板112靠近第二连杆130的一端,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杆130分别铰接于两侧板112之间。

进一步地,侧板112靠近第二连杆130的一端高于侧板112靠近第一连杆120的一端,第二连杆130靠近底座110的一端弯曲设置。

上述两技术方案中,铁水包外壁设置有用于吊装的耳轴,为避免与其干涉,第二连杆进行相关的折弯加工,保证盖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将第四铰接部的高度设置的高于第二铰接部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二连杆130靠近底座110的一端背离第一连杆120的一侧设有遮挡板133。

该技术方案中,遮挡板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二连杆,在铁水灌注的时候,遮挡板阻挡飞溅的铁水落入底座,保证翻转架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分别与第一连杆120对应设置的支撑座150,支撑座150通过支撑架160固定于铁水车车架。

上述三技术方案中,用以支撑翻转架和盖板。

进一步地,支撑座150包括固定于支撑架160的筒体151和滑动设置于筒体151内的支撑块152,支撑块152靠近筒体151的一端螺栓153设置有弹簧154,螺栓153的头部通过连接块155连接于支撑块152,螺栓153的螺杆段通过螺母156设置有压板157,弹簧154设置于压板157和支撑块152之间,筒体151底部凹设有与螺栓153对应设置的让位孔。

该技术方案中,弹簧支撑支撑块,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第一连接杆与支撑块之间发生直接的碰撞。

进一步地,盖板200的顶端通过若干格栅设置有保温棉。

该技术方案中,保温棉用以提高保温效果。

综上所述,该铁水车的翻盖机构结构简单,减少铁水包在运输过程中的热能流失。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