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喷砂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9347发布日期:2021-09-29 01:3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自动喷砂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砂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喷砂处理生产线。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喷砂工艺主要包括:首先,通过人工装夹物料,再转移至喷砂机内进行喷砂处理,然后通过人工拆夹物料、整形、上阳挂具、阳极氧化、下阳极挂具等。在上述喷砂处理过程中,需要人工装夹物料和转移物料,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且生产效率极低,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喷砂处理生产线,以解决传统喷砂工艺采用人工装夹和转移物料,导致其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喷砂处理生产线,用于对物料进行喷砂,其包括框架、第一喷砂机、第二喷砂机、第一推料输送机构、升降输送机构以及第二推料输送机构;所述框架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上层输送带以及下层输送带,所述上层输送带以及下层输送带沿框架长度方向设置;下层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上层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喷砂机、第一推料输送机构分别设置于下层输送带输入端的内侧,第一喷砂机的出料端与第一推料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对接,第一推料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下层输送带的输入端对接,第一推料输送机构将经第一喷砂机处理后的物料推送至下层输送带;所述升降输送机构、第二推料输送机构分别设置于上层输送带输出端的内侧,该升降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推料输送机构输入端对接,第二推料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喷砂机入料端对接;且位于上层输送带输出端的外侧还设有水平推料气缸,所述水平推料气缸用于将上层输送带输送的物料推送至升降输送机构上,升降输送机构将物料输送至第二推料输送机构,并通过第二推料输送机构将物料推送至第二喷砂机内。
5.上述结构中,所述升降输送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组件、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升降托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托架上的输送平台,升降驱动组件驱动升降托架作升降运动;升降托架上升至与上层输送带的输入端同一平面时,所述水平推料气缸将物料推送至升降托架的输送平台上;升降托架下降至与所述第二推料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同一平面时,通过升降托架上的输送平台将物料输送至所述第二推料输送机构,并通过第二推料输送机构将物料推送至第二喷砂机内进行喷砂处理。
6.上述结构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座以及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安装于固定座的中间,且该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伸出固定座并与升降托架驱动连接,升降气杆通过输出轴驱动升降托架作升降运动;所述输送平台包括输送电机以及两个输送皮带,两个所述输送皮带平行对置地安装于升降托架的两侧面,所述输送电机安装于升降托架上并与其中一个所述输送皮带传动连接。
7.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推料输送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出料传输
带,所述出料传输带上端面一侧设有第一平推组件,所述第一平推组件沿出料传输带宽度方向设置,且该第一平推组件置于第一喷砂机的出料端处;出料传输带上端面的另一侧设第二平推组件,所述第二平推组件沿出料传输带的长度方向设置并置于下层输送带的输入端处;第一平推组件将经第一喷砂机处理后的物料推送至出料传输带,第二平推组件将出料传输带上的物料推送至下层输送带输入端处。
8.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平推组件包括架设于所述出料传输带两侧的安装横梁,两个所述安装横梁之间连接有安装支板,所述安装支板朝向所述出料传输带的底面设有出料无轴气缸,所述出料无轴气缸沿出料传输带宽度方向设置,该出料无轴气缸的滑动块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通过出料无轴气缸带动其沿出料传输带宽度方向运动,该旋转气缸的旋转轴设有推料片。
