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复合相变微胶囊的无纺布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66058发布日期:2020-07-04 04:41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复合相变微胶囊的无纺布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抛光轮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含复合相变微胶囊的无纺布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在研磨抛光时产生大量的热,虽然无纺布高速旋转已经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但是不能完全满足高品质的工件打磨需求。因为在高温下,工件很容易被烧伤、无纺布抛光轮内部也会积热变软、甚至烧坏,因此在无纺布抛光轮中添加相变材料是有效解决办法。

相变材料主要有无机相变材料和有机相变材料。无机相变材料由于其低温使用潜热较低,释放的温度低、大都有吸潮且无润滑的作用,因此较为少用。而有机相变材料具有相变潜热大,且具有润滑作用,因此常用于无纺布抛光轮中。

目前有机相变材料的添加方式,都是将有机相变材料直接添加到无纺布抛光轮中,制备成无纺布抛光轮。然而,这种添加方式,所能够添加有机相变材料的量有限,虽能起到一定的润滑和吸热效果,但是不能解决高品质抛光的的要求;而且这种有机相变材料的处理工序,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原体系无纺布抛光轮的机械强度、硬度、以及胶砂的粘结力,使得无纺布抛光轮的磨削力下降、变软、掉砂和起毛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复合相变微胶囊的无纺布抛光轮,该抛光轮的成分和结构更加合理话,避免了有机相变材料直接添加到无纺布胶水固化体系内,导致破坏原体系无纺布抛光轮的机械强度、硬度、破坏胶砂的粘结力,从而保护原无纺布抛光轮保持良好的磨削力,结构稳定和耐用。

同时改进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含复合相变微胶囊的无纺布抛光轮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有机相变材料破坏原无纺布抛光轮的胶砂粘结力、机械强度的缺点,使得有机相变材料的添加量可以根据无纺布抛光轮的需求量任意调整,从而满足高品质工件的抛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含复合相变微胶囊的无纺布抛光轮,包括无纺布、磨料、树脂、固化剂、润滑剂和热吸收剂,所述热吸收剂为复合相变微胶囊,包括内核和包覆在内核表面的外壳,所述内核为有机相变材料。

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包括硬脂酸及其盐、石蜡、食用蜡、全精制石蜡、半精制石蜡、粗石蜡、皂用蜡、高分子蜡、棕榈蜡和费托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有机相变材料复配而成。

所述复合相变微胶囊的外壳为树脂,包括脲醛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密胺酯和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树脂复配而成。

用于制备所述外壳的树脂原料包括尿素、甲醛、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三聚氰胺、乳化剂、引发剂、碱性抑制剂和酸性引发剂。

所述乳化剂包括苯乙烯马来酸酐(sma)、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0p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构醇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包括过氧化二苯甲酰、过二硫酸铵、过氧化氢二叔丁基、偶氮二异丁腈、异丙苯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和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戊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所述碱性抑制剂包括有机碱和无机碱,包括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乙醇钠、三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一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所述酸性引发剂包括甲酸、乙酸、氨基磺酸、羟基乙酸、盐酸、磷酸、硝酸和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一种含复合相变微胶囊的无纺布抛光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上胶定型:将所述复合相变微胶囊、树脂、固化剂、润滑剂和磨料,以及色粉进行混匀,然后通过辊压的方式均匀地涂覆在无纺布纤维棉上,再根据所需求的厚度层压在固定磨具中,并放置在烘箱中固化反应成型;

s2冲压成型后固化:把经过步骤s1后的无纺布纤维棉块从固定的模具中脱出,晾干到一定的硬度后,在冲床中冲切出所需要的尺寸规格,最后进入烘箱进行后固化反应,得到成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通过对有机相变材料进行了微胶囊化处理,改变了相变材料的表面微观结构,从而改变其在无纺布抛光轮的微观分布状态,避免了直接添加有机相变材料,而出现破坏原无纺布抛光轮的胶砂粘结力和机械强度,容易使得原无纺布抛光轮磨削力下降、变软、掉砂、起毛等一系列问题。

(2)本发明采用的复合相变微胶囊,既能发挥相变潜热大和润滑的作用,也不会也不会破坏原原无纺布抛光轮的性能,使得有机相变材料的添加量可以根据无纺布抛光轮的需求,进行任意调整,达到满足高品质工件的抛磨需求的效果。

