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1258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微生物肥料在制备过程中,一般采用单一菌种纯培养,然后将不同菌种的培养液分别接种到载体上。这种方式一方面要求每种菌使用一次发酵系统,造成投资大、能耗高;另一方面,使用这种方法带来的后果是部分菌种因生长环境的变化产生拮抗作用,造成部分菌种死亡,从而使肥料的肥效下降。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其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腐植酸7.5-17.5份、稻壳粉13-23份、贝壳粉7.5-17.5份、木薯渣8.5-18.5份、芝麻土4.5-14.5份、骨粉3-13份、烟沫4-14份、喷浆玉米皮11.5-21.5份、磷酸钙1-7份、硫酸锌0.5-6.5份、硝酸钾镁0.5-7.0份、混合发酵液1-8份;

所述混合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将分别经活化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菌种依次接种到混合培养液中,在36℃摇床培养36h,得混合菌种种子液;

(2)在发酵罐中先加入0.7倍罐体体积的混合培养液,按照占罐体内混合培养液体积5%的接种量接入步骤(1)的混合菌种种子液,在36℃、350rpm条件下培养70-72h,得发酵液A,然后放出0.4倍罐体体积的发酵液A,并泵入0.6倍罐体体积的灭菌后的MRS培养液,分别接入乳酸菌和酵母菌,在36℃、60rpm条件下继续培养90-98h,即得混合发酵液;

步骤(1)所述混合培养液的组成为:

葡萄糖3份、马铃薯淀粉7份、硫酸铵2份、氯化钠0.2份、磷酸二氢钾0.3份、硫酸镁0.8份、硫酸亚铁0.03份、硫酸锰0.03份、酵母粉3份、蒸馏水1000份,pH 6.8-7.0;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其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腐植酸12.6份、稻壳粉18.2份、贝壳粉12.6份、木薯渣13.8份、芝麻土9.7份、骨粉8.2份、烟沫9份、喷浆玉米皮16.7份、磷酸钙2.1份、硫酸锌1.6份、硝酸钾镁2.0份、混合发酵液3份。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混合发酵液的制备:

a、将分别经活化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菌种依次接种到混合培养液中,在36℃摇床培养36h,得混合菌种种子液;

上述各菌种用活化培养基:酵母膏5g、蛋白胨10g、氯化钠1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 6.8-7.0;

b、在发酵罐中先加入0.7倍罐体体积混合培养液,按照占罐体内混合培养液体积5%的接种量接入步骤(1)的混合菌种种子液,在36℃、350rpm条件下培养70-72h,得发酵液A,然后放出0.4倍罐体体积的发酵液A,并泵入0.6倍罐体体积的灭菌后的MRS培养液,分别接入乳酸菌和酵母菌,在36℃、60rpm条件下继续培养90-98h,即得混合发酵液;

其中,MRS培养液:蛋白胨10g、牛肉浸粉8g、酵母浸粉4g、葡萄糖20g、乙酸钠5g、磷酸二氢钾2g、柠檬酸2g、硫酸镁0.2g、硫酸锰0.04g、琼脂15g、吐温-80 1mL、蒸馏水1000mL,pH6.3-6.7;

(2)中间混合料的发酵腐熟:按上述重量份数,将稻壳粉、芝麻土、烟沫和喷浆玉米皮混合,加水制成中间混合料,向中间混合料中添加1-3重量份的啤酒酵母和乳酸菌,进行发酵腐熟,期间加水以保持发酵腐熟的中间混合料含水量为35%-45%,在65℃-70℃温度条件下,持续发酵腐熟5-6天,得发酵腐熟料;

(3)发酵腐熟料的干燥:将步骤(2)的发酵腐熟料平铺、晾晒,使含水量控制在10%-15%;

(4)原料混合:将步骤(3)干燥的发酵腐熟料与上述重量份数的腐植酸、贝壳粉、木薯渣、骨粉、磷酸钙混合均匀后,得混合料A;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硫酸锌和硝酸钾镁分别加水制成水溶液,并均匀喷洒于混合料A上,得混合料B,控制混合料B含水量在15%;

