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榆黄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318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菇类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榆黄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榆黄菇又名金顶侧耳、榆黄蘑、黄金菇、玉米菇等,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榆黄菇子实体形如喇叭花,花朵簇聚,菇色鲜黄,形态高贵典雅;其营养丰富,主要成分为多糖类、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富含游离氨基酸、谷氨酸、丙氨酸等味觉成分,食用味觉甚好,为菇类上品;榆黄菇有滋补强壮的功效,具有降血脂、平喘、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用活性,可治疗肾虚、阳痿和痢疾等。榆黄菇的栽培原料很多,如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但随着林木资源的日益匮乏、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棉籽壳、玉米芯的综合利用,导致栽培原料价格大幅度增长,为降低榆黄菇栽培成本,生产上急需开发利用新的栽培原料。

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是我国所特有的半常绿缠绕藤木,生于山野或人工栽培,多年生藤本,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三萜皂苷类、无机元素等化学成分。中医早已证实,其茎、叶、花均可入药,其味甘微苦,性寒,无毒,有生津、止渴、清热、散风、解表等功效,是不可多得的消夏解暑良药。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忍冬植物种植,用以生产金银花;金银花山东产量最大,河南产的质量好。忍冬植物适应性强,生命旺盛,耐寒耐旱,用途广泛,近年来很受人们喜欢。忍冬植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作用,在防治畜禽疾病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它被称为“植物抗生素”,对滥用化学抗生素带来严重后果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目前,忍冬植物提取物的研发和应用也日益广泛。

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藤、叶、花等)是提取忍冬植物的绿原酸、黄酮、多糖等成分后的固体废弃物。经中华全国合作供销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检测,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中含蛋白质14.7%、粗纤维11.1%、碳水化合物61.7%、氮2.34%、钾6.05%;其ph值4.32-5.21;砷0.19mg/kg(gb/t5009.11-2003)、铅1.20mg/kg(gb5009.12-2010)、汞0.16mg/kg(gb/t5009.17-2003)、镉0.29mg/kg(gb5009.15-2014)、铬0.062mg/kg(gb5009.123-2014)。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中营养物质较高(尤其蛋白质含量很高)、有害物质极低(甚至低于食品标准)。长期堆放,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迫切需要有效途径对其进行转化。从营养成分来看,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可以用来进行食用菌栽培,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粒径大小不一;二是所含氮源丰富,但缺乏有效碳源;三是ph值偏低,培养料易酸败等问题。

因此,将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用于食用菌的栽培仍存在技术难点,目前还未见有相关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榆黄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作为制备榆黄菇培养料的原料,有效利用忍冬植物废弃物、降低了榆黄菇栽培成本、减少了能源消耗、增加了菌袋成功率和种菇效益,丰富了我国菇类市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含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榆黄菇培养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40-60%、玉米芯20-50%、棉籽壳0-20%、麸皮10%。

优选的,所述榆黄菇培养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60%、玉米芯30%、麸皮10%。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榆黄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质量百分比将各原料混合,加水搅拌,得混合料,调节混合料的ph至8.0-8.5;

(2)建堆发酵,装袋灭菌,即得榆黄菇培养料。

优选的,步骤(1)中,加水搅拌时,料水的质量比为1:(1.1-1.2)。

优选的,步骤(1)中,用石灰水调节ph至8.0-8.5。

优选的,步骤(2)中,建堆发酵的方法为:将混合料建堆,在料堆的顶部打若干个直通料堆底部的通气孔,待堆温60℃以上时保持48h。

优选的,将混合料建成宽1.5m、高1.5m的长形堆。

优选的,在料堆的顶部每隔0.5m打一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3-7cm;进一步优选为5cm。

优选的,步骤(2)中,装袋灭菌的方法为:将建堆发酵后的混合料装入18cm×36-38cm的聚乙烯塑料袋中,100℃下保持8-10h进行灭菌。

上述方法制备的榆黄菇培养料在榆黄菇栽培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榆黄菇的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1)按上述方法制备榆黄菇培养料;

