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3960发布日期:2020-07-14 17:2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磨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



背景技术:

打磨加工工序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应用非常普遍,例如对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去除毛刺和翻边、家具制造过程板材的打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目前的打磨加工过程中不重视除尘,粉尘堆积,难清理,整体不防爆,打磨产生的粉尘在车间内弥漫,工作场所烟尘弥漫,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不但影响了工人的人身健康污染周围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到设备长时间的工作稳定性,无法满足人们需求,亟需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了解决现有打磨工作台粉尘堆积、难清理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前侧的工作台面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并用于所述工作台面除尘的水帘除尘系统,所述水帘除尘系统包括:

水帘机构,包括溢水槽、收集槽、水帘板、储水单元以及供水组件,所述溢水槽设于所述工作台面的后上侧,所述收集槽设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下侧,所述水帘板设于所述工作台面后侧并连接于所述溢水槽和所述收集槽间,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储水单元设于所述出水口下侧,所述供水组件连接于所述储水单元和所述溢水槽间并用于将所述储水单元内的水转移至所述溢水槽内,所述溢水槽内的水溢出时可沿所述水帘板流向所述收集槽,以使所述水帘板表面形成水帘;

吸风机构,其设于所述水帘机构一侧,且其吸风口与所述溢水槽上侧区域相连通,用于形成负压以将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粉尘吸入所述收集槽和所述水帘板间的区域;

集尘机构,其设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储水单元间,用于收集经所述出水口流出水中的粉尘。

如上所述的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收集槽相连通的通气孔;

所述收集槽呈v型结构,且其前侧与所述工作台面的前侧下端面连接,后侧与所述水帘板下端面连接,所述出水口设于其槽底。

如上所述的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面后侧设置有防爆板,所述防爆板位于所述水帘板前侧,且其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水帘机构相连通的防爆板通口。

如上所述的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所述壳体右下侧设有换水口;

所述储水单元下侧设有导轨,所述储水单元可沿所述导轨从所述换水口移出所述壳体内部。

如上所述的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所述供水组件包括供水管道以及设于所述供水管道上的水泵,所述供水管道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单元底部,另一端伸入所述溢水槽内。

如上所述的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所述集尘机构活动设于储水单元上,其上设有过滤单元,且过滤水流入所述储水单元内。

如上所述的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所述壳体左下侧设有通风口;

所述收集槽后侧与所述壳体底部间连接有封板;

所述吸风机构设于所述封板上,且其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口相连通。

如上所述的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所述收集槽与所述水帘板连接处设有水帘通孔;

所述壳体后侧壁上设有朝前下侧倾斜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收集槽上侧,用于将流入所述溢水槽和所述吸风机构区域间的水导流至所述收集槽。

如上所述的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面上侧设置有防爆照明灯;

所述壳体上侧设有工作指示灯。

如上所述的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所述壳体底部四周均设有行走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用于工作台面除尘的水帘除尘系统,其中水帘除尘系统包括水帘机构、吸风机构、集尘机构,水帘机构通过设置有溢水槽、收集槽、水帘板、储水单元以及供水组件,通过供水组件将储水单元内的水抽吸至溢水槽上,当溢水槽溢水时,水沿水帘板流向收集槽以形成水帘,而收集槽内的水回流至储水单元中,形成水循环,而通过吸风机构形成负压以将工作台面上的粉尘吸到水帘机构上,以使粉尘吸附到收集槽和水帘板上的水幕上,再通过集尘机构将水过滤,把粉尘收集,从而达到杜绝粉尘飞扬以及清理粉尘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粉尘堆积、难清理的问题。

2、本申请壳体右下侧设有换水口,储水单元可从换水口移出壳体内部,便于换水,提高产品的清洁效率。

3、本申请壳体后侧壁上设有朝前下侧倾斜的导流板,可保护吸风机构,避免溢水槽内的水从吸风机构处滴落从而破坏设备,通过导流板可将水引流至收集槽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的右侧视角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的左侧视角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湿式环保防爆打磨工作台,包括:壳体1、设于所述壳体1前侧的工作台面2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内并用于所述工作台面2除尘的水帘除尘系统。所述水帘除尘系统包括水帘机构31、吸风机构32、集尘机构33。所述水帘机构31包括溢水槽311、收集槽312、水帘板313、储水单元314以及供水组件315,所述溢水槽311设于所述工作台面2的后上侧,所述收集槽312设于所述工作台面2的下侧,所述水帘板313设于所述工作台面2后侧并连接于所述溢水槽311和所述收集槽312间,所述收集槽31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3121,所述储水单元314设于所述出水口3121下侧,所述供水组件315连接于所述储水单元314和所述溢水槽311间并用于将所述储水单元314内的水转移至所述溢水槽311内,所述溢水槽311内的水溢出时可沿所述水帘板313流向所述收集槽312,以使所述水帘板313表面形成水帘。所述吸风机构32设于所述水帘机构31一侧,且其吸风口与所述溢水槽311上侧区域相连通,用于形成负压以将所述工作台面2上的粉尘吸入所述收集槽312和所述水帘板313间的区域。所述集尘机构33设于所述出水口3121和所述储水单元314间,用于收集经所述出水口3121流出水中的粉尘。