(5)混合发酵液喷洒:将1-3重量份步骤(1)制得的混合发酵液均匀喷洒于步骤(4)的混合料B上,并于35℃-40℃常温通风条件下发酵3天,得发酵料;

(6)粉碎:将步骤(5)的发酵料粉碎,得菌剂;

步骤(1)所述混合培养液的组成为:

葡萄糖3份、马铃薯淀粉7份、硫酸铵2份、氯化钠0.2份、磷酸二氢钾0.3份、硫酸镁0.8份、硫酸亚铁0.03份、硫酸锰0.03份、酵母粉3份、蒸馏水1000份,pH 6.8-7.0;

步骤(2)所述啤酒酵母和乳酸菌按1:1重量比进行添加。

用法用量:

瓜类、果蔬类、蔬菜类作物每亩用量为120-240公斤,沟施或穴施,务必覆土;

根茎类作物每亩用量为80-200公斤,撒施或沟施且翻耕使用;

油料类、粮食类等作物每亩用量40-120公斤,撒施且翻耕使用。

本发明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中混合发酵液的微生物菌剂及作用如下:(1)巨大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可以用来生产解磷固钾肥,巨大芽孢杆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是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常用菌种。(2)胶冻样芽孢杆菌:它可在土壤中繁殖生长,并产生有机酸、荚膜多糖等代谢产物,破坏硅铝酸盐的晶格结构、难溶性磷化合物等,分解释放出可溶的磷钾元素及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既增进了土壤肥力,又为作物提供了可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同时产生赤霉素、细胞激动素、微生物酶、细菌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质,促进作物营养吸收和生长代谢。经多年多种作物田间应用实验证实,它能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90.5-110.8%、增加速效钾的含量20-35%。(3)地衣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产酶活性,可以降解土壤中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如纤维素、蛋白质等。(4)侧孢芽孢杆菌:能有效防治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赤霉病等病害。

本发明通过对上述各菌株单独活化,然后采用可以同时培养上述四种芽孢杆菌的混合培养液对多种菌株混合培养,得到多菌种混合发酵液,与本发明的其他组分腐植酸、贝壳粉、骨粉、芝麻土、烟沫、磷酸钙等等适当配合,其中,腐植酸主要是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保水;贝壳粉和骨粉主要是含有钙等其他中微量元素,弥补植物缺中微量元素引起的病害;芝麻土主要含有脂肪酸、氨基酸和中微量原色,增加蔬菜瓜果的口感(目前肥料中很少用);烟沫主要含有尼古丁,可防止线虫等病虫害;磷酸钙特点是不溶于水,作为肥料直接施用磷、钙的吸收率低,通过添加微生物,使磷酸钙在有机酸的作用下分解成可溶性的磷、钙,使作物易于吸收;硫酸锌溶于水,补充硫和锌;硝酸钾镁溶于水,补充氮、钾和镁;上述组分合理调配,共同促进,最终获得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其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可增加瓜果蔬菜的品质,包括色泽、口感、果实的甜度等;

(2)选取适合于多菌种生长的混合培养液进行多菌种混合培养,使微生物菌剂的制备简化,活菌数提高;

(3)本发明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的微生物菌剂混合发酵液,既能补充中微量元素,又能调理土壤结构,增加了肥效;

(4)本发明的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是微酸性,对盐碱土壤具有很好的调理功能。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腐植酸12.6g、稻壳粉18.2g、贝壳粉12.6g、木薯渣13.8g、芝麻土9.7g、骨粉8.2g、烟沫9g、喷浆玉米皮16.7g、磷酸钙2.1g、硫酸锌1.6g、硝酸钾镁2.0g、混合发酵液3g;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操作步骤:

(1)混合发酵液的制备:

a、将分别经LB培养基活化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菌种依次接种到混合培养液中,在36℃摇床培养36h,得混合菌种种子液;

b、在发酵罐中先加入10L混合培养液,分别接入步骤(1)的混合菌种种子液0.5L,在36℃、350rpm条件下培养72h,得发酵液A,然后放出4L发酵液A,并泵入6L灭菌后的MRS培养液,分别接入乳酸菌和酵母菌,在36℃、60rpm条件下继续培养96h,即得混合发酵液;

