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佛珠抛光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0150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佛珠抛光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佛珠抛光设备,包括底座、电机和减震缓冲装置;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电机,电机驱动连接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纵向设置且伸出底座上端面,输出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托盘、托盘压盖;所述托盘内设有下砂纸和上砂纸,下砂纸、上砂纸均套置在输出轴外侧;在所述下砂纸、上砂纸之间放置佛珠;所述托盘压盖下方设有橡胶压盘,橡胶压盘套设于输出轴外侧;在托盘压盖右侧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限位槽架,限位槽架与底座右侧焊接设置;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减震缓冲装置,减震缓冲装置包括中间段、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本实用新型抛光效果好,抛光效率高,有效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了减震效果和耐屈绕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_种佛珠抛光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佛珠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佛珠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0003]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千年传承,让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让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并祈求平安、长保喜乐;随着越来越多人喜欢和佩戴念珠,使佛珠在宗教寓意之外更成为时尚文化的符号;
[0004]佛珠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成型后的佛珠进行抛光,日前比较多的方式采用人工砂纸抛光打磨,但是这种方法人力依赖性大,劳动强度高,极大影响生产效率及抛光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效果好,抛光效率高,有效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减震效果、耐屈绕性,延长使用寿命的佛珠抛光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佛珠抛光设备,包括底座、电机和减震缓冲装置;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电机,电机驱动连接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纵向设置且伸出底座上端面,输出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托盘、托盘压盖;所述托盘内设有下砂纸和上砂纸,其中,下砂纸、上砂纸均套置在输出轴外侧;在所述下砂纸、上砂纸之间放置佛珠;所述托盘压盖下方设有橡胶压盘,橡胶压盘套设于输出轴外侧;同时,在托盘压盖右侧设有限位杆,限位杆横向水平设置;所述限位杆连接限位槽架,限位槽架与底座右侧焊接设置;在输出轴上设有重物块,重物块的上方设有锁紧螺母;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减震缓冲装置,减震缓冲装置包括中间段、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所述中间段具有圆柱形的内孔,中间段为号钢管材料,中间段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所述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结构、大小均相同,侧壁均为圆弧形,其中,上减震垫向上延伸设有具有内孔的圆柱形的上减震环,下减震垫向下延伸设有具有内孔的圆柱形的下减震环;所述上减震环与下减震环的结构一致,均为减震环,减震环内设有贯通减震环的散热孔、与减震环垂直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长度小于减震环的厚度;在所述的弹簧中套设有支撑柱,支撑柱呈圆柱形,支撑柱的长度小于弹簧的长度,且支撑柱上底面到弹簧上端的距离与支撑柱下底面到弹簧下端的距离相等。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双向转动电机。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实用新型,防止托盘压盖从托盘中脱离出来,抛光过程容易操作,整体设备结构简单,抛光效率高、效果好,有效减少劳动强度。