(3)本发明采用的无纺布抛光轮的制备方法,精简、快捷,采用该制备方法既能保持复合相变微胶囊的特性,还能避免破坏原无纺布抛光轮的体系结构和机械强度,使得相变材料的添加量可随意调整,提高粘接能力、耐磨度和抛光后工件的光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纺布抛光轮的表面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复合相变微胶囊的结构图;

图中,1、无纺布;2、磨料;3、树脂;4、热吸收剂;5、内核;6、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可参阅附图1-2,实施例1:一种含复合相变微胶囊的无纺布抛光轮,包括无纺布1、磨料2、树脂3、固化剂、润滑剂和热吸收剂4,热吸收剂为复合相变微胶囊,包括内核5和包覆在内核表面的外壳6,内核为有机相变材料。

有机相变材料为硬脂酸、硬脂酸锂。

复合相变微胶囊的外壳为脲醛树脂;用于制备外壳的树脂原料为尿素,甲醛、乳化剂、引发剂、碱性抑制剂和酸性引发剂。

乳化剂为苯乙烯马来酸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碱性抑制剂为碳酸氢钠;酸性引发剂为甲酸。

可参阅附图1-2,实施例2:一种含复合相变微胶囊的无纺布抛光轮,包括无纺布1、磨料2、树脂3、固化剂、润滑剂和热吸收剂4,热吸收剂为复合相变微胶囊,包括内核5和包覆在内核表面的外壳6,内核为有机相变材料。

有机相变材料为硬脂酸、棕榈酸。

复合相变微胶囊的外壳为脲醛树脂、密胺酯;用于制备外壳的树脂原料为尿素,三聚氰胺,甲醛、乳化剂、引发剂、碱性抑制剂和酸性引发剂。

乳化剂为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苯乙烯马来酸酐;引发剂为过二硫酸铵;碱性抑制剂为三乙醇胺;酸性引发剂为氨基磺酸、甲酸。

可参阅附图1-2,实施例3:一种含复合相变微胶囊的无纺布抛光轮,包括无纺布1、磨料2、树脂3、固化剂、润滑剂和热吸收剂4,热吸收剂为复合相变微胶囊,包括内核5和包覆在内核表面的外壳6,内核为有机相变材料。

有机相变材料为石蜡、棕榈酸和硬脂酸锂。

复合相变微胶囊的外壳为脲醛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用于制备外壳的树脂原料为尿素、甲醛、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乳化剂、引发剂、碱性抑制剂和酸性引发剂。

乳化剂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异构醇醚;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氧化二苯甲酰;碱性抑制剂为三乙醇胺;酸性引发剂为盐酸。

以上实施例1-3的无纺布抛光轮,均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s1上胶定型:将复合相变微胶囊、树脂、固化剂、润滑剂和磨料,以及色粉进行混匀,然后通过辊压的方式均匀地涂覆在无纺布纤维棉上,再根据所需求的厚度层压在固定磨具中,并放置在烘箱中固化反应成型;

s2冲压成型后固化:把经过步骤s1后的无纺布纤维棉块从固定的模具中脱出,晾干到一定的硬度后,在冲床中冲切出所需要的尺寸规格,最后进入烘箱进行后固化反应,得到成品。

实施例1-3制备而成的无纺布抛光轮中,有机相变材料是独立的微胶囊的结构形态分散在无纺布抛光轮体系中的,因此不会破坏原体系的无纺布抛光轮,使得分散在无纺布抛光轮中的相变材料起到吸收热量和润滑的作用,且不会削弱磨削力,也不会造成抛光轮变软、掉砂和起毛。

这样一来,不需要再担心无纺布中添加的相变材料过多而造成无纺布抛光轮的质量下降,生产中可以根据需求,随意调整相变材料的添加量,满足高品质工件的抛磨需求。

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精简、快捷,既能保持复合相变微胶囊的特性,也不会破坏原无纺布抛光轮的体系结构和机械强度,使得相变材料的添加量可随意调整,提高粘接能力、耐磨度和抛光后工件的光泽度,适合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