上述混合培养液的组成为:

葡萄糖3g、马铃薯淀粉7g、硫酸铵2g、氯化钠0.2g、磷酸二氢钾0.3g、硫酸镁0.8g、硫酸亚铁0.03g、硫酸锰0.03g、酵母粉3g、蒸馏水1000mL,pH6.8-7.0;

(2)中间混合料的发酵腐熟:按上述重量,将稻壳粉、芝麻土、烟沫和喷浆玉米皮混合,加水制成中间混合料,向中间混合料中添加1.5g的啤酒酵母和1.5g乳酸菌,进行发酵腐熟,发酵腐熟期间加水以保持发酵腐熟的中间混合料含水量为35%-45%;在65℃-70℃温度条件下,持续发酵腐熟5-6天,得发酵腐熟料;

(3)发酵腐熟料的干燥:将步骤(2)的发酵腐熟料平铺、晾晒,使含水量控制在15%;

(4)原料混合:将步骤(3)干燥的发酵腐熟料与上述重量份数的腐植酸、贝壳粉、木薯渣、骨粉、磷酸钙混合均匀后,得混合料A;将上述重量的硫酸锌和硝酸钾镁分别加水制成水溶液,并均匀喷洒于混合料A上,得混合料B,控制混合料B含水量在15%;

(5)混合发酵液喷洒:将3g步骤(1)制得的混合发酵液均匀喷洒于步骤(4)的混合料B上,并于35℃-40℃常温通风条件下发酵3天,得发酵料;

(6)粉碎:将步骤(5)的发酵料粉碎,使细度达到60目以上,得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

用法用量:

瓜类、果蔬类、蔬菜类作物每亩用量为120-240公斤,沟施或穴施,务必覆土;

根茎类作物每亩用量为80-200公斤,撒施或沟施且翻耕使用;

油料类、粮食类等作物每亩用量40-120公斤,撒施且翻耕使用。

实施例2: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腐植酸7.5g、稻壳粉13g、贝壳粉7.5g、木薯渣8.5g、芝麻土4.5g、骨粉3g、烟沫4g、喷浆玉米皮11.5g、磷酸钙1g、硫酸锌0.5g、硝酸钾镁0.5g、混合发酵液1g;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操作步骤:

(1)混合发酵液的制备:

a、将分别经LB培养基活化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菌种依次接种到混合培养液中,在36℃摇床培养36h,得各菌种种子液;

b、在发酵罐中先加入10L混合培养液,分别接入步骤(1)的混合菌种种子液0.5L,在36℃、350rpm条件下培养70h,得发酵液A,然后放出4L发酵液A,并泵入6L灭菌后的MRS培养液,分别接入乳酸菌和酵母菌,在36℃、60rpm条件下继续培养90h,即得混合发酵液;

上述混合培养液的组成为:

葡萄糖3g、马铃薯淀粉7g、硫酸铵2g、氯化钠0.2g、磷酸二氢钾0.3g、硫酸镁0.8g、硫酸亚铁0.03g、硫酸锰0.03g、酵母粉3g、蒸馏水1000mL,pH6.8-7.0;

(2)中间混合料的发酵腐熟:按上述重量,将稻壳粉、芝麻土、烟沫和喷浆玉米皮混合,加水制成中间混合料,向中间混合料中添加0.5g的啤酒酵母和0.5g乳酸菌,进行发酵腐熟,发酵腐熟期间加水以保持发酵腐熟的中间混合料含水量为35%-45%;在65℃-70℃温度条件下,持续发酵腐熟5-6天,得发酵腐熟料;

(3)发酵腐熟料的干燥:将步骤(2)的发酵腐熟料平铺、晾晒,使含水量控制在15%;

