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砂轮生产用全自动叠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6401发布日期:2019-10-23 01:3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树脂砂轮生产用全自动叠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砂轮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树脂砂轮生产用全自动叠片系统。



背景技术:

树脂砂轮是使用苯酸和聚酰胺或其他树脂作为黏合剂,通过将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cbn)研磨料与无机填料胶合而成的一种打磨工具,通常会在砂轮里加入加强纤维网,具有强度高的优点。

在生产制作树脂砂轮时,结合图1所示,会先将黏合剂、研磨料与加强纤维网制作呈中心带孔的圆盘主体202,然后在将这些圆盘主体202运输到固化炉中进行固化,为了提升效率,在圆盘主体202送入固化炉之前,需要将这将多个圆盘主体202叠放成堆,而且为了防止在固化过程中相邻圆盘主体202之间粘结,需要在相邻圆盘主体202之间加入一片铁网203,而且为了将整堆圆盘主体202压紧一点,需要在每堆圆盘主体202的底部和顶部放置一块较厚的钢盘201。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目前这种叠放钢盘201、圆盘主体202、铁网203的过程中完全是通过人工来操作,效率非常低下,而且一般工作人员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少放铁网203,从而在固化后树脂砂轮会出现粘结现象,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树脂砂轮生产用全自动叠片系统,能实现自动化叠片的目的,具有结构牢固稳定、叠片效率更高、叠片精准度更准确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树脂砂轮生产用全自动叠片系统,包括:机台、门型架、滑座、第一磁吸盘、真空吸盘、第二磁吸盘、驱动机构、立杆和顶起机构;

所述门型架跨设于所述机台上,所述门型架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横梁固定于两根所述立柱的顶部,两根所述立柱分别固定于所述机台的两侧,所述滑座滑动装配于所述横梁的底部,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所述滑座沿着横梁布设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一磁吸盘、所述真空吸盘、所述第二磁吸盘均安装于所述滑座上,所述第一磁吸盘通过磁力吸附钢盘,所述真空吸盘通过负压力吸附圆盘主体,所述第二磁吸盘通过磁力吸附铁网;

所述机台的顶部设置有工作面板,所述立杆至少设置有四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工作面板上,所述立杆位于所述滑座的滑动轨迹下方,其中三根所述立杆分别用于叠放钢盘、圆盘主体、铁网,另一所述立杆用于供钢盘、圆盘主体、铁网混合叠放;

所述顶起机构设置有多组且均安装于所述机台上,所述顶起机构用于驱使钢盘、圆盘主体或者铁网沿着对应的所述立杆向上运动以靠近所述滑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系统的叠片过程为:步骤一,驱动机构带动滑座和第一磁吸盘运动至钢盘堆的正上方,然后开启对应的顶起机构,顶起机构将钢盘向上顶起,直至最上方的钢盘被第一磁吸盘吸附固定并脱离对应的立杆(暂命名为a立杆),然后驱动机构带动滑座和第一磁吸盘运动至另一立杆(暂命名为b立杆)的正上方,此时第一磁吸盘停止工作,钢盘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b立杆中;步骤二,驱动机构带动滑座和真空吸盘运动至圆盘主体堆的正上方,然后开启对应的顶起机构,顶起机构将圆盘主体向上顶起,直至最上方的圆盘主体被真空吸盘吸附固定并脱离对应的立杆(暂命名为c立杆),然后驱动机构带动滑座和真空吸盘运动至b立杆的正上方,此时真空吸盘停止工作,圆盘主体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b立杆中;步骤三,驱动机构带动滑座和第二磁吸盘运动至铁网堆的正上方,然后开启对应的顶起机构,顶起机构将铁网向上顶起,直至最上方的铁网被第二磁吸盘吸附固定并脱离对应的立杆(暂命名为d立杆),然后驱动机构带动滑座和第二磁吸盘运动至b立杆的正上方,此时第二磁吸盘停止工作,铁网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b立杆中;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多次,最后再重复步骤一。该全自动叠片系统能实现自动化叠片的目的,具有结构牢固稳定的优点,而且整个过程可以通过plc程序去控制,无需人工参与,叠片效率更高,同时叠片精准度更准确(人工叠片会注意力不集中而带来的错放、漏放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起机构包括:顶杆和竖直气缸,所述顶杆设置有两根且分别位于所述立杆的两侧,两根所述顶杆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竖直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机台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空腔,所述顶杆竖向贯穿于所述工作面板,所述竖直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气缸工作时,可以带动顶杆上升,顶杆会推动钢盘、圆盘主体、铁网沿着对应的立杆上升,当钢盘、圆盘主体、铁网足够靠近滑座时,钢盘、圆盘主体、铁网会被吸附住从而被带走,实现位置转移;两根顶杆的设计,可以从多个点去推动钢盘、圆盘主体或者铁网上升,进而钢盘、圆盘主体、铁网上升时更加平稳,有利于它们被吸附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具体为u形槽状且其开口向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皮带,