9.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二推料输送机构包括入料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入料架上的入料传输带,所述入料传输带上端面一侧设有入料平推组件,所述入料平推组件沿入料传输带宽度方向设置,且该入料平推组件置于第二喷砂机的入料端处。
10.上述结构中,所述入料平推组件包括架设于所述入料传输带两侧的固定横梁,两个所述固定横梁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入料无轴气缸,所述入料无轴气缸的滑动块固定连接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垂向设置于入料传输带上,推料板通过入料无轴气缸带动其沿入料传输带宽度方向运动。
11.上述结构中,所述生产线还包括翻转机械手,所述翻转机械手安装于所述下层输送带输出端处,该翻转机械手用于抓取下层输送带上的物料并将其水平翻转后放置于上层输送带。
12.上述结构中,所述上层输送带上设置有物料检测机构以及分料机构,所述物料检测机构及分料机构安装于上层输送带输出端处并置于所述水平推料气缸相邻的位置,物料检测机构用于识别检测待喷砂处理的物料;所述分料机构包括两个垂向间隔设置于上层输送带的阻挡气缸,两个所述阻挡气缸分别安装于水平推料气缸左右两端,用于分别挡止上层输送带的物料以便于水平推料气缸将上层输送带输送的物料推送至所述升降输送机构上。
13.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喷砂机包括喷砂箱体、设置于所述喷砂箱体内的喷砂室,所述喷砂室内设有喷头,所述喷头连接有喷砂驱动组件,所述喷砂驱动组件用于将砂粒料斗内的砂粒通过所述喷头作用于物料对其进行喷砂。
14.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推料输送机构将经第一喷砂机处理后的物料推送至下层输送带,机械手抓取下层输送带上的物料并将其水平翻转后放置于上层输送带,水平推料气缸将上层输送带输送的物料推送至升降输送机构上,升降输送机构将物料输送至第二推料输送机构,并通过第二推料输送机构将物料推送至第二喷砂机内进行喷砂。本实用新型能够代替传统人工装夹或转移物料的生产方式,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且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层输送带、下层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推料输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推料输送机构、升降输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输送机构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框架1、第一喷砂机2、第二喷砂机3、第一推料输送机构4、升降输送机构5、第二推料输送机构6、水平推料气缸7、物料检测机构8、分料机构9、上层输送带11、下层输送带12、机架41、出料传输带42、第一平推组件 43、安装横梁431、安装支板432、出料无轴气缸433、旋转气缸434、推料片435、第二平推组件44、升降驱动组件51、固定座511、升降气缸512、导向杆513、升降托架52、输送平台53、输送电机531、输送皮带532、入料架61、入料传输带62、入料平推组件63、固定横梁631、连接板632、入料无轴气缸634、推料板635。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现有产品的喷砂过程需要人工装夹物料,将其推送于喷砂机内进行a面的喷砂处理,再取出经喷砂机处理后的物料并翻转至b面后,推送到另一个喷砂机内进行b面的喷砂处理。上述喷砂处理过程中需要人工装夹物料或转移物料,其效率极低,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喷砂处理生产线,自动喷砂处理生产线能够实现对物料进行a、b面的喷砂处理。更详尽地,如图1至图6所示,该自动喷砂处理生产线包括框架1、第一喷砂机2、第二喷砂机3、第一推料输送机构4、升降输送机构5以及第二推料输送机构6;框架1上固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上层输送带11以及下层输送带12。上层输送带11以及下层输送带12沿框架1长度方向设置,下层输送带12的输送方向与上层输送带11的输送方向相反。进一步地,第一喷砂机2、第一推料输送机构3分别安装于下层输送带12输入端的内侧,其中,第一喷砂机2用于对物料a面进行喷砂处理,第二喷砂机3主要用于对处理好a面的物料进行b面的喷砂处理。第一喷砂机2的出料端与第一推料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对接,第一推料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与下层输送带12的输入端对接,即第一推料输送机构3将经第一喷砂机2处理后好a面的物料推送至下层输送带12。进一步地,升降输送机构5、第二推料输送机构6分别设置于上层输送带11输出端的内侧;其中,该升降输送机构5与第二推料输送机构6输入端对接,第二推料输送机构6的输出端与第二喷砂机4入料端对接;且位于上层输送带11输出端的外侧还设有水平推料气缸7,该水平推料气缸7用于将上层输送带11输送的物料推送至升降输送机构5上,升降输送机构5将物料输送至第二推料输送机构
6,并通过第二推料输送机构6将物料推送至第二喷砂机2内进行b面的喷砂处理。