(4)原料混合:将步骤(3)干燥的发酵腐熟料与上述重量的腐植酸、贝壳粉、木薯渣、骨粉、磷酸钙混合均匀后,得混合料A;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硫酸锌和硝酸钾镁分别加水制成水溶液,并均匀喷洒于混合料A上,得混合料B,控制混合料B含水量在15%;

(5)混合发酵液喷洒:将1g步骤(1)制得的混合发酵液均匀喷洒于步骤(4)的混合料B上,并于35℃-40℃常温通风条件下发酵3天,得发酵料;

(6)粉碎:将步骤(5)的发酵料粉碎,使细度达到60目以上,得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

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腐植酸17.5g、稻壳粉23g、贝壳粉17.5g、木薯渣18.5g、芝麻土14.5g、骨粉13g、烟沫14g、喷浆玉米皮21.5g、磷酸钙7g、硫酸锌6.5g、硝酸钾镁7.0g、混合发酵液8g;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操作步骤:

(1)混合发酵液的制备:

a、将分别经LB培养基活化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菌种依次接种到混合培养液中,在36℃摇床培养36h,得各菌种种子液;

b、在发酵罐中先加入10L混合培养液,分别接入步骤(1)的混合菌种种子液0.5L,在36℃、350rpm条件下培养72h,得发酵液A,然后放出4L发酵液A,并泵入6L灭菌后的MRS培养液,分别接入乳酸菌和酵母菌,在36℃、60rpm条件下继续培养98h,即得混合发酵液;

上述混合培养液的组成为:

葡萄糖3g、马铃薯淀粉7g、硫酸铵2g、氯化钠0.2g、磷酸二氢钾0.3g、硫酸镁0.8g、硫酸亚铁0.03g、硫酸锰0.03g、酵母粉3g、蒸馏水1000mL,pH6.8-7.0;

(2)中间混合料的发酵腐熟:按上述重量,将稻壳粉、芝麻土、烟沫和喷浆玉米皮混合,加水制成中间混合料,向中间混合料中添加1g的啤酒酵母和1g乳酸菌,进行发酵腐熟,发酵腐熟期间加水以保持发酵腐熟的中间混合料含水量为35%-45%;在65℃-70℃温度条件下,持续发酵腐熟5-6天,得发酵腐熟料;

(3)发酵腐熟料的干燥:将步骤(2)的发酵腐熟料平铺、晾晒,使含水量控制在15%;

(4)原料混合:将步骤(3)干燥的发酵腐熟料与上述重量的腐植酸、贝壳粉、木薯渣、骨粉、磷酸钙混合均匀后,得混合料A;将上述重量的硫酸锌和硝酸钾镁分别加水制成水溶液,并均匀喷洒于混合料A上,得混合料B,控制混合料B含水量在15%;

(5)混合发酵液喷洒:将3g步骤(1)制得的混合发酵液均匀喷洒于步骤(4)的混合料B上,并于35℃-40℃常温通风条件下发酵3天,得发酵料;

(6)粉碎:将步骤(5)的发酵料粉碎,使细度达到60目以上,得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

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腐植酸10g、稻壳粉15g、贝壳粉11g、木薯渣10g、芝麻土7g、骨粉6g、烟沫6g、喷浆玉米皮14g、磷酸钙1.5g、硫酸锌1g、硝酸钾镁1.5g、混合发酵液2g;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操作步骤:

(1)混合发酵液的制备:

a、将分别经LB培养基活化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菌种依次接种到混合培养液中,在36℃摇床培养36h,得各菌种种子液;

b、在发酵罐中先加入10L混合培养液,分别接入步骤(1)的混合菌种种子液0.5L,在36℃、350rpm条件下培养72h,得发酵液A,然后放出4L发酵液A,并泵入6L灭菌后的MRS培养液,分别接入乳酸菌和酵母菌,在36℃、60rpm条件下继续培养96h,即得混合发酵液;

上述混合培养液的组成为:

葡萄糖3g、马铃薯淀粉7g、硫酸铵2g、氯化钠0.2g、磷酸二氢钾0.3g、硫酸镁0.8g、硫酸亚铁0.03g、硫酸锰0.03g、酵母粉3g、蒸馏水1000mL,pH6.8-7.0;

