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235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氮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氮机,它主要用于氮气的生产。
背景技术
现在的制氮机厂家生产的PSA制氮机的放空装置上都装有手动放空装置或自动 放空装置,此时不合格的氮气要直接排放到大气当中,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 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避免不合格氮气排放的制氮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氮机,包括反应塔和 空气管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氮气缓冲罐、精密过滤器、氮气流量计和氮气储存罐;所 述的反应塔有两个,分别通过空气管道与氮气缓冲罐连接,氮气缓冲罐通过空气管道与精 密过滤器连接;精密过滤器通过空气管道分别与氮气储存罐和反应塔连接;精密过滤器和 氮气储存罐之间的空气管道上安装有氮气流量计,精密过滤器和反应塔之间的空气管道上 安装有氮气流量计;反应塔内设置有碳分子筛床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氮气缓冲罐、精密过滤器和氮气储存罐均连接有排污管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应塔下部的空气管道设置有消音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地避免了不 合格氮气的排放,保护了环境;没有放空,减少压缩空气损耗,加快氮气上升速度,从而节约 电耗,节约生产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塔,2空气管道,3氮气缓冲罐,4精密过滤器,5氮气流量计,6氮气储 存罐,7碳分子筛床层,8排污管道,9阀门,10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主要由反应塔1、空气管道2、氮气缓冲罐3、精密过滤器4、氮气 流量计5和氮气储存罐6组成,其中反应塔1有两个,分别通过空气管道2与氮气缓冲罐3 连接,氮气缓冲罐3通过空气管道2与精密过滤器4连接;精密过滤器4通过空气管道2分 别与氮气储存罐6和反应塔1连接;精密过滤器4和氮气储存罐6之间的空气管道2上安 装有氮气流量计5,精密过滤器4和反应塔1之间的空气管道2上安装有氮气流量计5 ;反应塔1内设置有碳分子筛床层7 ;反应塔1下部的空气管道2设置有消音器10。本实施例中,氮气缓冲罐3、精密过滤器4和氮气储存罐6均连接有排污管道8。本实施例中,空气管道2上设置有阀门9,通过控制阀门9的开关来控制空气管道 2内气体的流向。使用时,两个反应塔1 一个工作,一个再生。首先,经过净化处理的压缩空气通过 空气管道2进入正在工作的反应塔1的的下部,在反应塔1内生成氮气;氮气从反应塔1的 上部出来后,通过空气管道2,进入氮气缓冲罐3进行缓冲;缓冲出来的氮气再经过精密过 滤器4的过滤。过滤后的氮气,一部分通过氮气流量计5和空气管道2进入未工作的反应 塔1,在反应塔1内自上而下经过碳分子筛床层7,过滤掉不合格的氮气,合格的氮气从该反 应塔1的下部进入空气管道2,再经过空气管道2 口的消音器10排入大气当中;另一部氮 气通过氮气流量计5和空气管道2进入氮气储存罐6中,供用户直接使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形 状和尺寸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形状和尺寸;同时,零件所取的名称也 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 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制氮机,包括反应塔和空气管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氮气缓冲罐、精密过滤器、氮气流量计和氮气储存罐;所述的反应塔有两个,分别通过空气管道与氮气缓冲罐连接,氮气缓冲罐通过空气管道与精密过滤器连接;精密过滤器通过空气管道分别与氮气储存罐和反应塔连接;精密过滤器和氮气储存罐之间的空气管道上安装有氮气流量计,精密过滤器和反应塔之间的空气管道上安装有氮气流量计;反应塔内设置有碳分子筛床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气缓冲罐、精密过滤器和氮气 储存罐均连接有排污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塔下部的空气管道设 置有消音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氮机,主要用于氮气的生产,它包括反应塔、空气管道、氮气缓冲罐、精密过滤器、氮气流量计和氮气储存罐;其中反应塔有两个,分别通过空气管道与氮气缓冲罐连接,氮气缓冲罐通过空气管道与精密过滤器连接;精密过滤器通过空气管道分别与氮气储存罐和反应塔连接;精密过滤器和氮气储存罐之间的空气管道上安装有氮气流量计,精密过滤器和反应塔之间的空气管道上安装有氮气流量计;反应塔内设置有碳分子筛床层。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地避免了不合格氮气的排放,保护了环境;没有放空,减少压缩空气损耗,加快氮气上升速度,从而节约电耗,节约生产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
文档编号C01B21/04GK201704068SQ201020237728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
发明者俞滨滨, 朱琪明, 李晓娟 申请人:杭州明晨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