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酸酰胺型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70717发布日期:2020-05-19 20: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酸酰胺型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混合酸酰胺化合物防锈剂22-35重量份;气相缓蚀剂为3-8份;氨基酸基三嗪类防锈剂5-10重量份;硝基苯甲酸醇胺盐3-10重量份;六次甲基四胺5-10重量份;苯甲酸单乙醇胺5-10重量份;特种水性防锈剂3-10重量份;金属络合剂1-3重量份;消泡剂0.1-0.5重量份;成膜剂0.5-1.2重量份;其余为去离子水;

其中混合酸酰胺化合物防锈剂制备时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混合酸28-32重量份;顺丁烯二酸酐12-14重量份;二乙醇胺34-36重量份;催化剂pb为0.04-0.06重量份;koh为1-3重量份;去离子水为26-32重量份;

所述混合酸为植物油酸和棕榈油酸的混合物,其摩尔比为1:1;

所述混合酸酰胺化合物防锈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混合酸加入到充有氮气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催化剂pb,氮气氛围下加热至140-150℃,再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分批加入顺丁烯二酸酐以保证反应瓶口没有白色雾气溢出,升温至150-160℃,保温反应2小时;再将温度升高至180-200℃反应2小时;将反应液温度降至140±5℃,分批缓慢加入占二乙醇胺总量45%的二乙醇胺、适量koh,占二乙醇胺总量45%的二乙醇胺,升温度至160-180℃反应3小时,缓慢加入占二乙醇胺总量10%的二乙醇胺胺化反应0.5小时,自然降温至100℃以下,按配比加入去离子水,得混合酸酰胺化合物防锈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酸酰胺型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基三嗪类防锈剂为2,4,6-三(氨基己酸基)-1,3,5-三嗪类防锈剂;所述气相缓蚀剂为苯并三氮唑或三乙醇胺硼酸酯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酸酰胺型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水性防锈剂为次甲基苯三唑衍生物usail7042和硅氧烷缓蚀型防锈剂铝/锌用asail815,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10重量份和3-8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酸酰胺型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成膜剂为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酸酰胺型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占总水量80%的水加入反应器中并加热到50-60℃;按所述配比加入硝基苯甲酸醇胺盐使其完全溶解,按配比依次加入混合酸酰胺化合物防锈剂、六次甲基四胺、苯甲酸单乙醇胺使其完全溶解,再按配比依次加入氨基酸基三嗪类防锈剂、气相缓蚀剂、特种水性防锈剂,保持溶液在50-60℃使其全部溶解;加入总水量20%的水,保持溶液在50-60℃搅拌2小时,再按所述配比依次加入金属络合剂、消泡剂、成膜剂,继续搅拌30分钟,降温至室温,即得上述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直接用去离子水配成重量百分比为5~20%的稀释液使用,配制过程中用二乙醇胺调节ph为9.0±0.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用去离子水配成重量百分比为5~10%的稀释液使用,配制过程中用二乙醇胺调节ph为9.0±0.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用去离子水配成重量百分比为10~20%的稀释液使用,配制过程中用二乙醇胺调节ph为9.0±0.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油酸和棕榈油酸混合酸酰胺型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其组成原料为混合酸酰胺化合物防锈剂、气相缓蚀剂、氨基酸基三嗪类防锈剂、硝基苯甲酸醇胺盐、六次甲基四胺、苯甲酸单乙醇胺、特种水性防锈剂、金属络合剂、消泡剂以及成膜剂。本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以水为载体,以绿色环保的混合酸酰胺化合物防锈剂为主要防锈剂,不含亚硝酸盐及其它对人体和环境有毒有害成分,在接触防锈、气相防锈、润滑、浸润和化学吸附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对高精度金属制品既能起到防锈作用又不损伤其表面,且便于水清洗,节能环保,可满足常用钢铁及多种有色金属器件及制品的工序间短期防锈和包装封存的长期防锈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詹天荣;王璐;李文强;林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鑫盈鑫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