(2)中间混合料的发酵腐熟:按上述重量,将稻壳粉、芝麻土、烟沫和喷浆玉米皮混合,加水制成中间混合料,向中间混合料中添加1.4g的啤酒酵母和1.4g乳酸菌,进行发酵腐熟,发酵腐熟期间加水以保持发酵腐熟的中间混合料含水量为35%-45%;在65℃-70℃温度条件下,持续发酵腐熟5天,得发酵腐熟料;

(3)发酵腐熟料的干燥:将步骤(2)的发酵腐熟料平铺、晾晒,使含水量控制在15%;

(4)原料混合:将步骤(3)干燥的发酵腐熟料与上述重量的腐植酸、贝壳粉、木薯渣、骨粉、磷酸钙混合均匀后,得混合料A;将上述重量的硫酸锌和硝酸钾镁分别加水制成水溶液,并均匀喷洒于混合料A上,得混合料B,控制混合料B含水量在15%;

(5)混合发酵液喷洒:将3g步骤(1)制得的混合发酵液均匀喷洒于步骤(4)的混合料B上,并于35℃-40℃常温通风条件下发酵3天,得发酵料;

(6)粉碎:将步骤(5)的发酵料粉碎,使细度达到60目以上,得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

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腐植酸15g、稻壳粉20g、贝壳粉15g、木薯渣15g、芝麻土11g、骨粉10g、烟沫12g、喷浆玉米皮18g、磷酸钙5g、硫酸锌4g、硝酸钾镁5g、混合发酵液6g;

该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操作步骤:

(1)混合发酵液的制备:

a、将分别经LB培养基活化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菌种依次接种到混合培养液中,在36℃摇床培养36h,得混合菌种种子液;

b、在发酵罐中先加入10L混合培养液,分别接入0.5L步骤(1)的混合菌种种子液,在36℃、350rpm条件下培养72h,得发酵液A,然后放出4L发酵液A,并泵入5L灭菌后的MRS培养液,分别接入乳酸菌和酵母菌,在36℃、60rpm条件下继续培养96h,即得混合发酵液;

上述混合培养液的组成为:

葡萄糖3g、马铃薯淀粉7g、硫酸铵2g、氯化钠0.2g、磷酸二氢钾0.3g、硫酸镁0.8g、硫酸亚铁0.03g、硫酸锰0.03g、酵母粉3g、蒸馏水1000mL,pH6.8-7.0;

(2)中间混合料的发酵腐熟:按上述重量,将稻壳粉、芝麻土、烟沫和喷浆玉米皮混合,加水制成中间混合料,向中间混合料中添加1g的啤酒酵母和1g乳酸菌,进行发酵腐熟,发酵腐熟期间加水以保持发酵腐熟的中间混合料含水量为35%-45%;在65℃-70℃温度条件下,持续发酵腐熟6天,得发酵腐熟料;

(3)发酵腐熟料的干燥:将步骤(2)的发酵腐熟料平铺、晾晒,使含水量控制在15%;

(4)原料混合:将步骤(3)干燥的发酵腐熟料与上述重量的腐植酸、贝壳粉、木薯渣、骨粉、磷酸钙混合均匀后,得混合料A;将上述重量的硫酸锌和硝酸钾镁分别加水制成水溶液,并均匀喷洒于混合料A上,得混合料B,控制混合料B含水量在15%;

(5)混合发酵液喷洒:将3g步骤(1)制得的混合发酵液均匀喷洒于步骤(4)的混合料B上,并于35℃-40℃常温通风条件下发酵3天,得发酵料;

(6)粉碎:将步骤(5)的发酵料粉碎,使细度达到60目以上,得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

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试验观察:

将本发明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在烟台苹果种植基地进行试验,分别在现蕾期、花谢3/4时、果实膨大期、壮果期、增糖期施用,相比市售复合剂,施用本发明多菌种混合发酵微生物有机肥在果实成色、亩产量、口感、土质、增收效益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