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装置及具有其的磨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0559发布日期:2020-02-11 13:4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磨削装置及具有其的磨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磨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磨削装置及具有其的磨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于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自己接触到的生活电器等产品的外观材质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金属件的表面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金属件的外表面需要进行去毛刺、打磨修光及抛光等加工工艺。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手持式磨削装置对金属件的外表面进行磨削处理,则磨削轮与金属件之间为刚性接触,一方面易造成磨削轮的损坏;另一方面导致磨削装置对金属件的磨削质量较差,不能够满足磨削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削装置及具有其的磨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磨削装置在磨削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损坏而影响磨削质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磨削装置,包括:机架;磨削组件,包括磨削轮;悬臂,磨削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悬臂上;浮动组件,与悬臂连接,浮动组件与悬臂的连接处与磨削轮间隔设置,悬臂通过浮动组件安装在机架上;其中,浮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与第一支撑结构连接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第一支撑结构与机架可枢转地连接,悬臂通过第一支撑结构与机架连接,以使悬臂的臂面在预定摆动平面内摆动;其中,预定摆动平面与磨削轮的中心轴线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浮动组件还包括:安装板,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端与安装板可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二端与伸缩机构的伸缩杆连接,第一支撑结构通过安装板与悬臂连接。

进一步地,浮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与机架可枢转地连接,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端与安装板可枢转地连接;缓冲器,设置在机架上,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二端与缓冲器连接,缓冲器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

进一步地,缓冲器为油压缓冲器,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二端与油压缓冲器的柱塞连接。

进一步地,磨削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一安装件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安装件具有供缓冲器穿过的安装孔,缓冲器通过第一安装件与机架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沿悬臂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支撑结构位于第二支撑结构与磨削轮之间。

进一步地,浮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支撑结构的中部与第一连接件可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撑结构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机架连接,第一支撑结构与机架间隔设置;第二连接件,第二支撑结构的中部与第二连接件可枢转地连接,第二支撑结构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机架连接,第二支撑结构与机架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浮动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端与第三连接件可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撑结构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安装板连接,第一支撑结构与安装板间隔设置;第四连接件,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端与第四连接件可枢转地连接,第二支撑结构通过第四连接件与安装板连接,第二支撑结构与安装板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磨削组件还包括:驱动结构,设置在安装板上,驱动结构位于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之间;传动结构,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传动结构连接,以通过传动结构带动磨削轮转动。

进一步地,伸缩机构为气缸、或液压缸、或电缸,磨削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件,伸缩机构的缸体设置在第二安装件上,伸缩机构通过第二安装件与机架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磨削系统,包括磨削装置和机器人,机器人的驱动臂用于带动工件运动,以将工件转移至磨削装置的磨削轮所处位置,磨削轮对工件进行加工;其中,磨削装置为上述的磨削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磨削轮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磨削轮和悬臂受到一定的作用力,悬臂将磨削轮受到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一支撑结构上,第一支撑结构相对于机架转动并带动伸缩机构的伸缩杆进行伸长,则悬臂的臂面可在预定摆动平面内摆动,悬臂带动磨削轮以一定的浮动对工件进行加工。待对工件完成加工后,磨削轮和悬臂受到的作用力消失,伸缩机构的伸缩杆带动第一支撑结构运动,以将悬臂和磨削轮拉回到初始位置,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磨削装置在磨削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损坏而影响磨削质量的问题,实现了磨削轮与工件之间的柔性接触,延长了磨削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磨削装置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磨削装置的机架及浮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磨削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磨削装置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图3中的磨削装置的后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磨削系统的抛光工艺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架;11、安装孔;20、磨削组件;21、磨削轮;22、驱动结构;30、悬臂;40、浮动组件;41、第一支撑结构;42、伸缩机构;421、伸缩杆;43、安装板;44、第二支撑结构;45、缓冲器;46、第一连接件;47、第二连接件;48、第三连接件;49、第四连接件;50、第一安装件;60、第二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磨削装置在磨削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损坏而影响磨削质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磨削装置及具有其的磨削系统。

