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8859发布日期:2019-12-21 03:0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目前,我国铸造行业普遍采用热芯盒来制造砂芯。其制作过程大致如下:将铸造用砂、热固性树脂和催化剂混合成的砂料通过射芯机射入到具有加热装置的芯盒中,加热到250至320摄氏度,使贴近芯盒表面的砂料受热,砂料中的粘结剂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缩聚硬化,进而形成型芯;铸造用砂一般通过射砂嘴射入热芯盒模具的型腔内。

但在对模具的浇铸过程中,由于浇铸材料的温度较高,从而使得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压力较大,极易造成上模和下模之间发生位置偏移,从而影响到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模具的浇铸过程中,由于浇铸材料的温度较高,从而使得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压力较大,极易造成上模和下模之间发生位置偏移,从而影响到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模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导柱孔,且上模靠近下模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柱;所述下模在对应导柱孔处设有导柱,且导柱和导柱孔之间通过螺纹配合,下模侧壁设有挡板,用于限定上模位置,下模在靠近定位柱的位置设有定位孔,且在靠近定位孔的下模侧壁上设有弧形滑槽;通过上模、下模、导柱和定位柱的配合增强模具在配合过程中的密封性;工作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安装时,先将下模的导柱插入上模的导柱孔内,并将上模相对于下模绕着导柱处旋转,在上模旋转的过程中会与下模逐渐靠近,从而使得上模和下模之间逐渐贴近,完成合模动作,定位柱会在弧形滑槽内滑动,直至定位柱滑至定位孔处时,上模和下模处于紧密贴合状态,从而方便了上模和下模之间安装的步骤,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迅速方便的将上模安装在下模上,从而加快了工作人员安装上模和下模的工作效率,从而增强模具整体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柱在靠近下模的端部上设有锥形凸台;所述导柱孔在靠近锥形凸台的侧壁上通过扭簧铰接有弧形扣杆,且弧形扣杆的端部伸出至导柱孔内;所述下模在靠近扣杆处设有扣槽;通过锥形凸台、弧形扣杆和扣槽的配合增强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紧密配合;工作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安装时,先将下模的导柱插入上模的导柱孔内,并将上模相对于下模绕着导柱处旋转,在导柱和导柱孔的配合过程中,导柱会对弧形扣杆产生挤压,使得弧形扣杆绕其铰接处发生旋转,从而使得弧形扣杆卡入扣槽内,使得弧形卡扣能够通过扣槽对下模产生拉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在浇铸过程中,上模和下模不会因为之间的温度升高而发生位置偏移,从而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

优选的,所述下模在靠近与上模接触处的侧壁上设有锁紧单元;所述锁紧单元包括气囊、气压箱和卡扣;所述气囊安装在定位孔底部,使得在上模和下模的安装过程中,定位柱会对气囊产生挤压;所述气压箱安装在下模侧壁上,且通过软管与气囊连通,气压箱上设有泄气塞;所述卡扣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气压箱靠紧上模的侧壁上;所述上模在靠近卡扣的侧壁上开有卡扣槽;通过上模、下模和锁紧单元的配合保证了在浇铸过程中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紧密贴合;工作时,当上模和下模之间合模时,定位柱会对气囊产生挤压,气囊受压后其内部气体通过软管进入气压箱内,当卡扣所受的压力大于弹簧的弹力时,卡扣会在气压的作用下滑出气压箱插入卡扣槽内,从而实现了对上模和下模之间纵向的锁紧力,加强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减小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相互偏移程度,避免空气通过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缝隙进入上模和下模内,从而减小铸造成型后的零件中气泡的含量,提高了模具的整体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侧壁上设有尼龙块;所述定位孔在扣紧尼龙块的侧壁上开有卡槽;通过尼龙块和卡槽的配合有效避免上模和下模之间因热胀冷缩效应发生相互移动;工作时,当对上模和下模进行浇铸时,由于液态原料的温度较高,从而使得模具自身的温度升高,当尼龙块受热后发生膨胀,从而卡入卡槽内,使得定位柱的位置被固定,从而避免上模和下模在浇铸过程中发生横向偏移,进一步提高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空气进入上模和下模之间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