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均转动装配于所述横梁的槽中且分别位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横梁的外表面且其输出轴与所述主动带轮相连接,所述传动皮带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传动皮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u形槽状的横梁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皮带的安装提供了位置,而且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皮带内置,横梁可以对它们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伺服电机工作时,会带动主动带轮转动,从而从动带轮和传动皮带会一起转动,传动皮带转动时会带动滑座滑动,这种设计的驱动机构结构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的底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横梁的布设方向一致,所述滑座开设有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的设计,对滑座具有良好的限位和导向作用,进而滑座在往复滑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杆设置有八根且两根为一组,所述工作面板上设置有四个水平气缸,所述水平气缸的输出轴垂直于所述横梁布置,所述水平气缸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有一块安装板,同组的两根所述立杆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叠片过程中,同一组的两根立杆中会有一根被闲置,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在闲置的立杆上补充钢盘、圆盘主体或者铁网,当另一根立杆上的钢盘、圆盘主体或者铁网被取完时,可以启动水平气缸,带动安装板运动,将满载状态的立杆切换至滑座下方,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提升叠片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水平气缸主体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气缸主体对安装板具有一定衬托作用,从而安装板更加稳定,有利于提升立杆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台的底部四角安装有滚轮,四个所述滚轮中至少有一个为刹车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的设计,方便该全自动叠片系统转移位置,而且刹车轮锁死后,可以有效防止该全自动叠片系统在地面上随意滑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具体由方钢制成,且所述立柱的下半部分贴合于所述机台的两侧壁,所述机台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立柱底部相连接的支撑凸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钢的内部中空,从而立柱的重量较小,间接减小了耗材和成本,而且方钢结构较为牢固,购买、切割焊接、安装方便;同时支撑凸边对立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配合立柱与机台的侧面相贴合,从而门型架与机台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杆的顶部呈圆锥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锥状的设计,可以方便钢盘、圆盘主体、铁网的中心圆孔对准和导向,从而即使立杆与钢盘、圆盘主体或铁网之间有一些歪斜,钢盘、圆盘主体或铁网也能顺利套在相应的立杆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其一,该全自动叠片系统能实现自动化叠片的目的,具有结构牢固稳定的优点,而且整个过程可以通过plc程序去控制,无需人工参与,叠片效率更高,同时叠片精准度更准确(人工叠片会注意力不集中而带来的错放、漏放问题);

其二,在叠片过程中,同一组的两根立杆中会有一根被闲置,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在闲置的立杆上补充钢盘、圆盘主体或者铁网,当另一根立杆上的钢盘、圆盘主体或者铁网被取完时,可以启动水平气缸,带动安装板运动,将满载状态的立杆切换至滑座下方,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提升叠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树脂砂轮被送入固化炉之前需要被叠成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顶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台;101、工作面板;102、支撑凸边;2、门型架;21、立柱;22、横梁;221、滑轨;3、滑座;4、第一磁吸盘;5、真空吸盘;6、第二磁吸盘;7、驱动机构;71、伺服电机;72、主动带轮;73、从动带轮;74、传动皮带;8、立杆;9、顶起机构;91、顶杆;92、竖直气缸;10、水平气缸;11、安装板;12、滚轮;201、钢盘;202、圆盘主体;203、铁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树脂砂轮生产用全自动叠片系统,包括:机台1、门型架2、滑座3、第一磁吸盘4、真空吸盘5、第二磁吸盘6、驱动机构7、立杆8、顶起机构9、水平气缸10、安装板11和滚轮12。

门型架2跨设于机台1上,门型架2包括:立柱21和横梁22,横梁22固定于两根立柱21的顶部,两根立柱21分别固定于机台1的两侧,滑座3滑动装配于横梁22的底部,驱动机构7驱使滑座3沿着横梁22布设方向来回移动,第一磁吸盘4、真空吸盘5、第二磁吸盘6均安装于滑座3上,第一磁吸盘4通过磁力吸附钢盘201,真空吸盘5通过负压力吸附圆盘主体202,第二磁吸盘6通过磁力吸附铁网203。

机台1的顶部设置有工作面板101,立杆8至少设置有四根且间隔设置于工作面板101上,立杆8位于滑座3的滑动轨迹下方,其中三根立杆8分别用于叠放钢盘201、圆盘主体202、铁网203,另一立杆8用于供钢盘201、圆盘主体202、铁网203混合叠放;顶起机构9设置有多组且均安装于机台1上,顶起机构9用于驱使钢盘201、圆盘主体202或者铁网203沿着对应的立杆8向上运动以靠近滑座3。

立杆8设置有八根且两根为一组,工作面板101上设置有四个水平气缸10,水平气缸10的输出轴垂直于横梁22布置,水平气缸10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有一块安装板11,同组的两根立杆8间隔安装于安装板11上。在叠片过程中,同一组的两根立杆8中会有一根被闲置,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在闲置的立杆8上补充钢盘201、圆盘主体202或者铁网203,当另一根立杆8上的钢盘201、圆盘主体202或者铁网203被取完时,可以启动水平气缸10,带动安装板11运动,将满载状态的立杆8切换至滑座3下方,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提升叠片效率。

