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反季节移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7010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园林树木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木反季节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多数工程项目要求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完工,但绿化工程很难赶在绿化的最佳季节完工,生长季移植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大量树木需要反季节移栽。传统的移栽时间是从3月中下旬开始至5月初或者是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所谓反季节移栽就是在此外的时间移栽。根据大量调研和多年实践表明,在现有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下,在以下两个时期:5~6月份,植物从萌动到开始生长时,和9~10月份,植物从生长时期将要转入休眠时移栽,移栽成活率极低,甚至为零。可见,反季节移栽存在的问题是成活率较低,有些虽能成活但长势萎靡。因此,研究反季节移栽,特别这两个时期保活技术,提高成活率和移栽质量,避免因树木死亡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成为新形势下绿化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树木移栽方法,解决了树木反季节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且能提高移栽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树木反季节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移栽前处理:移栽的树木在移栽前一年春季先进行断根,断根后,促使树木的主根上生长出有利于存活的侧根;以移栽树木胸径5~7倍或以树木地径周长为半径确定泥土球直径,泥土球厚度大于等于泥土球直径的三分之二;树根起挖前10~15天内,对树根进行浇灌;起挖前截去病虫枝,并对树木根系折断、磨损处涂上断面愈合剂,并对树冠部分保留的树叶进行修剪;

(2)种植穴准备:在树木移植位置处挖掘种植穴,种植穴的直径和坑深为泥土球直径和深度的1.5倍;在种植穴底部施加1~2千克的土壤改良剂;在种植穴内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150~250ml;

(3)树木定植:先向穴坑内填入基质土,然后根据起树时所做的方位标记,将被移植的苗木按原来的方向,将移栽的土球的3/4放入种植穴内,填入基质土,每填20cm即夯实,填土高度不能超过移栽的土球,同时在移栽的土球周围竖直埋设数根塑料通气管;用树木保湿带均匀包裹在树干四周,并使用支撑架对移植的树木进行保护支撑,最后在树穴外围修一道围堰;

(4)移栽后养护:用含200ppmabt的水溶液作为定根水,移栽后一次浇透,七日内浇透第二遍定根水,以后根据土壤含水量浇灌清水,用抗蒸腾剂整株喷施,7天喷施一次,连喷三次;

(5)后期常规管理:定期浇水和施加营养液,必要时采用输液的方式,给树木的枝干补充树木营养液,以提高存活率。

所述步骤(2)中的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15~20份、磷酸氢铵8~10份、氯化钾15~20份、氢氧化钙3~10份、大豆酶1~3份、生物碱1~2份,多效唑0.5~0.7份,edta螯合锌0.3~0.5份。

所述步骤(3)中的基质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泥炭土3~5份、木屑2~3份、草木灰1~2份、植物纤维1~3份和农家肥3~8份,以上原料混合均匀后放置3~5天,促其高温发酵后而成。

所述步骤(2)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浓度为0.02%的萘乙酸。

所述步骤(5)中的树木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柠檬酸铁4~7份、氨基酸3~6份、氯化钾2~5份、硼酸钠1~5份、吲哚丁酸1~2份、复硝酚钠0.5~1份、硝酸钙0.2~0.5份、硫酸亚铁0.1~0.5份、乙醇5~10份、钼酸铵0.5~1.2份、水50~100份。

所述步骤(3)中,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在树木树根处铺设透气材料,以防土壤板结。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木反季节移栽方法,解决了树木反季节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且能提高移栽质量。本发明从移栽前开始对树木进行技术处理,通过断根增加树木毛细根数量,通过截冠降低树木的营养消耗,增加树体内的营养储备,增大光合枝的比例。增强树木活力。移栽时埋设了透气管,增加土壤通透性,可以促进树木根部的呼吸作用,还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活力,促进有机肥料的转化,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改良剂能够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通过添加基质土,促进树体生根发新芽,其中的磷钾等元素能够促进植株生命力的再恢复,对提高树木移栽成活率有较好的效果。移栽前对根部的愈合培养,进一步防止根部烂根的发生。通过输入树木营养液,它能迅速为移栽树木全面补充营养,激发树木活性,促进树木细胞分化和分裂,促进根系快速发育,能使移栽的树木在更短的时间里快速恢复生长势头,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采用本技术,移栽树木可以迅速长出新根,恢复生机。示范应用表明树木栽植成活率在90%以上,并且生长茁壮,具有良好的绿化景观生态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树木反季节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移栽前处理:移栽的树木在移栽前一年春季先进行断根,断根后,促使树木的主根上生长出有利于存活的侧根;以移栽树木胸径5~7倍或以树木地径周长为半径确定泥土球直径,泥土球厚度大于等于泥土球直径的三分之二;树根起挖前10~15天内,对树根进行浇灌;起挖前截去病虫枝,并对树木根系折断、磨损处涂上断面愈合剂,并对树冠部分保留的树叶进行修剪;