本申请通过在壳体1内部设置用于工作台面2除尘的水帘除尘系统,其中水帘除尘系统包括水帘机构31、吸风机构32、集尘机构33,所述水帘机构31通过设置有溢水槽311、收集槽312、水帘板313、储水单元314以及供水组件315,通过所述供水组件315将储水单元314内的水抽吸至所述溢水槽311上,当溢水槽311溢水时,水沿所述水帘板313流向所述收集槽312以形成水帘,而收集槽312内的水回流至所述储水单元314中,形成水循环,而通过所述吸风机构32形成负压以将所述工作台面2上的粉尘吸到所述水帘机构31上,以使粉尘吸附到所述收集槽312和所述水帘板313上的水幕上,再通过所述集尘机构33将水过滤,把粉尘收集,从而达到杜绝粉尘飞扬以及清理粉尘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粉尘堆积、难清理的问题。

所述工作台面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收集槽312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收集槽312呈v型结构,且其前侧与所述工作台面2的前侧下端面连接,后侧与所述水帘板313下端面连接,所述出水口3121设于其槽底。通过设置所述通气孔,使粉尘可以沿所述通气孔在所述吸风机构32的作用下吸附在所述水帘机构31上。所述收集槽312设置v型的目的是便于收集粉尘,提高清理效果。

所述工作台面2后侧设置有防爆板4,所述防爆板4位于所述水帘板313前侧,且其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水帘机构31相连通的防爆板通口41。设置所述防爆板4的目的是提高设备的整体防爆,通过粉尘通过所述防爆板通口41可在所述吸风机构32的作用下吸附在水幕上,提高清洁效果。

所述壳体1右下侧设有换水口11。所述储水单元314下侧设有导轨3141,所述储水单元314可沿所述导轨3141从所述换水口11移出所述壳体1内部。此设计的目的是便于换水,提高产品的清洁效率。

所述供水组件315包括供水管道3151以及设于所述供水管道3151上的水泵3152,所述供水管道3151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单元314底部,另一端伸入所述溢水槽311内。通过所述水泵3152将所述储水单元314内的水抽吸至所述溢水槽311内,便于水循环,提高清洁效率。

所述集尘机构33活动设于储水单元314上,其上设有过滤单元,且过滤水流入所述储水单元314内。通过设置所述过滤单元,可把所述水帘机构31将所述工作台面2上的粉尘进行收集,通过设置所述集尘机构33可活动设于所述储水单元314上可便于后续清洁。

所述壳体1左下侧设有通风口12。所述收集槽312后侧与所述壳体1底部间连接有封板13。所述吸风机构32设于所述封板13上,且其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口12相连通。通过设置所述通风口12的目的是便于所述吸风机构32换气,通过所述吸风机构32使得其与所述溢水槽311之间形成风道,使得所述工作台面2上的粉尘吸入所述收集槽312和所述水帘板313间的区域。

所述收集槽312与所述水帘板313连接处设有水帘通孔310。所述壳体1后侧壁上设有朝前下侧倾斜的导流板14,所述导流板14位于所述收集槽312上侧,用于将流入所述溢水槽311和所述吸风机构32区域间的水导流至所述收集槽312。此设置的目的是保护所述吸风机构32,避免所述溢水槽311内的水从所述吸风机构32处滴落从而破坏设备,通过所述导流板14可将水引流至所述收集槽312中。

所述工作台面2上侧设置有防爆照明灯。所述壳体1上侧设有工作指示灯5。此设计的目的使便于人们了解机器的运行状态。

所述壳体1底部四周均设有行走轮6。其目的是便于移动。

本申请通过在壳体1内部设置用于工作台面2除尘的水帘除尘系统,其中水帘除尘系统包括水帘机构31、吸风机构32、集尘机构33,所述水帘机构31通过设置有溢水槽311、收集槽312、水帘板313、储水单元314以及供水组件315,通过所述供水组件315将储水单元314内的水抽吸至所述溢水槽311上,当溢水槽311溢水时,水沿所述水帘板313流向所述收集槽312以形成水帘,而收集槽312内的水回流至所述储水单元314中,形成水循环,而通过所述吸风机构32形成负压以将所述工作台面2上的粉尘吸到所述水帘机构31上,以使粉尘吸附到所述收集槽312和所述水帘板313上的水幕上,再通过所述集尘机构33将水过滤,把粉尘收集,从而达到杜绝粉尘飞扬以及清理粉尘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粉尘堆积、难清理的问题。本申请所述壳体1右下侧设有换水口11,所述储水单元314可从所述换水口11移出所述壳体1内部,便于换水,提高产品的清洁效率。本申请所述壳体1后侧壁上设有朝前下侧倾斜的导流板14,可保护所述吸风机构32,避免所述溢水槽311内的水从所述吸风机构32处滴落从而破坏设备,通过所述导流板14可将水引流至所述收集槽312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