如图1至图5所示,磨削装置包括机架10、磨削组件20、悬臂30及浮动组件40。其中,磨削组件20包括磨削轮21。磨削轮21可转动地设置在悬臂30上。浮动组件40与悬臂30连接,浮动组件40与悬臂30的连接处与磨削轮21间隔设置,悬臂30通过浮动组件40安装在机架10上。其中,浮动组件40包括第一支撑结构41和与第一支撑结构41连接的伸缩机构42,伸缩机构42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第一支撑结构41与机架10可枢转地连接,悬臂30通过第一支撑结构41与机架10连接,以使悬臂30的臂面在预定摆动平面内摆动。预定摆动平面与磨削轮21的中心轴线呈夹角设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磨削轮21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磨削轮21和悬臂30受到一定的作用力,悬臂30将磨削轮21受到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一支撑结构41上,第一支撑结构41相对于机架10转动并带动伸缩机构42的伸缩杆421进行伸长,则悬臂30的臂面可在预定摆动平面内摆动,悬臂30带动磨削轮21以一定的浮动对工件进行加工。待对工件完成加工后,磨削轮21和悬臂30受到的作用力消失,伸缩机构42的伸缩杆421带动第一支撑结构41运动,以将悬臂30和磨削轮21拉回到初始位置,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磨削装置在磨削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损坏而影响磨削质量的问题,实现了磨削轮与工件之间的柔性接触,延长了磨削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5所示,浮动组件40还包括安装板43。其中,第一支撑结构41的第一端与安装板43可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撑结构41的第二端与伸缩机构42的伸缩杆421连接,第一支撑结构41通过安装板43与悬臂30连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支撑结构41与悬臂3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拆装难度。

具体地,安装板43与悬臂30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支撑结构41与机架10可枢转地连接,且第一支撑结构41的第一端与安装板43可枢转地连接,进而确保第一支撑结构41能够带动悬臂30相对于机架10转动,确保第一支撑结构41能够对悬臂30和磨削轮21实现浮动,提升了磨削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浮动组件40还包括第二支撑结构44和缓冲器45。其中,第二支撑结构44与机架10可枢转地连接,第二支撑结构44的第一端与安装板43可枢转地连接。缓冲器45设置在机架10上,第二支撑结构44的第二端与缓冲器45连接,缓冲器45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这样,在磨削轮21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第一支撑结构41能够对悬臂30和磨削轮21进行浮动,缓冲器45能够减小磨削轮21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及噪声,确保磨削装置能够平稳地运行。

具体地,在磨削轮21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磨削轮21和悬臂30受到一定的作用力,悬臂30将磨削轮21受到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一支撑结构41和第二支撑结构44上,第一支撑结构41相对于机架10转动并带动伸缩机构42的伸缩杆421进行伸长,则悬臂30的臂面可在预定摆动平面内摆动,悬臂30带动磨削轮21以一定的浮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第二支撑结构44将振动及冲击传递至缓冲器45上,缓冲器45对上述振动及冲击进行缓冲及吸收,进而减小悬臂30及磨削轮21的振动及噪声。待对工件完成加工后,磨削轮21和悬臂30受到的作用力消失,伸缩机构42的伸缩杆421带动第一支撑结构41运动,以将悬臂30和磨削轮21拉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器45为油压缓冲器,第二支撑结构44的第二端与油压缓冲器的柱塞连接。具体地,当悬臂30将磨削轮21受到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二支撑结构44上时,第二支撑结构44相对于机架10转动,且第二支撑结构44的第二端带动柱塞进行伸缩,油压缓冲器的缸体内的油被压缩,油通过环形节流孔喷向柱塞腔,进而将动能转化为热量散发掉,进而实现减振、降噪的效果。同时,上述设置减小了磨削装置的加工成本。

如图1至图4所示,磨削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件50。其中,第一安装件50设置在机架10上。第一安装件50具有供缓冲器45穿过的安装孔,缓冲器45通过第一安装件50与机架10连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缓冲器45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缓冲器45的拆装难度,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器45与机架1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缓冲器45与机架10卡接、或粘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支撑结构41和第二支撑结构44沿悬臂3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支撑结构41位于第二支撑结构44与磨削轮21之间。这样,当悬臂30和磨削轮21受到一定的作用力时,作用力先传递至第一支撑结构41上,第一支撑结构41通过伸缩机构42对悬臂30和磨削轮21进行浮动。待作用力传递至第二支撑结构44上时,第二支撑结构44对上述作用力进行缓冲及吸收,进而减小悬臂30和磨削轮21的振动及噪声,进而提升了浮动组件40的浮动可靠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浮动组件4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46和第二连接件47。其中,第一支撑结构41的中部与第一连接件46可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撑结构41通过第一连接件46与机架10连接,第一支撑结构41与机架10间隔设置。第二支撑结构44的中部与第二连接件47可枢转地连接,第二支撑结构44通过第二连接件47与机架10连接,第二支撑结构44与机架10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确保第一支撑结构41和第二支撑结构44能够相对于机架10转动,进而保证浮动组件40能够正常使用,提升了磨削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46通过螺栓或螺钉与机架10连接,第一支撑结构41的中部与第一连接件46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支撑结构41与机架10间隔设置,避免第一支撑结构41在转动过程中与机架10发生结构干涉而影响第一支撑结构41的正常转动。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47通过螺栓或螺钉与机架10连接,第二支撑结构44的中部与第二连接件47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撑结构44与机架10间隔设置,避免第二支撑结构44在转动过程中与机架10发生结构干涉而影响第二支撑结构44的正常转动。

