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7050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防水胶技术领域,涉及修补防水胶,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胶属于化工产品,其特点具有柔性高、防水隔潮、粘结力强及抗开裂粘结力强等。适用于混凝土、砂浆砖石结构的建筑物防水抗渗。特别适用于地下室、浴室地面及墙面、厨房、阳台等吸收性表面的防水。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砖石结构的建筑物防水。适用厨房、卫生间、阳台、地下室等建筑部位。适用于地板采暖系统地面防水工程。

随着国内外建筑业的发展,防水胶的使用更加广泛。目前,使用较多的防水涂料为双组份的js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其中液料由苯丙乳液或vae乳液组成,粉料由水泥、砂、可分散乳胶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组成。

但是,现有的防水胶存在显著的不足:施工不够简便,施工前需搅拌5-10min后才能涂刷,施工时还需要时而搅拌以防止沉底;延伸性能(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断裂伸长率为30%-300%;另外,对于卫生间贴了瓷砖的基面而又漏水渗水的,不适合使用现有的防水胶材料,因为施工前要把瓷砖掀掉后再做防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防水特性优良,不砸砖、不注浆,施工简单,且无色、无味、透明、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该一种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组成:

络合剂25-30%;

减水剂30-35%;

助剂混合物25-30%;

硅灰10-20%。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络合剂采用乙二胺四甲叉磷酸钠。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水剂的原料组成按重量组份计包括:丙酮15份、尿素12份、亚硫酸钠20份、甲醛2份及反应催化剂3份。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催化剂采用氧化锌、磷酸或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40℃水中溶解亚硫酸钠与反应催化剂,经10min搅拌均匀后加人丙酮及尿素;

2)恒温40℃并搅拌40min,然后升温至60℃,滴加甲醛,滴加过程持续约28min;

3)搅拌10min后升温至95℃,恒温搅拌3.5小时;

4)在150-160℃温度下烘干,然后研磨制成粉末状,即可。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剂混合物包括活性硅助剂、有机硅防水助剂及无机防水助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剂混合物中各组分质量配比为:活性硅助剂25-30%、有机硅防水助剂25-30%及无机防水助剂50-60%。

一种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层处理:检查基层有无大面积的起壳、疏松和剥落等现象,如果有应先进行修补,基层要求平整、坚固、干净及无明水,除去表面油污及尘土等影响粘力的松散物质,已剥落或松动的混凝土必须铲掉;

步骤二、混合配料:将络合剂、减水剂、助剂混合物及硅灰按规定比例混合形成防水胶,搅拌均匀后待用;

步骤三、打底包裹:用塑料袋包裹抹布堵塞地漏口;

步骤四、面层涂抹:把溶解搅拌好的防水胶倒在地板上,用刮刷将液料从低处往高处扫,使得防水胶均匀充分的漏入地板砖缝内;

步骤五、静置固化:静置一段时间,等完成固化后,清除地面上的残留固化胶体,即施工完成。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的混合配料中用慢速电钻搅拌,防止块状物形成,搅拌直至获得均匀细微的混合物。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五的静置固化中静置时间设置为2至4小时。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及其制造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发明的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的配方合理有效,其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各个单物质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地结合;复合技术配制出的修补防水胶,通过络合剂、减水剂等协同作用,与水泥中钙等离子发生络合反应,补水胶粘粘强度高,修补后的材料抗压强度,抗渗透力强;另外,该不砸砖修补防水胶的制备简单,使用方便,无需砸砖就可进行防水施工,省时省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络合剂、减水剂、助剂混合物及硅灰为试验因素,每因素选取三个水平,设置正交试验,每组试验对应作为一项实施例。

实施例1

制备本发明的一种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该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络合剂25%、减水剂30%、助剂混合物25%及硅灰20%。

在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络合剂采用乙二胺四甲叉磷酸钠;所述减水剂的原料组成按重量组份计包括:丙酮15份、尿素12份、亚硫酸钠20份、甲醛2份及反应催化剂3份;所述反应催化剂采用氧化锌、磷酸或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在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40℃水中溶解亚硫酸钠与反应催化剂,经10min搅拌均匀后加人丙酮及尿素;

2)恒温40℃并搅拌40min,然后升温至60℃,滴加甲醛,滴加过程持续约28min;

3)搅拌10min后升温至95℃,恒温搅拌3.5小时;

4)在150-160℃温度下烘干,然后研磨制成粉末状,即可。

在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助剂混合物包括活性硅助剂、有机硅防水助剂及无机防水助剂;所述助剂混合物中各组分质量配比为:活性硅助剂25-30%、有机硅防水助剂25-30%及无机防水助剂50-60%。

在提供的实施例中,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层处理:检查基层有无大面积的起壳、疏松和剥落等现象,如果有应先进行修补,基层要求平整、坚固、干净及无明水,除去表面油污及尘土等影响粘力的松散物质,已剥落或松动的混凝土必须铲掉;

步骤二、混合配料:将络合剂、减水剂、助剂混合物及硅灰按规定比例混合形成防水胶,搅拌均匀后待用,所述步骤二的混合配料中用慢速电钻搅拌,防止块状物形成,搅拌直至获得均匀细微的混合物;

步骤三、打底包裹:用塑料袋包裹抹布堵塞地漏口;

步骤四、面层涂抹:把溶解搅拌好的防水胶倒在地板上,用刮刷将液料从低处往高处扫,使得防水胶均匀充分的漏入地板砖缝内;

步骤五、静置固化:静置2至4小时,等完成固化后,清除地面上的残留固化胶体,即施工完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与实施例1中的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的制备工艺相同,且原材料的种类相同,仅在于基础配方含量的不同。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络合剂30%、减水剂30%、助剂混合物25%及硅灰1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与实施例1中的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的制备工艺相同,且原材料的种类相同,仅在于基础配方含量的不同。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络合剂25%、减水剂35%、助剂混合物30%及硅灰1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的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与实施例1中的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的制备工艺相同,且原材料的种类相同,仅在于基础配方含量的不同。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络合剂26%、减水剂32%、助剂混合物27%及硅灰15%。

选用一款普通的修补防水胶作为对比例,进行性能测试。试验参照国家标准gb1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jc474-199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同时与国内外著名品牌的防水剂进行对比实验,比较相互间的防水性能差异。

抗渗性能的测试采用天津建仪试验仪器厂生产的ss-15型自动调压砂浆渗透仪。基准试件初始测试压力为0.1mpa,掺防水剂的受检试件初始测试压力为0.4mpa,每隔8小时加压0.1mpa。混凝土的最大抗渗压力为每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渗透压力比计算式见下式:

式中:s-渗透压力比,%;

s1-涂层混凝土最大抗渗压力,mpa;

s0-基准混凝土最大抗渗压力,mpa。

表1性能测试统计

由测试可见,实施例1至4所制备的高效不砸砖修补防水胶均有较好的渗透压力比,抗压强度较高,且粘粘强度也比普通的修补防水胶要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