2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升降输送机构5包括升降驱动组件51、与升降驱动组件51传动连接的升降托架52以及设置于升降托架52上的输送平台53,升降驱动组件51可驱动升降托架52作升降运动,并带动输送平台53作升降运动。在工作时,升降托架52上升至与上层输送带11的输入端同一平面时,水平推料气缸7将物料推送至升降托架52的输送平台53上;升降托架52下降至与第二推料输送机构6的输入端同一平面时,通过升降托架52上的输送平台 53将物料输送至第二推料输送机构6,并通过第二推料输送机构6将物料推送至第二喷砂机4内进行b面的喷砂处理。
27.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升降驱动组件51包括固定座511以及升降气缸512,升降气缸512安装于固定座511的中间位置上,且该升降气缸512的输出轴能够伸出固定座511外部并与升降托架52固定连接,工作室,升降气杆512通过输出轴可驱动升降托架52作升降运动,进而带动输送平台53作升降运动。固定座 511上还有导向杆513,导向杆513的一端与升降托架52固定连接,导向杆另一端通过法兰轴承与固定座51滑动连接。进一步地,输送平台53包括输送电机531 以及两个输送皮带532,两个输送皮带532平行对置地安装于升降托架52的两侧面,输送电机531固定安装于升降托架52上并与其中一个输送皮带532传动连接。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推料输送机构4包括机架41以及设置于机架41上的出料传输带42,出料传输带42上端面一侧设有第一平推组件43,第一平推组件43沿出料传输带42宽度方向设置,且该第一平推组件43置于第一喷砂机2的出料端处。出料传输带42上端面的另一侧设第二平推组件44,第二平推组件44沿出料传输带4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置于下层输送带12的输入端处;工作时,第一平推组件43将经第一喷砂机2处理后好a面的物料平移推送至出料传输带42,第二平推组件44将出料传输带42上的物料推送至下层输送带 42。
29.进一步地,第一平推组件43包括架设于出料传输带42两侧的安装横梁431,两个安装横梁431之间连接有安装支板432,位于安装支板432朝向出料传输带 4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出料无轴气缸433,其中,该出料无轴气缸433沿出料传输带42宽度方向设置,出料无轴气缸433的滑动块固定连接有一旋转气缸434,旋转气缸434通过出料无轴气缸433带动其沿出料传输带42宽度方向运动,并且,该旋转气缸434的旋转轴设有推料片435。在工作时,旋转气缸434控制推料片 435转动,使其平行于出料传输带42。出料无轴气缸433带动旋转气缸434沿出料传输带42宽度方向运动并置第一喷砂机2的出料端。第一喷砂机2处理后好a 面的物料输送至出料端,此时,旋转气缸434控制推料片435转动,使其垂向于出料传输带42并置于物料处,再通过出料无轴气缸433带动旋转气缸434运动,进而使物料平移推送至出料传输带42上。由于第一平推组件43与第二平推组件 44的结构相同,这里只叙述其一。
3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推料输送机构6包括入料架61以及设置于入料架61 上的入料传输带62,入料传输带62上端面一侧设有入料平推组件63,入料平推组件63沿入料传输带62宽度方向设置,且该入料平推组件63置于第二喷砂机3 的入料端处。进一步地,入料平推组件63包括架设于入料传输带62两侧的固定横梁631,两个固定横梁631之间设有连接板632,两个连接板633上安装有入料无轴气缸634,入料无轴气缸634的滑动块固定连接有推料板635,推料板635 垂向安装于入料传输带62上,推料板635通过入料无轴气缸635带动其沿入料传输带62宽度方向运动。在工作时,升降输送机构5将物料输送至第二推料输送机构
6的入料传输带62,入料传输带62将物料输送至入料平推组件63的位置,入料无轴气缸634带动推料板635沿入料传输带62宽度方向运动并通过推料板 635将物料推送至第二喷砂机4内进行b面的喷砂处理。
31.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自动喷砂处理生产线还包括翻转机械手(图未示),翻转机械手安装于下层输送带12输出端处,该翻转机械手用于抓取下层输送带12 上的物料并将其水平翻转后放置于上层输送带11。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层输送带11上设置有物料检测机构8以及分料机构9,物料检测机构8及分料机构9安装于上层输送带11输出端处并置于水平推料气缸7相邻的位置,该物料检测机构8用于识别检测待喷砂处理的物料,是否为空的料盘,若为空的料盘直接输送上层输送带11末端,由人工取盘。而分料机构9包括两个垂向间隔设置于上层输送带11的阻挡气缸91,两个阻挡气缸91分别安装于水平推料气缸7左右两端,用于分别挡止上层输送带11的物料以便于水平推料气缸7将物料推送至升降输送机构5上,同时还能够避免后面的物料与前面的物料叠放在一样。进一步地,第一喷砂机2包括喷砂箱体、设置于喷砂箱体内的喷砂室,喷砂室内设有喷头,喷头连接有喷砂驱动组件,所述喷砂驱动组件用于将砂粒料斗内的砂粒通过喷头作用于物料对其进行喷砂;由于上述部分都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一一赘叙。
33.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4.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