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山核桃生产加工废弃物制作金针菇栽培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0525发布日期:2018-12-08 06:3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利用山核桃生产加工废弃物制作金针菇栽培料,包括栽培料的配伍,及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针菇又名冬菇,因其菌柄形状和色泽极象金针菜,故称金针菇。金针菇滑嫩味美、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高达20.9%,其中,44.5%又为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明显高于一般菇类;由于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也比较高,因此,经常食用金针菇对儿童脑细胞的发育也十分有利。

金针菇属弱木腐生真菌,具有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所以一直来,菇农都是以木屑和棉籽壳作为栽培原料。但如今,“菌-林”矛盾日益突出,棉籽壳的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十分重视对价廉物美的替代原料的物色。

山核桃树属胡桃科山核桃属,是一种木本油料树种,其果子山核桃为世界性干果,全世界共有18个种,3个亚种。山核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至今有500多年,主要分布于浙、皖两省交界的天目山区周围,地处北纬29°-31°,东经118°-120°,总种植面积约8.67万hm2,年产量2万余吨。

在山核桃生产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三类废弃物。一是整形修剪后产生的树枝。我国山核桃种植面积大,每年从山核桃园修剪落下的枝条数量巨大,然而,这些枝条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大部分被用作薪柴;二是山核桃蒲壳(由外果皮与中果皮构成)。山核桃鲜果采收下来,外面的一层蒲壳经机器剥离后被废弃,而每产出1斤山核桃干籽,就会有至少4斤的蒲壳。这些蒲壳,数量很大,有一部分被脱壳还林(毕竟山核桃产在山区,不少山高路陡的地区要做到大量还林很难实行),而不还林的话,靠烧炭自用或当生物农药,用量也实在很有限,因此大量的山核桃蒲壳被随意丢弃或焚烧;三是山核桃果壳,即山核桃内果皮,是木质化石细胞层形成的硬壳。过去山核桃作为干果销售,其果壳难以回收利用,而现在许多山核桃被深加工利用,为此所产生的山核桃果壳大量而集中,这些果壳大部分企业将其作为废弃物进行处理,既增加生产成本,又污染环境。

山核桃树枝,木材组织紧密,单位体积内木质素含量高;山核桃蒲壳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据测定,晒干的蒲壳含有木质素约43%,纤维素约17%,氮0.56%,磷0.339%,钾0.797%;果壳含有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其中木质素含量约52%、纤维素约11%。以上这些组分,能为金针菇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碳源。但由于这三类废弃物还含有生物碱及多酚类等物质,这些物质会抑制金针菇菌丝的生长,因此欲利用山核桃树枝、蒲壳、果壳栽培金针菇,关键是要使这些抑菌物质得以分解及挥发。

在食用菌主要栽培原料(棉籽壳、木屑)日趋短缺的今天,若把山核桃树枝、蒲壳、果壳这些废木质资源替代林料栽培金针菇,不仅是一项食用菌生产的降本举措,而且还是一项循环农业及环保事业举措。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金针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以山核桃树枝屑、蒲壳屑、果壳屑为主要原料,辅以玉米芯、甘蔗渣、麸皮、大豆粉、轻质碳酸钙等辅料,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本发明内容还包括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山核桃树枝屑、蒲壳屑、果壳屑,经过日光暴晒、二次发酵或堆积陈化处理,既降解了有毒抑菌物,又使木质素、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利于金针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促进了金针菇菌丝的生长;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菌料透气性好、保水性强,金针菇出菇整齐,产量高,其生物学效率达110.8%‑121.3%;三是不仅为山核桃树枝、蒲壳、果壳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还为金针菇栽培找到了一种新的基质。

技术研发人员:白迎霞;屈江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白迎霞
技术研发日:2017.05.26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