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用井式回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0428发布日期:2020-03-20 06:4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处理用井式回火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处理用井式回火炉。



背景技术:

回火,是指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淬火后的工件应及时回火,通过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井式回火炉是周期作业式电炉,供一般金属机件在空气中进行回火以及铝合金压铸件、活塞、铝板等轻合金机件淬火、退火、时效热处理之用。

井式回火炉是热处理工艺常用的设备之一。井式回火炉主要用于淬火工件的回火及有色金属的热处理加热,供一般金属机件在空气中进行回火以及铝合金压铸件、活塞、铝板等轻合金机件淬火、退火、时效热处理之用。特别适用于需垂直悬挂加热的较长工件。井式炉密封良好,工件进出炉方便。井式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相对较少,所以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

现在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有技术的井式回火炉通常在常压下进行回火处理,其处理效率低;且现有的回火炉内空气不循环流通,容易造成工件受热不均,影响工件的回火质量;

2、现有技术中的回火炉存在炉内不同区域零件受热均匀,在进行大批量零件处理时零件间处理结果相差较大,虽然通过加入热风循环系统后效果有所改善,但当炉内装入大批零件后,热风循环受到零件阻碍,使炉内产生死角,同时零件摆放无法做到完全一致,导致了不同区域受热不均,温度上升、保持和下降过程存在明显差异,最终导致零件间处理结果不一致;并且回火炉由于为密封状态,长时间高温容易造成炉体内压力过大,造成开启炉体困难,并且在高压状态下温度持续上升,影响回火效果;

3、现有的井式回火炉在使用的过程中,金属在常温状态下进入到回火炉的内部,回火炉的温度需要慢慢上升到回火所要达到的温度,回火效率慢;