(2)榆黄菇培养料接种、发菌;

(3)出菇。

步骤(2)中,接种时,菌袋的温度为25-30℃;优选为28℃。

步骤(2)中,发菌的温度为20-25℃;优选为22℃。

步骤(3)中,出菇的方法为:在菌袋的两头各划长2-4cm(优选3cm)的出菇口,口深0.3-0.7cm(优选0.5cm),控制温度16-26℃、空气湿度85-90%、光照150-1000lux、co2<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榆黄菇培养料组分搭配合理,培养料的c/n比、ph值适宜榆黄菇栽培;采用本发明的培养料栽培的榆黄菇,其菌丝发育快,生长旺盛,菌丝洁白浓密,基本不会出现菌袋污染等情况,在提高前三潮生物转化率的同时,菇潮天数缩短(生产周期缩短),节省人力物力。

(2)本发明的榆黄菇培养料明显减少了棉籽壳和玉米芯的用量,并且可对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进行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值得推广。

(3)本发明的榆黄菇培养料制备过程中,采取培养料60℃以上发酵48h后装袋(可使培养基中附着的杂菌萌发、虫卵孵化),再进行高温灭菌,一方面可减少灭菌时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可以彻底杀灭病菌虫卵,可提高菌袋成功率。

(4)应用本发明的培养料生产的榆黄菇产量高、品质优。加入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提取废弃物的培养料,可提高榆黄菇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以本发明的榆黄菇培养料的前三潮生物转化率为47.69-57.20%、蛋白质30.2-38.5%;而以棉籽壳、玉米芯为主要生产原料的前三潮生物转化率为34.72%、蛋白质24.8%。

(5)利用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提取废弃物生产榆黄菇,比用棉籽壳、玉米芯栽培榆黄菇的菌丝萌发快,每投入1吨培养料,纯收入可提高1867.6-2788.4元;加入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提取废弃物的榆黄菇菌袋都可缩短转潮时间,缩短生产周期,提早上市,同时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对于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缺乏有效的利用方式,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含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榆黄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含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榆黄菇培养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40-60%、玉米芯20-50%、棉籽壳0-20%、麸皮10%。

由于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粒径大小不一,所含氮源丰富,但缺乏有效碳源,本发明对榆黄菇培养料的组分进行了合理的优化调整,培养料的颗粒结构、c/n比、ph值适宜榆黄菇栽培,在提高前三潮菇生物转化率的同时,菇潮天数缩短(生产周期缩短),节省人力物力。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上述榆黄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质量百分比将各原料混合,加水搅拌,料水的质量比为1:(1.1-1.2),得混合料,用石灰水调节调节混合料的ph至8.0-8.5;

(2)将混合料建成宽1.5m、高1.5m的长形堆,在料堆的顶部打若干个直通料堆底部的通气孔,待堆温60℃以上时保持48h,然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袋,装袋后在100℃下保持8-10h进行灭菌,即得榆黄菇培养料。

榆黄菇培养料的含水量是一个重要指标,若培养料的含水量过高,则通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易造成杂菌感染,甚至发酵酸化;若含水量过低,则后期产量低。本发明对榆黄菇培养料的含水量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发现,本发明培养料中的含水量能够使榆黄菇菌丝生长迅速,同时避免杂菌菌丝的感染。

食用菌所处环境的酸碱度,直接影响菌丝细胞内酶的活性、细胞膜透性以及对金属离子的吸收能力,食用菌的新陈代谢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进行的,酶是具有催化效应的蛋白质,每一种酶的作用都有相应的ph值,过高过低都将使酶的活力降低,从而导致新陈代谢减慢甚至停止;ph值的变化,还可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影响细胞对某些物质的吸收,ph值过高还会影响菌体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内外传递和正常呼吸。本发明的ph值是配合本发明的培养料最合适的ph值。