安装板11的下表面贴合于水平气缸10主体的上表面,水平气缸10主体对安装板11具有一定衬托作用,从而安装板11更加稳定,有利于提升立杆8的稳定性。

机台1的底部四角安装有滚轮12,四个滚轮12中至少有一个为刹车轮,滚轮12的设计,方便该全自动叠片系统转移位置,而且刹车轮锁死后,可以有效防止该全自动叠片系统在地面上随意滑动。

立柱21具体由方钢制成,且立柱21的下半部分贴合于机台1的两侧壁,机台1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与立柱21底部相连接的支撑凸边102。方钢的内部中空,从而立柱21的重量较小,间接减小了耗材和成本,而且方钢结构较为牢固,购买、切割焊接、安装方便;同时支撑凸边102对立柱21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配合立柱21与机台1的侧面相贴合,从而门型架2与机台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立杆8的顶部呈圆锥状,圆锥状的设计,可以方便钢盘201、圆盘主体202、铁网203的中心圆孔对准和导向,从而即使立杆8与钢盘201、圆盘主体202或铁网203之间有一些歪斜,钢盘201、圆盘主体202或铁网203也能顺利套在相应的立杆8上。

结合图2和图3,顶起机构9包括:顶杆91和竖直气缸92,顶杆91设置有两根且分别位于立杆8的两侧,两根顶杆91的底部连接于竖直气缸92的输出轴上,机台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空腔,顶杆91竖向贯穿于工作面板101,竖直气缸92安装于安装空腔内。竖直气缸92工作时,可以带动顶杆91上升,顶杆91会推动钢盘201、圆盘主体202、铁网203沿着对应的立杆8上升,当钢盘201、圆盘主体202、铁网203足够靠近滑座3时,钢盘201、圆盘主体202、铁网203会被吸附住从而被带走,实现位置转移;两根顶杆91的设计,可以从多个点去推动钢盘201、圆盘主体202或者铁网203上升,进而钢盘201、圆盘主体202、铁网203上升时更加平稳,有利于它们被吸附固定。

结合图2和图4所示,横梁22具体为u形槽状且其开口向下,驱动机构7包括:伺服电机71、主动带轮72、从动带轮73和传动皮带74,主动带轮72、从动带轮73均转动装配于横梁22的槽中且分别位于横梁22的两端,伺服电机71安装于横梁22的外表面且其输出轴与主动带轮72相连接,传动皮带74套设于主动带轮72和从动带轮73之间,滑座3固定于传动皮带74上。

呈u形槽状的横梁22为主动带轮72、从动带轮73和传动皮带74的安装提供了位置,而且主动带轮72、从动带轮73和传动皮带74内置,横梁22可以对它们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伺服电机71工作时,会带动主动带轮72转动,从而从动带轮73和传动皮带74会一起转动,传动皮带74转动时会带动滑座3滑动,这种设计的驱动机构7结构稳定。

横梁22的底部设置有滑轨221,滑轨221与横梁22的布设方向一致,滑座3开设有与滑轨221相适配的滑槽,滑轨221的设计,对滑座3具有良好的限位和导向作用,进而滑座3在往复滑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步骤一,驱动机构7带动滑座3和第一磁吸盘4运动至钢盘201堆的正上方,然后开启对应的顶起机构9,顶起机构9将钢盘201向上顶起,直至最上方的钢盘201被第一磁吸盘4吸附固定并脱离对应的立杆8(暂命名为a立杆8),然后驱动机构7带动滑座3和第一磁吸盘4运动至另一立杆8(暂命名为b立杆8)的正上方,此时第一磁吸盘4停止工作,钢盘201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b立杆8中;步骤二,驱动机构7带动滑座3和真空吸盘5运动至圆盘主体202堆的正上方,然后开启对应的顶起机构9,顶起机构9将圆盘主体202向上顶起,直至最上方的圆盘主体202被真空吸盘5吸附固定并脱离对应的立杆8(暂命名为c立杆8),然后驱动机构7带动滑座3和真空吸盘5运动至b立杆8的正上方,此时真空吸盘5停止工作,圆盘主体202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b立杆8中;步骤三,驱动机构7带动滑座3和第二磁吸盘6运动至铁网203堆的正上方,然后开启对应的顶起机构9,顶起机构9将铁网203向上顶起,直至最上方的铁网203被第二磁吸盘6吸附固定并脱离对应的立杆8(暂命名为d立杆8),然后驱动机构7带动滑座3和第二磁吸盘6运动至b立杆8的正上方,此时第二磁吸盘6停止工作,铁网203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b立杆8中;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多次,最后再重复步骤一。该全自动叠片系统能实现自动化叠片的目的,具有结构牢固稳定的优点,该系统的各个部件起止动作,可通过安装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来检测各部件位置,整个过程可以通过plc程序去控制各部件执行相应动作,无需人工参与,叠片效率更高,同时叠片精准度更准确(人工叠片会注意力不集中而带来的错放、漏放问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