如图1至图4所示,浮动组件40还包括第三连接件48和第四连接件49。其中,第一支撑结构41的第一端与第三连接件48可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撑结构41通过第三连接件48与安装板43连接,第一支撑结构41与安装板43间隔设置。第二支撑结构44的第一端与第四连接件49可枢转地连接,第二支撑结构44通过第四连接件49与安装板43连接,第二支撑结构44与安装板43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确保第一支撑结构41和第二支撑结构44能够相对于安装板43转动,进而保证浮动组件40能够正常使用,提升了磨削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第三连接件48通过螺栓或螺钉与安装板43连接,第一支撑结构41的第一端与第三连接件48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支撑结构41与安装板43间隔设置,避免第一支撑结构41在转动过程中与安装板43发生结构干涉而影响第一支撑结构41的正常转动。

具体地,第四连接件49通过螺栓或螺钉与安装板43连接,第二支撑结构44的第一端与第四连接件49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撑结构44与安装板43间隔设置,避免第二支撑结构44在转动过程中与安装板43发生结构干涉而影响第二支撑结构44的正常转动。

如图1至图4所示,磨削组件20还包括驱动结构22和传动结构。其中,驱动结构22设置在安装板43上,驱动结构22位于第一支撑结构41和第二支撑结构44之间。驱动结构22的输出端与传动结构连接,以通过传动结构带动磨削轮21转动。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磨削装置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紧凑,减小磨削装置的整体占用空间。

具体地,传动结构包括同步带、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其中,同步带套设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外,第二同步带轮与磨削轮21连接并带动磨削轮21转动。驱动结构22的输出端与第一同步带轮连接,以带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第一同步带轮作为主动轮带动同步带运转,同步带带动第二同步带轮转动,进而实现磨削轮21的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伸缩机构42为液压缸,磨削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件60。其中,伸缩机构42的缸体设置在第二安装件60上,伸缩机构42通过第二安装件60与机架10连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伸缩机构42与机架1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拆装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机构42的类型不限于此。可选地,伸缩机构42为气缸、或电缸

如图1至图5所示,机架10具有安装孔11。其中,安装板43穿过安装孔11后安装在悬臂30上,进而使得磨削装置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紧凑,也使得磨削装置的外观更加美观、简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41和第二支撑结构44为板状结构,第一支撑结构41与机架10朝向第一支撑结构41的表面相互平行设置,第二支撑结构44与机架10朝向第二支撑结构44的表面相互平行设置。这样,在第一支撑结构41和第二支撑结构44相对于机架10转动的过程中,上述设置避免第一支撑结构41和第二支撑结构44与机架10发生结构干涉而影响磨削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41和第二支撑结构44的板厚一致,且第一支撑结构41与第二支撑结构44相互平行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磨削系统(未示出),包括磨削装置和机器人,机器人的驱动臂用于带动工件运动,以将工件转移至磨削装置的磨削轮21所处位置,磨削轮21对工件进行加工。其中,磨削装置为上述的磨削装置。具体地,需要对工件进行抛磨时,机器人抓取工件运动至磨削轮21所在位置处,便于磨削轮21对工件进行抛磨。在抛磨过程中,机器人会对磨削轮21和悬臂30施加一定压力,这时浮动组件40会向后缩回保持住机器人给定的压力。同时,缓冲器45进行缓冲限制,以使上述压力从抛磨开始到抛磨结束始终恒定且磨削轮21和悬臂30浮动。

在本实施例中,待磨削装置对工件完成磨削后,再对工件进行抛光,抛光工艺流程如图6所示,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s1:将麻轮作为磨削轮21,将麻轮与相应的抛磨研磨浆配合使用对工件进行粗抛磨削镜光面;

步骤s2:将布轮作为磨削轮21,将布轮与相应的抛磨研磨浆配合使用对工件进行精抛磨削镜光面;

步骤s3:使用3m尼龙带对工件进行拉丝面的研磨;

步骤s4:利用3m尼龙轮对工件进行拉丝面的研磨;

步骤s5:工作人员对工件进行检查和钝化处理,以得到相对应的金属镜光面。

具体地,将磨削和抛光工艺结合在一起,通过定制化的磨削辅料一次性减低60%的工人数目,也减低了工作环境中50%颗粒粉尘,提高了50%生产效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磨削轮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磨削轮和悬臂受到一定的作用力,悬臂将磨削轮受到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一支撑结构上,第一支撑结构相对于机架转动并带动伸缩机构的伸缩杆进行伸长,则悬臂的臂面可在预定摆动平面内摆动,悬臂带动磨削轮以一定的浮动对工件进行加工。待对工件完成加工后,磨削轮和悬臂受到的作用力消失,伸缩机构的伸缩杆带动第一支撑结构运动,以将悬臂和磨削轮拉回到初始位置,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磨削装置在磨削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损坏而影响磨削质量的问题,实现了磨削轮与工件之间的柔性接触,延长了磨削装置的使用寿命。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