采用本发明的建堆发酵方式,培养料的堆大小合适,通气性良好,能够使建堆后培养料快速度达到60℃,装袋后常压灭菌能快速达到100℃,有效避免培养料的酸化问题,并且节省能源。

在本申请的再一种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榆黄菇的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1)榆黄菇培养料接种、发菌;接种时,菌袋的温度为25-30℃,发菌的温度为20-25℃;

(2)出菇:在菌袋的两头各划长2-4cm的出菇口,口深0.3-0.7,控制温度16-26℃、空气相对湿度85-90%、光照150-1000lux、co2<0.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菌丝细胞代谢速度加快,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增殖;另一方面,因细胞主要活性物质蛋白质、核酸等对高温敏感,温度过高其结构及活性会受到破坏和影响,该温度是榆黄菇菌丝在本发明的培养基中生长的最适温度。

出菇口的大小、深度与现蕾时间、菇型、产量有关。采用发明所设计的出菇口的大小和深度易出盖小柄长的优质菇,并且菌袋水分不易散失、生产后期产量高。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对比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试验材料,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其含蛋白质14.7%、粗纤维11.1%、碳水化合物61.7%、氮2.34%、钾6.05%;砷0.19mg/kg、铅1.20mg/kg、汞0.16mg/kg、镉0.29mg/kg、铬0.062mg/kg;其ph值4.32-5.21。

实施例1:

一种含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榆黄菇培养料,由以下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混合后制成: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60%、玉米芯30%、麦麸10%。

栽培方法如下:

(1)先将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均匀,并用石灰水将培养料ph值均匀调至8.5。料水比控制在1:1.2。

(2)把步骤(1)中的培养料堆制成宽1.5m、高1.5m、长度不限的长形堆,料堆顶部每隔0.5m用粗5cm的木棒打一直通料底的通气孔,待堆温60℃以上保持48h,然后装入18cm×36cm的聚乙烯塑料袋。

(3)采用常压灭菌方式对步骤(2)的菌袋进行灭菌,100℃下保持8-10h。

(4)待步骤(3)的菌袋洁净冷却至28℃时,对菌袋进行两头无菌接种。

(5)将步骤(4)的菌袋移至通风良好的发菌室内进行避光培养,袋内料温度控制在22-24℃。

(6)用刀片在长满菌丝的菌袋两头各划长约3cm的出菇口,口深0.5cm,控制温度16-26℃、空气湿度85-90%、光照150-1000lux、co2<0.1%。

实施例2

含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榆黄菇培养料,由以下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混合后制成: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40%、玉米芯50%、麦麸10%,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含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榆黄菇培养料,由以下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混合后制成: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50%、玉米芯20%、棉籽壳20%、麦麸10%,其余同实施例1。

对照例1:

培养料的组成:

棉籽壳45%、玉米芯45%、麦麸10%,其余同实施例1。

对照例2:

培养料的组成:

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60%、棉籽壳30%、麦麸10%,其余同实施例1。

对照例3:

培养料的组成:

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90%、麦麸10%,其余同实施例1。

用本发明的栽培料与传统的栽培料栽培的榆黄菇比较结果见表1。

表1:榆黄菇栽培比较

注:(1)每吨培养料纯收入计算方法:每吨培养料生产菇量×8000元/吨-生产原料成本(废弃物,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等)。

(2)生产原料成本不含设施、人工、能源、菌类物质(塑料袋、药品、绳)等。

其他配方的传统栽培料得出的结果与上表的结果类似。

由表1可以得出:本发明的培养料结合栽培方法与传统不含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培养料相比(实施例1、2、3与对照例1相比),榆黄菇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污染率降低,转潮天数明显减少,成本降低,并且每吨培养料的纯收入明显增加;本发明的培养料结合栽培方法与有含提取活性物质后的忍冬植物废弃物的培养料相比(实施例1、2、3与对照例2、3相比),每吨培养料出菇量和每吨培养料的纯收入明显增加。本发明培养料的榆黄菇菌丝长势好,发菌快,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