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及其制备和施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8525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涉及植物肥料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叶面药肥及其制备和施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疆南疆地区核桃种植面积已达300多万亩,核桃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随着核桃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核桃树龄增加对水肥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核桃病害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其中,核桃叶缘焦枯现象越来越普遍,使叶片变小、变黄、变褐、枯死、萎缩、核桃漏仁、空壳、偏小、不饱满等,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发病株商品率仅为50%~70%,造成的数量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了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核桃感染叶缘焦枯病后,自叶片边缘开始干枯,逐步向叶心主脉处蔓延,复叶顶部的单叶最先表现症状,干枯前未发生萎蔫症状。发病时间多为6月初,发病高峰期为7月底~8月初。田间整体症状表现为:田间植株零星分散发病或田间连片发病;就单株来看,症状表现为个别枝条上的叶片发病和整株叶片均表现病症;从树龄上来看,3年以下的幼树未发生或少有该病害,以5年以上的初挂果核桃树发病最普遍,15年以上的大树发病相对较轻。截止到目前还未发现致病病原物及传播扩散迹象,初步认定该病害为生理性病害。分析总结该生理性病害的发病原因有:冻害、缺素症、树势衰弱、土壤盐碱胶粘、果园通风透光不畅、干热风、春灌水偏晚、叶片中na+、cl-富集等诸多原因造成。但是,现在市面上仍没有专门针对核桃“叶缘焦枯症”有效的防治农药和肥料,现有研究中也没有能够提供养分充足,有效减少叶缘焦枯的发病率,达到改善核桃品质和提高产量的效果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国内外的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针对核桃“叶缘焦枯症”有效的防治农药和肥料,能够提供养分充足,有效减少叶缘焦枯的发病率,达到改善核桃品质和提高产量的效果的产品的问题,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及其制备方法,将包括25%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液体黄腐植酸、水杨酸、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锌的原料进行加工获得的叶面肥能够显著降低核桃病叶率,提高核桃产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25%苯醚甲环唑1份-4份,戊唑醇3份-6份,液体黄腐植酸100份-200份,水杨酸5份-15份,磷酸二氢钾5份-10份,硫酸锌5份-10份,水600份-800份。

优选的,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25%苯醚甲环唑2份,戊唑醇4份,液体黄腐植酸150份,水杨酸10份,磷酸二氢钾5份,硫酸锌8份,水700份。

同时,本发明提供上述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的制备方法,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步骤:

(1)将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锌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得透明的营养液;

(2)将上述营养液与液体黄腐植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使其发生螯合反应,得到螯合反应液;

(3)取25%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水杨酸加入上述螯合反应液,搅拌均匀,得到液体叶面肥。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的施用方法:将上述叶面药肥稀释1000倍至1500倍,从核桃果实速长期开始,用高压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施,喷布湿润所有核桃叶片,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3-5次。

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不仅满足核桃生长发育所需养分,而且添加了植物内吸性杀菌剂、养分增效剂,增强核桃免疫力,与未处理盐碱地相比,核桃病叶率降至43%,最终核桃产量提高2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采用的25%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液体黄腐植酸、水杨酸、磷酸二氢钾、硫酸锌和水均可通过公共渠道购买,工艺中所采用的设备和仪器均为本领域常见的设备。

本发明中选用的所有材料、试剂和仪器都为本领域熟知的,但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其他本领域熟知的一些试剂和设备都可适用于本发明以下实施方式的实施。

实施例一:

按照以下配方制备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25%苯醚甲环唑10g,戊唑醇30g,液体黄腐植酸1000g,水杨酸50g,磷酸二氢钾50g,硫酸锌50g,水6000g。

实施例二:

按照以下配方制备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25%苯醚甲环唑40g,戊唑醇60g,液体黄腐植酸2000g,水杨酸150g,磷酸二氢钾100g,硫酸锌100g,水8000g。

实施例三:

按照以下配方制备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25%苯醚甲环唑30g,戊唑醇50g,液体黄腐植酸1800g,水杨酸100g,磷酸二氢钾70g,硫酸锌90g,水7500g。

实施例四:

按照以下配方制备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25%苯醚甲环唑20g,戊唑醇40g,液体黄腐植酸1500g,水杨酸100g,磷酸二氢钾50g,硫酸锌80g,水7000g。

实施例五:

按照以下配方制备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25%苯醚甲环唑20g,戊唑醇40g,液体黄腐植酸1200g,水杨酸70g,磷酸二氢钾60g,硫酸锌70g,水6500g。

实施例六:

按照以下配方制备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25%苯醚甲环唑20g,戊唑醇40g,液体黄腐植酸1200g,水杨酸70g,磷酸二氢钾60g,硫酸锌70g,水6500g。

实施例七:

按照以下配方制备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25%苯醚甲环唑10g,戊唑醇30g,液体黄腐植酸1000g,水杨酸50g,磷酸二氢钾50g,硫酸锌50g,水8000g。

实施例八:

按照以下配方制备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25%苯醚甲环唑40g,戊唑醇50g,液体黄腐植酸2000g,水杨酸120g,磷酸二氢钾80g,硫酸锌90g,水6000g。

实施例九: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的制备方法,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步骤:

(1)将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锌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得透明的营养液;

(2)将上述营养液与液体黄腐植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使其发生螯合反应,得到螯合反应液;

(3)取25%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水杨酸加入上述螯合反应液,搅拌均匀,得到液体叶面肥。

实施例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的施用方法:将上述叶面药肥稀释1000倍至1500倍在5月下旬开始用高压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施,喷布湿润所有核桃叶片,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3-5次。

实施例十一:

将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提供的八个不同配方分别按照实施例九提供的方法制备液体叶面肥:

对上述实验基础上制备的液体叶面肥进行种植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试验于2016年6—7月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十万亩生态园核桃种植大户地(41°13′n,80°21′e)进行。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800-3831.35小时,总辐射量6000兆焦耳/平方米,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地区之一。气温年变化明显,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为183—227天,年平均气温为9.9℃—11.5℃,年降水量42.4—94mm。

(1)实验处理:核桃园选择9个30m×30m的样地,标号1-9组,每个小区之间至少有1m的缓冲带,灌溉方式为滴灌。

(2)种植施用方法:1-8组喷施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八制备的叶面肥,具体将叶面肥稀释1200倍于6月10号、6月20号、6月30号、7月10号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同时9组以不喷施为空白对照。

(3)检测指标:于8月1号对核桃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同时调查核桃树的果径、病叶率和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区检测指标统计

由表1可知,在喷施本发明的叶面药肥后,核桃叶面叶绿素含量和果径都有增长,病叶率明显降低,产量明显上升,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其中喷施实施例四提供的叶面药肥的效果最为明显,核桃产量达230kg,相比于空白对照组提高24.3%,病叶率低至43%,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的最佳配方为实施例四提供的技术方案,即25%苯醚甲环唑2份,戊唑醇4份,液体黄腐植酸150份,水杨酸10份,磷酸二氢钾5份,硫酸锌8份,水700份。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核桃叶缘焦枯的叶面药肥,不仅满足核桃生长发育所需养分,而且添加了植物内吸性杀菌剂、养分增效剂,增强核桃免疫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核桃病叶率降至43%,最终核桃产量提高24.3%,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针对核桃“叶缘焦枯症”有效的防治农药和肥料的问题,实现了有效减少叶缘焦枯的发病率,改善核桃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改变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