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洗磷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8651发布日期:2019-08-07 02:25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洗磷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酸洗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洗磷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酸洗是利用酸溶液去除盘条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是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通常与预膜一起进行。一般将盘条浸入硫酸等水溶液中,以除去盘条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物,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

酸洗用酸有硫酸、盐酸、磷酸、硝酸、铬酸、氢氟酸和混合酸等。最常用的是硫酸和盐酸。酸洗工艺主要有浸渍酸洗法、喷射酸洗法和酸膏除锈法,一般多用浸渍酸洗法,保证酸洗的均匀。

现有技术中酸洗磷化线为直线型,长度需要200-300米,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才能达到生产需求,给企业带来了较高的土地使用成本支出,且每循环一次酸洗磷化后,需要人工进行衔接,不能实现全自动化,降低了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洗磷化生产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线型酸洗生产线占地面积大且需要人工衔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酸洗磷化生产线,包括主体框架、第一滑轨、悬挂移动车、工艺槽、运料车、维修站和控制室;

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且所述第一滑轨呈环绕型;

所述悬挂移动车设置有多个,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

所述工艺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下方;

所述运料车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下方;

所述主体框架上还设置有维修站;

所述维修站与所述第一滑轨之间通过第二滑轨相连接;

所述控制室与所述悬挂移动车和所述运料车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槽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水密封槽、酸洗槽、浸洗槽、第一冲洗槽、表调槽、磷化槽、第二冲洗槽、水洗槽、造化槽、石灰槽和晾干槽。

进一步的,所述酸洗槽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酸洗槽、第二酸洗槽、第三酸洗槽、第四酸洗槽、第五酸洗槽、第六酸洗槽和第七酸洗槽;

所述第一酸洗槽、所述第二酸洗槽、所述第三酸洗槽、所述第四酸洗槽、所述第五酸洗槽、所述第六酸洗槽和所述第七酸洗槽中的酸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浸洗槽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浸洗槽和第二浸洗槽;

所述第七酸洗槽与所述第一浸洗槽之间设置有备用酸洗槽。

进一步的,所述磷化槽与所述第二冲洗槽之间设置有备用磷化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均为I字型滑轨,一端与所述主体框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悬挂移动车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第二直线段和第二弧线段;

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一弧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和所述第二弧线段依次连接呈闭合环绕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该酸洗磷化生产线包括主体框架、第一滑轨、悬挂移动车、工艺槽、运料车、维修站和控制室,通过控制室控制悬挂移动车在第一滑轨上移动,实现自动化对盘条的加工,运料车将盘条运送至悬挂移动车的下方进行上料,悬挂移动车在第一滑轨上移动进入到工艺槽中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的盘条通过悬挂移动车移动至运料车的上方进行下料,再由运料车将盘条运送至存放区,整体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且将第一滑轨设置为环绕型,减少了酸洗磷化生产线的占地面积,悬挂移动车完成一次上料-工艺加工-下料后移动至初始位置进行下一循环,避免出现悬挂移动车空载的现象,能够形成自动化循环生产,降低了占地和人工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的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酸洗磷化生产线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酸洗磷化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剖面示意图。

图标:1-主体框架;2-第一滑轨;3-悬挂移动车;4-工艺槽;5-运料车;6-维修站;7-控制室;8-第二滑轨;401-水密封槽;402-第一酸洗槽;403-第二酸洗槽;404-第三酸洗槽;405-第四酸洗槽;406-第五酸洗槽;407-第六酸洗槽;408-第七酸洗槽;409-备用酸洗槽;410-第一浸洗槽;411-第二浸洗槽;412-第一冲洗槽;413-表调槽;414-磷化槽;415-备用磷化槽;416-第二冲洗槽;417-水洗槽;418-造化槽;419-石灰槽;420-晾干槽;21-第一直线段;22-第一弧线段;23-第二直线段;24-第二弧线段;51-第一运料车;52-第二运料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酸洗磷化生产线,包括主体框架1、第一滑轨2、悬挂移动车3、工艺槽4、运料车5、维修站6和控制室7;

第一滑轨2设置于主体框架1上,且第一滑轨2呈环绕型;

悬挂移动车3设置有多个,均设置于第一滑轨2上;

工艺槽4设置于第一滑轨2的下方;

运料车5设置于第一滑轨2的下方;

主体框架1上还设置有维修站6;

维修站6与第一滑轨2之间通过第二滑轨8相连接;