[0012]2、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柱有效防止变形,并能防止弹簧受到较大的挤压力时,弹性受到破坏,还能够产生一定的磁场强度,防止静电,同时,支撑柱更紧密、牢固地固定在弹簧内部,不会在使用时发生支撑柱脱出于弹簧的情况;同时,整体结构简单,缩小了体积,提高了减震效果和耐屈绕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佛珠抛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佛珠抛光设备中减震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佛珠抛光设备,包括底座1、电机2和减震缓冲装置;所述底座I内部设有电机2,电机2驱动连接输出轴4,电机2为双向转动电机;所述输出轴4纵向设置且伸出底座I上端面,输出轴4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托盘3、托盘压盖5;所述托盘3内设有下砂纸6和上砂纸7,其中,下砂纸6、上砂纸7均套置在输出轴4外侧;在所述下砂纸6、上砂纸7之间放置佛珠8;所述托盘压盖5下方设有橡胶压盘9,橡胶压盘9套设于输出轴4外侧;同时,在托盘压盖5右侧设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横向水平设置;所述限位杆10连接限位槽架,限位槽架与底座I右侧焊接设置;在输出轴上设有重物块,重物块的上方设有锁紧螺母;工作中,在托盘3内铺设下砂纸6,然后放入待抛光的佛珠8,在佛珠8上铺设上砂纸7,并通过橡胶压盘9、托盘压盖5压紧,使上砂纸7紧附着在佛珠8上端,限位杆10落入至限位槽架内,防止托盘压盖5从托盘3中脱离出来,开启电机2转动,对佛珠8进行抛光,抛光过程容易操作,整体设备结构简单,抛光效率高、效果好,有效减少劳动强度;所述底座I底部设有减震缓冲装置,减震缓冲装置包括中间段18、上减震垫11和下减震垫12;所述中间段18具有圆柱形的内孔,中间段18为45号钢管材料,中间段18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减震垫11和下减震垫12;所述上减震垫11和下减震垫12结构、大小均相同,侧壁均为圆弧形,其中,上减震垫11向上延伸设有具有内孔的圆柱形的上减震环13,下减震垫12向下延伸设有具有内孔的圆柱形的下减震环14;所述上减震环13与下减震环14的结构一致,均为减震环,减震环内设有贯通减震环的散热孔16、与减震环垂直设置的弹簧15,且散热孔16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保证整体的稳定性;所述弹簧15的长度小于减震环的厚度,保证减震环整体的弹性,使减震和缓冲的效果更加明显;在所述的弹簧15中套设有支撑柱17,支撑柱17呈圆柱形,支撑柱17的长度小于弹簧15的长度,且支撑柱17上底面到弹簧15上端的距离与支撑柱17下底面到弹簧15下端的距离相等;使用时,支撑柱17有效防止变形,并能防止弹簧15受到较大的挤压力时,弹性受到破坏,还能够产生一定的磁场强度,防止静电,同时,支撑柱17更紧密、牢固地固定在弹簧15内部,不会在使用时发生支撑柱17脱出于弹簧15的情况;同时,整体结构简单,缩小了体积,提高了减震效果和耐屈绕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佛珠抛光设备,包括底座(I)、电机(2)和减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内部设有电机(2),电机(2)驱动连接输出轴(4);所述输出轴(4)纵向设置且伸出底座上端面,输出轴(4)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托盘(3)、托盘压盖(5);所述托盘(3)内设有下砂纸(6)和上砂纸(7),其中,下砂纸(6)、上砂纸(7)均套置在输出轴(4)外侧;在所述下砂纸(6)、上砂纸(7)之间放置佛珠(8);所述托盘压盖(5)下方设有橡胶压盘(9),橡胶压盘(9)套设于输出轴(4)外侧;同时,在托盘压盖(5)右侧设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横向水平设置;所述限位杆(10)连接限位槽架,限位槽架与底座(I)右侧焊接设置;在输出轴上设有重物块,重物块的上方设有锁紧螺母;所述底座(I)底部设有减震缓冲装置,减震缓冲装置包括中间段(18)、上减震垫(11)和下减震垫(12);所述中间段(18)具有圆柱形的内孔,中间段(18)为(45)号钢管材料,中间段(18)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减震垫(11)和下减震垫(12);所述上减震垫(11)和下减震垫(12)结构、大小均相同,侧壁均为圆弧形,其中,上减震垫(11)向上延伸设有具有内孔的圆柱形的上减震环(13),下减震垫(12)向下延伸设有具有内孔的圆柱形的下减震环(14);所述上减震环(13)与下减震环(14)的结构一致,均为减震环,减震环内设有贯通减震环的散热孔(16)、与减震环垂直设置的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长度小于减震环的厚度;在所述的弹簧(15)中套设有支撑柱(17),支撑柱(17)呈圆柱形,支撑柱(17)的长度小于弹簧(15)的长度,且支撑柱(17)上底面到弹簧(15)上端的距离与支撑柱(17)下底面到弹簧(15)下端的距离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佛珠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为双向转动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佛珠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6)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文档编号】B24B41/02GK205588128SQ201620224130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2日
【发明人】傅德昌
【申请人】傅德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