优选的,所述卡扣侧壁上铰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一端铰接在卡扣侧壁上,l形杆另一端在上模和下模闭合时夹于上模和下模之间,使得当气压箱泄气后,l形杆会在卡扣的作用下对上模产生顶起力,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开模;工作时,当浇铸完成后,需要开模拿取零件时,先将气压箱的泄气塞打开,使得气压箱内的气压与空气中的气压相等,从而使得卡扣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缩回至气压箱内,在卡扣缩回的过程中,会带动l形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l形杆对上模和下模之间产生分离力,从而使得上模和下模在相互接触处产生缝隙,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方便的将上模和下模分离,实现开模动作,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优选的,所述导柱端部为锥状,使得工作人员在将上模和下模之间进行装配时,能够更方便的将导柱安装进导柱孔内,从而加强模具的使用效果;工作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安装时,先将下模的导柱插入上模的导柱孔内,并将上模相对于下模绕着导柱处旋转,从而使得上模和下模之间逐渐贴近,完成合模动作,在工作人员将下模的导柱插入上模的导柱孔的过程中,由于上模设有导柱孔的侧面朝下,因此给工作人员的安装造成麻烦,因此将导柱端部设为锥状,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方便的将上模的导柱孔与下模的导柱配合上,从而加快了工作人员安装模具的工作效率,增强模具的整体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模具,通过上模、下模、导柱和定位柱的配合增强模具在配合过程中的密封性,避免空气通过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缝隙进入上模和下模内,从而减小铸造成型后的零件中气泡的含量。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模具,通过锥形凸台、弧形扣杆和扣槽的配合增强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紧密配合,使得在浇铸过程中,上模和下模不会因为之间的温度升高而发生位置偏移,从而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等轴侧视图;

图3是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工作状态图;

图4是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上模1、导柱孔11、弧形扣杆111、定位柱12、尼龙块121、卡扣槽13、下模2、导柱21、锥形凸台211、挡板22、定位孔23、卡槽231、弧形滑槽24、扣槽25、锁紧单元3、气囊31、气压箱32、泄气塞321、卡扣33、l形杆3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设有导柱孔11,且上模1靠近下模2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柱12;所述下模2在对应导柱孔11处设有导柱21,且导柱21和导柱孔11之间通过螺纹配合,下模2侧壁设有挡板22,用于限定上模1位置,下模2在靠近定位柱12的位置设有定位孔23,且在靠近定位孔23的下模2侧壁上设有弧形滑槽24;通过上模1、下模2、导柱21和定位柱12的配合增强模具在配合过程中的密封性;工作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安装时,先将下模2的导柱21插入上模1的导柱孔11内,并将上模1相对于下模2绕着导柱21处旋转,在上模1旋转的过程中会与下模2逐渐靠近,从而使得上模1和下模2之间逐渐贴近,完成合模动作,定位柱12会在弧形滑槽24内滑动,直至定位柱12滑至定位孔23处时,上模1和下模2处于紧密贴合状态,从而方便了上模1和下模2之间安装的步骤,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迅速方便的将上模1安装在下模2上,从而加快了工作人员安装上模1和下模2的工作效率,从而增强模具整体的使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柱21在靠近下模2的端部上设有锥形凸台211;所述导柱孔11在靠近锥形凸台211的侧壁上通过扭簧铰接有弧形扣杆111,且弧形扣杆111的端部伸出至导柱孔11内;所述下模2在靠近扣杆处设有扣槽25;通过锥形凸台211、弧形扣杆111和扣槽25的配合增强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紧密配合;工作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安装时,先将下模2的导柱21插入上模1的导柱孔11内,并将上模1相对于下模2绕着导柱21处旋转,在导柱21和导柱孔11的配合过程中,导柱21会对弧形扣杆111产生挤压,使得弧形扣杆111绕其铰接处发生旋转,从而使得弧形扣杆111卡入扣槽25内,使得弧形卡扣33能够通过扣槽25对下模2产生拉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在浇铸过程中,上模1和下模2不会因为之间的温度升高而发生位置偏移,从而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模2在靠近与上模1接触处的侧壁上设有锁紧单元3;所述锁紧单元3包括气囊31、气压箱32和卡扣33;所述气囊31安装在定位孔23底部,使得在上模1和下模2的安装过程中,定位柱12会对气囊31产生挤压;所述气压箱32安装在下模2侧壁上,且通过软管与气囊31连通,气压箱32上设有泄气塞321;所述卡扣33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气压箱32靠紧上模1的侧壁上;所述上模1在靠近卡扣33的侧壁上开有卡扣33槽2513;通过上模1、下模2和锁紧单元3的配合保证了在浇铸过程中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紧密贴合;工作时,当上模1和下模2之间合模时,定位柱12会对气囊31产生挤压,气囊31受压后其内部气体通过软管进入气压箱32内,当卡扣33所受的压力大于弹簧的弹力时,卡扣33会在气压的作用下滑出气压箱32插入卡扣33槽2513内,从而实现了对上模1和下模2之间纵向的锁紧力,加强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减小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相互偏移程度,避免空气通过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缝隙进入上模1和下模2内,从而减小铸造成型后的零件中气泡的含量,提高了模具的整体使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柱12侧壁上设有尼龙块121;所述定位孔23在扣紧尼龙块121的侧壁上开有卡槽231;通过尼龙块121和卡槽231的配合有效避免上模1和下模2之间因热胀冷缩效应发生相互移动;工作时,当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浇铸时,由于液态原料的温度较高,从而使得模具自身的温度升高,当尼龙块121受热后发生膨胀,从而卡入卡槽231内,使得定位柱12的位置被固定,从而避免上模1和下模2在浇铸过程中发生横向偏移,进一步提高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空气进入上模1和下模2之间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扣33侧壁上铰接有l形杆331;所述l形杆331一端铰接在卡扣33侧壁上,l形杆331另一端在上模1和下模2闭合时夹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使得当气压箱32泄气后,l形杆331会在卡扣33的作用下对上模1产生顶起力,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开模;工作时,当浇铸完成后,需要开模拿取零件时,先将气压箱32的泄气塞321打开,使得气压箱32内的气压与空气中的气压相等,从而使得卡扣33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缩回至气压箱32内,在卡扣33缩回的过程中,会带动l形杆331发生转动,从而使得l形杆331对上模1和下模2之间产生分离力,从而使得上模1和下模2在相互接触处产生缝隙,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方便的将上模1和下模2分离,实现开模动作,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柱21端部为锥状,使得工作人员在将上模1和下模2之间进行装配时,能够更方便的将导柱21安装进导柱孔11内,从而加强模具的使用效果;工作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安装时,先将下模2的导柱21插入上模1的导柱孔11内,并将上模1相对于下模2绕着导柱21处旋转,从而使得上模1和下模2之间逐渐贴近,完成合模动作,在工作人员将下模2的导柱21插入上模1的导柱孔11的过程中,由于上模1设有导柱孔11的侧面朝下,因此给工作人员的安装造成麻烦,因此将导柱21端部设为锥状,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方便的将上模1的导柱孔11与下模2的导柱21配合上,从而加快了工作人员安装模具的工作效率,增强模具的整体使用效果。