4、现有的井式回火炉在使用的过程中,炉盖是通过吊链与升降架连接,升降架与升降轴连接,升降轴与丝杆升降机连接。炉盖需要打开时,启动丝杆升降机,丝杆升降机带动升降轴和升降架起升,升降架再通过吊链带动炉盖起升,炉盖起升到规定高度,再通过升降架上的手柄带动炉盖向一侧方向打开,这种手动方式打开炉盖,需要至少两个人操作才能完成,这样的方式不仅浪费人力,操作强度较大,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处理用井式回火炉,其采用螺旋加热管,使回火炉存在炉内不同区域零件受热均匀,提高回火零件的质量;螺旋加热管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的上端面,通过旋转平台带动螺旋加热管旋转,使回火炉内各部分温度更加均匀,免除了工件旋转质量大效率低并且容易损坏工件的缺点;采用回火腔的上侧设置有热风强制循环系统,提高回火炉内部空气流通,使各部分受热均匀;采用排烟管上设置有减压杆,方便调节回火炉内压力,提高效率,方便开盖;通过设置预热装置对回火炉进行预热,使回火炉在进行工作之前,回火炉内部的放置架温度升高,放置架的温度升高之后,在金属放置到放置架上后,金属的温度会直接升高,可以增加回火的效率,同时,也能大大的节省回火时所用的能源;通过设置辅助提升结构,使得开盖操作方便快捷,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用井式回火炉,包括:辅助提升机构、回火炉主体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所述回火炉主体机构上方设置有辅助提升机构;所述回火炉主体机构下方设置有动力输出机构;所述回火炉主体机构包括炉盖单元、壳体单元和底座支撑架;所述底座支撑架上方设置有壳体单元;所述壳体单元上方设置有炉盖单元;所述炉盖单元位于辅助提升机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辅助提升机构包括吊臂、转柄、滚子轴承、转轴、轴承座、螺纹杆、电机、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壳体单元外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开设有轴孔供转轴下端插入;所述吊臂下方开设有轴孔供转轴上端插入;所述固定座下方设置有轴承座;所述固定座与吊臂之间设置有滚子轴承;所述吊臂远离炉盖单元的一侧设置有转柄;所述吊臂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螺纹杆;所述吊臂内部设置有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从动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辅助提升机构通过转柄上开关,启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轮的转动,主动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的内齿与第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带动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第二从动齿轮与螺纹杆是螺纹连接,从而带动螺纹杆向上运动,螺纹杆的底部连接有炉盖,从而带动炉盖向上移动,当上升至一定高度时,通过旋转转柄打开炉盖。本辅助提升结构操作方便,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炉盖单元包括热风强制循环系统电机、电机固定座、扇叶转动轴、扇叶、辅助盖体、软管接头、减压杆、软管、排烟管;所述热风强制循环系统电机下方设置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下方设置有扇叶转动轴;所述扇叶转动轴底端的四周设置有若干扇叶;所述电机固定座远离转柄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盖体;所述辅助盖体上方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上方设置有减压杆;所述软管一端通过软管接头固定在辅助盖体上;所述软管另一端连接有排烟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采用回火腔的上侧设置有热风强制循环系统,提高回火炉内部空气流通,使各部分受热均匀;采用排烟管上设置有减压杆,方便调节回火炉内压力,提高效率,方便开盖。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壳体单元包括螺旋加热管、支撑杆、回火筒、放置架、导热杆、导热板和预热装置;所述回火筒的四周和底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杆壁外侧设置有若干螺旋加热管;所述回火筒内侧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下方设置有若干导热杆;所述导热杆下方设置有导热板;所述螺旋加热管远离转柄的一侧设置有预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壳体单元,采用螺旋加热管,使回火炉存在炉内不同区域零件受热均匀,提高回火零件的质量;螺旋加热管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的上端面,通过旋转平台带动螺旋加热管旋转,使回火炉内各部分温度更加均匀,免除了工件旋转质量大效率低并且容易损坏工件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竖直锥齿轮轴、立管、水平锥齿轮轴、支撑轴架、减速器、变频电动机和轴架底座;所述竖直锥齿轮轴下方设置有立管;所述立管一侧设置有水平锥齿轮轴;所述水平锥齿轮轴远离立管的一侧设置有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远离的锥齿轮轴一侧设置有变频电动机;所述壳体单元下方设置有支撑轴架;所述支撑轴架下方设置有轴架底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预热装置包括进气管、导管、止回阀、导热管、控制阀、预热箱、保温层、内胆、托板和支撑架;所述进气管的下端连接有预热箱;所述预热箱内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壁包裹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内壁包裹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内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预热箱下方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下方设置有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预热装置可以对回火炉进行预热,使回火炉在进行工作之前,回火炉内部的放置架温度升高,放置架的温度升高之后,在金属放置到放置架上后,金属的温度会直接升高,可以增加回火的效率,同时,也能大大的节省回火时所用的能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从动轮内部还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螺纹杆穿设于第二从动轮的轮芯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热杆的上端嵌入放置架中;所述导热杆的下端嵌入导热板中;所述导热杆每排通过固定杆固定在一起。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螺旋加热管,使回火炉存在炉内不同区域零件受热均匀,提高回火零件的质量;螺旋加热管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的上端面,通过旋转平台带动螺旋加热管旋转,使回火炉内各部分温度更加均匀,免除了工件旋转质量大效率低并且容易损坏工件的缺点;

2、采用回火腔的上侧设置有热风强制循环系统,提高回火炉内部空气流通,使各部分受热均匀;采用排烟管上设置有减压杆,方便调节回火炉内压力,提高效率,方便开盖;

3、通过设置预热装置对回火炉进行预热,使回火炉在进行工作之前,回火炉内部的放置架温度升高,放置架的温度升高之后,在金属放置到放置架上后,金属的温度会直接升高,可以增加回火的效率,同时,也能大大的节省回火时所用的能源;

