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01877发布日期:2020-07-14 17: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c:≤0.08%,si:≤1.00%,mn:≤2.00%,s:≤0.03%,p:≤0.045%,ni:8.0-11.0%,cr:18.0-20.0%,cu:4.5-6.0%,ca:0.02-0.1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c:≤0.08%,si:≤1.00%,mn:≤1.00%,s:≤0.005%,p:≤0.02%,ni:8.0-9.0%,cr:18.0-19.0%,cu:5.5-6.0%,ca:0.05-0.08%,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采用以下方法获得:真空感应冶炼或电弧炉+连铸冶炼或电弧炉冶炼+炉外精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炼所得的不锈钢采用以下热加工及热处理工艺:

热加工:钢锭于1050-1100℃均匀化处理1-3小时,开坯锻造,分多道次锻造成坯料,终锻造温度不低于950℃;

固溶热处理:1050-1100℃固溶处理1-3小时,空冷或水冷至室温。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不锈钢在自来水管道或容器方面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C:≤0.08%,Si:≤1.00%,Mn:≤2.00%,S:≤0.03%,P:≤0.045%,Ni:8.0‑11.0%,Cr:18.0‑20.0%,Cu:4.5‑6.0%,Ca:0.02‑0.1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的自来水管道抑制细菌生物膜用不锈钢创新地实现了Ca离子和Cu离子在不锈钢中的完美结合,Ca离子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Cu离子的抗菌功效。在保证新型不锈钢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前提下,赋予不锈钢较强的抑制细菌生物膜附着的功能,能够显著降低现有自来水容器或管道用不锈钢在使用中引发的细菌感染风险,可广泛应用于自来水输运过程相关的管道和容器用不锈钢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光;席通;周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铭星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