工作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安装时,先将下模2的导柱21插入上模1的导柱孔11内,并将上模1相对于下模2绕着导柱21处旋转,在上模1旋转的过程中会与下模2逐渐靠近,从而使得上模1和下模2之间逐渐贴近,完成合模动作,定位柱12会在弧形滑槽24内滑动,直至定位柱12滑至定位孔23处时,上模1和下模2处于紧密贴合状态,从而方便了上模1和下模2之间安装的步骤,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迅速方便的将上模1安装在下模2上,从而加快了工作人员安装上模1和下模2的工作效率,从而增强模具整体的使用效果;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安装时,先将下模2的导柱21插入上模1的导柱孔11内,并将上模1相对于下模2绕着导柱21处旋转,在导柱21和导柱孔11的配合过程中,导柱21会对弧形扣杆111产生挤压,使得弧形扣杆111绕其铰接处发生旋转,从而使得弧形扣杆111卡入扣槽25内,使得弧形卡扣33能够通过扣槽25对下模2产生拉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在浇铸过程中,上模1和下模2不会因为之间的温度升高而发生位置偏移,从而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当上模1和下模2之间合模时,定位柱12会对气囊31产生挤压,气囊31受压后其内部气体通过软管进入气压箱32内,当卡扣33所受的压力大于弹簧的弹力时,卡扣33会在气压的作用下滑出气压箱32插入卡扣33槽2513内,从而实现了对上模1和下模2之间纵向的锁紧力,加强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减小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相互偏移程度,减小空气通过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缝隙进入上模1和下模2内,从而减小铸造成型后的零件中气泡的含量,提高了模具的整体使用效果;当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浇铸时,由于液态原料的温度较高,从而使得模具自身的温度升高,当尼龙块121受热后发生膨胀,从而卡入卡槽231内,使得定位柱12的位置被固定,从而避免上模1和下模2在浇铸过程中发生横向偏移,进一步提高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空气进入上模1和下模2之间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当浇铸完成后,需要开模拿取零件时,先将气压箱32的泄气塞321打开,使得气压箱32内的气压与空气中的气压相等,从而使得卡扣33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缩回至气压箱32内,在卡扣33缩回的过程中,会带动l形杆331发生转动,从而使得l形杆331对上模1和下模2之间产生分离力,从而使得上模1和下模2在相互接触处产生缝隙,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方便的将上模1和下模2分离,实现开模动作,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安装时,先将下模2的导柱21插入上模1的导柱孔11内,并将上模1相对于下模2绕着导柱21处旋转,从而使得上模1和下模2之间逐渐贴近,完成合模动作,在工作人员将下模2的导柱21插入上模1的导柱孔11的过程中,由于上模1设有导柱孔11的侧面朝下,因此给工作人员的安装造成麻烦,因此将导柱21端部设为锥状,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方便的将上模1的导柱孔11与下模2的导柱21配合上,从而加快了工作人员安装模具的工作效率,增强模具的整体使用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