控制室7与悬挂移动车3和运料车5相连接。

该酸洗磷化生产线包括主体框架1、第一滑轨2、悬挂移动车3、工艺槽4、运料车5、维修站6和控制室7,通过控制室7控制悬挂移动车3在第一滑轨2上移动,实现自动化对盘条的加工,运料车5将盘条运送至悬挂移动车3的下方进行上料,悬挂移动车3在第一滑轨2上移动进入到工艺槽4中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的盘条通过悬挂移动车3移动至运料车5的上方进行下料,再由运料车5将盘条运送至存放区,整体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且将第一滑轨2设置为环绕型,减少了酸洗磷化生产线的占地面积,悬挂移动车3完成一次上料-工艺加工-下料后移动至初始位置进行下一循环,避免出现悬挂移动车3空载的现象,能够形成自动化循环生产,降低了占地和人工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其中,运料车5包括第一运料车51和第二运料车52。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运料车51用于将待处理的盘条运送至悬挂移动车3的下方,等待悬挂移动车3进行上料,第二运料车52用于将处理完成的盘条送至存放区,设置于悬挂移动车3的下方,等待悬挂移动车3进行下料。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其中,工艺槽4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水密封槽401、酸洗槽、浸洗槽、第一冲洗槽412、表调槽413、磷化槽414、第二冲洗槽416、水洗槽417、造化槽418、石灰槽419和晾干槽420。

在该实施例中,按照盘条的加工顺序分别设置有水密封槽401、酸洗槽、浸洗槽、第一冲洗槽412、表调槽413、磷化槽414、第二冲洗槽416、水洗槽417、造化槽418、石灰槽419和晾干槽420,悬挂移动车3在控制室7的控制下,依次经过,完成对盘条的加工,实现自动化。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其中,酸洗槽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酸洗槽402、第二酸洗槽403、第三酸洗槽404、第四酸洗槽405、第五酸洗槽406、第六酸洗槽407和第七酸洗槽408;

第一酸洗槽402、第二酸洗槽403、第三酸洗槽404、第四酸洗槽405、第五酸洗槽406、第六酸洗槽407和第七酸洗槽408中的酸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

在该实施例中,酸洗槽包括7个不同PH值的酸洗槽,可根据盘条的表面污垢程度选择不同PH值的酸洗槽,避免过度酸洗损坏盘条。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其中,浸洗槽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浸洗槽410和第二浸洗槽411;

第七酸洗槽408与第一浸洗槽410之间设置有备用酸洗槽409。

在该实施例中,将完成酸洗后的盘条放入到第一浸洗槽410中,从第一浸洗槽410中取出后,再放出第二浸洗槽411中,对盘条进行双重浸洗,能够消除酸洗过程中残留于盘条上的酸性离子,提高盘条处理后的耐腐蚀性,且在第一浸洗槽410与第七酸洗槽408之间还设置有备用酸洗槽409,当出现第一酸洗槽402至第七酸洗槽408中某一酸洗槽处于清理状态或出现故障不能使用时,可以启用备用酸洗槽409作为代替,保证盘条的不间断酸洗,不会对作业效率产生影响。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其中,磷化槽414与第二冲洗槽416之间设置有备用磷化槽415。

在该实施例中,与备用酸洗槽409的作用相同,当磷化槽414处于清理状态或出现故障不能使用时,可以启用备用磷化槽415作为代替,保证盘条的不间断磷化,不会对作业效率产生影响。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其中,第一滑轨2与第二滑轨8均为I字型滑轨,一端与主体框架1相连接,另一端与悬挂移动车3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滑轨2和第二滑轨8均采用I字型钢,结构统一,方便进行生产线的安装,I字型钢的上端与主体框架1相连接,I字型钢的下端与悬挂移动车3相连接,作为安装悬挂移动车3的基础。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其中,第一滑轨2包括第一直线段21、第一弧线段22、第二直线段23和第二弧线段24;

第一直线段21、第一弧线段22、第二直线段23和第二弧线段24依次连接呈闭合环绕型。

进一步的,第二滑轨8与第二直线段23相连接,且与第二直线段23形成闭合环绕型。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维修站6相连接的备用站;

备用站包括第三滑轨和多个悬挂移动车3;

第三滑轨与第一滑轨2相连接;

第三滑轨采用I字型钢。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说的环绕型意指头尾相接的闭合性图形,并不以图示的第一滑轨2的形状为限,其他椭圆形、圆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段21与第二直线段23相平行设置,第一弧线段22分别与第一直线段21的左端和第二直线段23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弧线段24分别与第一直线段21的右端和第二直线段23的右端相连接,以形成闭合环绕型,悬挂移动车3在第一滑轨2上可循环运行,相比较于只设置直线段的滑轨可减少悬挂移动车3空载运行的次数,实现自动化上料、下料,提高作业效率,第二滑轨8与第二直线段23形成闭合环绕型,当某一悬挂移动车3出现故障需要检查维修时,控制室7控制该悬挂移动车3运行至第二直线段23时,进入到第二滑轨8中,即进入了维修站6,由工人进行检查维修,检修完成后再由第二滑轨8进入到第二直线段23继续运行,当出现某一悬挂移动车3故障时,备用站中补充一台悬挂移动车3进行到第一滑轨2上,使生产线能够继续正常运行,不会影响作业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其中,还包括人行操作通道。

进一步的人行操作通道包括第一层通道和设置于第一层通道上的第二层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层通道用于检查各工艺槽4液体工艺参数和槽液的反应情况,第二层通道用于维修调整悬挂移动车3及检查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8和第三滑轨的运行情况,均采用钢管支撑,通道的底面加设有防滑钢板。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