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轻浸入式水口散热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6336发布日期:2019-04-17 04:1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轻浸入式水口散热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轻浸入式水口散热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连铸过程中,钢液在浸入式水口容易絮死而中断浇铸,不仅使中间包内存留钢液和中间包耐材作废,还影响生产时许,造成上游工序成本增加。造成浸入式水口絮钢的成因有许多,包括钢液温度太低、钢液内夹杂物太多和浸入式水口内壁温度低等因素。其中浸入式水口内壁温度低会造成钢液以及夹杂物在内壁吸附、凝结,这是浸入式水口絮钢的主要成因。在钢液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浸入式水口内壁温度,减轻钢液在内壁的冷凝和钢液内夹杂物吸附,降低浸入式水口絮钢的发生率。

针对生产浇铸过程而言,目前的研究并没有提及通过提高浸入式水口温度措施来减少絮钢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轻浸入式水口散热的方法,该方法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可提高浸入式水口内壁温度,降低内壁夹杂物吸附,进一步减轻絮钢发生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轻浸入式水口散热的方法,在浇铸过程中,在浸入式水口周壁包裹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周壁上包裹隔热层的部分为浸入式水口从中间包上端至结晶器内钢液面以上的中间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可变型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可变型材料为隔热棉。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玄武岩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呈矩形,且长度等于浸入式水口的圆周长度,将所述隔热层围绕所述浸入式水口周壁一圈后由耐热的弹性圈固定。

进一步的,由三条弹性圈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浸入式水口周壁包裹隔热层的方法,有效的减轻流经浸入式水口内的钢液热量散失,降低钢液在浸入式水口内壁冷凝和钢液夹杂物在浸入式水口内壁吸附,从而减轻絮钢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隔热层设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浸入式水口本体,2-隔热棉。

具体实施方式

在浇铸板坯、圆坯等前,首先采取天然气等可燃气体加热浸入式水口,加热过程时,浸入式水口外面包裹一层隔热棉2,见图1。

在浇铸时,去掉浸入式水口底部的隔热棉2,去掉的量不影响钢液即可,然后开浇。通常开浇后,流经浸入式水口内的钢液会通过浸入式水口壁面散失热量,而浸入式水口周壁面为环境大气,温度偏低,热量散失较快。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后,浸入式水口周壁的温度通过隔热棉散失的热量较少,温度梯度减少,提高了周壁的温度,进而提高钢液内壁温度,减轻钢液因内壁温度低,发生冷凝和钢液内夹杂物在内壁吸附造成的浸入式水口絮钢的发生。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为呈矩形,且长度等于浸入式水口的圆周长度,将所述隔热层围绕所述浸入式水口周壁一圈后由三条耐热的弹性圈固定,分别固定两端和中间。这样拆卸和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浸入式水口散热的方法,其是在浇铸过程中,对浸入式水口外壁包裹隔热层。本发明的方法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可提高浸入式水口内壁温度,降低内壁夹杂物吸附,进一步减轻絮钢发生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张乐;李志成;徐少华;徐涛;史超;钱静秋;岳长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1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