4、通过设置辅助提升结构,使得开盖操作方便快捷,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热处理用井式回火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螺纹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热杆和放置架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辅助提升机构-1、吊臂-11、转柄-12、滚子轴承-13、转轴-14、轴承座-15、螺纹杆-16、电机-17、主动轮-18、第一从动轮-19、第二从动轮-191、回火炉主体机构-2、炉盖单元-21、热风强制循环系统电机-211、电机固定座-212、扇叶转动轴-213、扇叶-214、辅助盖体-215、软管接头-216、减压杆-217、软管-218、排烟管-219、壳体单元-22、螺旋加热管-221、支撑杆-222、回火筒-223、放置架-224、导热杆-225、导热板-226、预热装置-227、进气管-2271、导管-2272、止回阀-2273、导热管-2274、控制阀-2275、预热箱-2276、保温层-2277、内胆-2278、托板-2279、支撑架-2270、底座支撑架-23、动力输出机构-3、竖直锥齿轮轴-31、立管-32、水平锥齿轮轴-33、支撑轴架-34、减速器-35、变频电动机-36、轴架底座-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热处理用井式回火炉,包括:辅助提升机构1、回火炉主体机构2和动力输出机构3;所述回火炉主体机构2上方设置有辅助提升机构1;所述回火炉主体机构2下方设置有动力输出机构3;所述回火炉主体机构2包括炉盖单元21、壳体单元22和底座支撑架23;所述底座支撑架23上方设置有壳体单元22;所述壳体单元22上方设置有炉盖单元21;所述炉盖单元21位于辅助提升机构1下方。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热处理用井式回火炉,包括:辅助提升机构1、回火炉主体机构2和动力输出机构3;所述回火炉主体机构2上方设置有辅助提升机构1;所述回火炉主体机构2下方设置有动力输出机构3;所述回火炉主体机构2包括炉盖单元21、壳体单元22和底座支撑架23;所述底座支撑架23上方设置有壳体单元22;所述壳体单元22上方设置有炉盖单元21;所述炉盖单元21位于辅助提升机构1下方。

此外,所述的辅助提升机构1包括吊臂11、转柄12、滚子轴承13、转轴14、轴承座15、螺纹杆16、电机17、主动轮18和第一从动轮19;所述壳体单元22外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开设有轴孔供转轴14下端插入;所述吊臂11下方开设有轴孔供转轴14上端插入;所述固定座下方设置有轴承座15;所述固定座与吊臂11之间设置有滚子轴承13;所述吊臂11远离炉盖单元21的一侧设置有转柄12;所述吊臂11上方设置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螺纹杆16;所述吊臂11内部设置有主动轮18和第一从动轮19;所述主动轮18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从动轮19。

另有,所述炉盖单元21包括热风强制循环系统电机211、电机固定座212、扇叶转动轴213、扇叶214、辅助盖体215、软管接头216、减压杆217、软管218和排烟管219;所述热风强制循环系统电机211下方设置有电机固定座212;所述电机固定座212下方设置有扇叶转动轴213;所述扇叶转动轴213底端的四周设置有若干扇叶214;所述电机固定座212远离转柄12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盖体215;所述辅助盖体215上方设置有软管218;所述软管218上方设置有减压杆217;所述软管218一端通过软管接头216固定在辅助盖体215上;所述软管218另一端连接有排烟管219。

再有,所述壳体单元22包括螺旋加热管221、支撑杆222、回火筒223、放置架224、导热杆225、导热板226和预热装置227;所述回火筒223的四周和底侧设置有支撑杆222;所述支撑杆222的杆壁外侧设置有若干螺旋加热管221;所述回火筒223内侧设置有放置架224;所述放置架224下方设置有若干导热杆225;所述导热杆225下方设置有导热板226;所述螺旋加热管221远离转柄12的一侧设置有预热装置227。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出机构3包括竖直锥齿轮轴31、立管32、水平锥齿轮轴33、支撑轴架34、减速器35、变频电动机36和轴架底座37;所述竖直锥齿轮轴31下方设置有立管32;所述立管32一侧设置有水平锥齿轮轴33;所述水平锥齿轮轴33远离立管32的一侧设置有有减速器35;所述减速器35远离的锥齿轮轴33一侧设置有变频电动机36;所述壳体单元22下方设置有支撑轴架34;所述支撑轴架34下方设置有轴架底座37。

除此之外,如图2所示,所述预热装置227包括进气管2271、导管2272、止回阀2273、导热管2274、控制阀2275、预热箱2276、保温层2277、内胆2278、托板2279和支撑架2270;所述进气管2271的下端连接有预热箱2276;所述预热箱2276内壁设置有保温层2277;所述保温层2277内壁包裹有内胆2278;所述内胆2278的内壁包裹有导热管2274;所述导热管2274内部设置有控制阀2275;所述预热箱2276下方设置有托板2279;所述托板2279下方设置有支撑架2270。

更有,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从动轮19内部还设置有第二从动轮191;所述螺纹杆16穿设于第二从动轮191的轮芯处。

再,如图4所示,所述导热杆225的上端嵌入放置架224中;所述导热杆225的下端嵌入导热板226中;所述导热杆225每排通过固定杆固定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