(2)种植穴准备:在树木移植位置处挖掘种植穴,种植穴的直径和坑深为泥土球直径和深度的1.5倍;在种植穴底部施加1~2千克的土壤改良剂;在种植穴内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150~250ml;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18份、磷酸氢铵9份、氯化钾17份、氢氧化钙5份、大豆酶2份、生物碱1.5份,多效唑0.6份,edta螯合锌0.4份。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浓度为0.02%的萘乙酸。

(3)树木定植:先向穴坑内填入基质土,然后根据起树时所做的方位标记,将被移植的苗木按原来的方向,将移栽的土球的3/4放入种植穴内,填入基质土,每填20cm即夯实,填土高度不能超过移栽的土球,同时在移栽的土球周围竖直埋设数根塑料通气管;用树木保湿带均匀包裹在树干四周,并使用支撑架对移植的树木进行保护支撑,最后在树穴外围修一道围堰;基质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泥炭土4份、木屑2.5份、草木灰1.5份、植物纤维2份和农家肥5份,以上原料混合均匀后放置3~5天,促其高温发酵后而成。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在树木树根处铺设透气材料,以防土壤板结。

(4)移栽后养护:用含200ppmabt的水溶液作为定根水,移栽后一次浇透,七日内浇透第二遍定根水,以后根据土壤含水量浇灌清水,用抗蒸腾剂整株喷施,7天喷施一次,连喷三次;

(5)后期常规管理:定期浇水和施加营养液,必要时采用输液的方式,给树木的枝干补充树木营养液,以提高存活率。树木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柠檬酸铁5份、氨基酸4份、氯化钾3份、硼酸钠3份、吲哚丁酸1.5份、复硝酚钠0.7份、硝酸钙0.3份、硫酸亚铁0.4份、乙醇7份、钼酸铵0.7份、水70份。

本发明从移栽前开始对树木进行技术处理,通过断根增加树木毛细根数量,通过截冠降低树木的营养消耗,增加树体内的营养储备,增大光合枝的比例。增强树木活力。移栽时埋设了透气管,增加土壤通透性,可以促进树木根部的呼吸作用,还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活力,促进有机肥料的转化,提高土壤肥力。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能够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通过添加基质土,促进树体生根发新芽,其中的磷钾等元素能够促进植株生命力的再恢复,对提高树木移栽成活率有较好的效果。移栽前对根部的愈合培养,进一步防止根部烂根的发生。通过输入树木营养液,它能迅速为移栽树木全面补充营养,激发树木活性,促进树木细胞分化和分裂,促进根系快速发育,能使移栽的树木在更短的时间里快速恢复生长势头,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采用本技术,移栽树木可以迅速长出新根,恢复生机。示范应用表明树木栽植成活率在90%以上,并且生长茁壮,具有良好的绿化景观生态效果。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中的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15份、磷酸氢铵8份、氯化钾15份、氢氧化钙3份、大豆酶1份、生物碱1份,多效唑0.5份,edta螯合锌0.3份。步骤(3)中的基质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泥炭土3份、木屑2份、草木灰1份、植物纤维1份和农家肥3份,以上原料混合均匀后放置3~5天,促其高温发酵后而成。步骤(5)中的树木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柠檬酸铁4份、氨基酸3份、氯化钾2份、硼酸钠1份、吲哚丁酸1份、复硝酚钠0.5份、硝酸钙0.2份、硫酸亚铁0.1份、乙醇5份、钼酸铵0.5份、水50份。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中的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20份、磷酸氢铵10份、氯化钾20份、氢氧化钙10份、大豆酶3份、生物碱2份,多效唑0.7份,edta螯合锌0.5份。步骤(3)中的基质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泥炭土5份、木屑3份、草木灰2份、植物纤维3份和农家肥8份,以上原料混合均匀后放置3~5天,促其高温发酵后而成。步骤(5)中的树木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柠檬酸铁7份、氨基酸6份、氯化钾5份、硼酸钠5份、吲哚丁酸2份、复硝酚钠1份、硝酸钙0.5份、硫酸亚铁0.5份、乙醇10份、钼酸铵1.2份、水100份。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发明,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