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调整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87043发布日期:2018-06-02 05:3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调整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专利属于玻璃基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调整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溢流下拉法是玻璃制备技术中生产玻璃板的一种方法。与其它工艺相比,溢流下拉法生产出具有优异平整度和光滑度表面的玻璃板。随着玻璃板制作趋于大型化,在宽度方向可达到2000mm以上,这就要保证宽度方向的温度均匀并且可调,成型设备的整个温度场控制就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成型厚度调整区域,经常会出现厚度风管对应基板厚度相反的情况,即风量最大而厚度曲线还处于低谷、风量为零厚度曲线反而处于峰值等相互矛盾的情形。为了解决类似技术难题,在此设计了一种集成式厚度风调整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调整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玻璃基板在生产时出现的厚度风管对应基板厚度相反的情况,即风量最大而厚度曲线还处于低谷、风量为零厚度曲线反而处于峰值等相互矛盾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调整系统,包括集风管、加热风管和抽风管,其中,集风管、加热风管和抽风管均与玻璃基板成型设备连接,且集风管、加热风管和抽风管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交替使用。

优选地,集风管通过第一连接软管、加热风管通过第二连接软管、抽风管通过第三连接软管分别与进风口连接。

优选地,集风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加热风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抽风管上设置第三流量计。

优选地,抽风管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在抽风管的开口端设置有抽风装置。

优选地,加热管的管壁由保温层、加热器和导热层组成,其中,保温层设为外壁,导热层为设内壁,加热器置于保温层和导热层之间。

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的调整方法,当产品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的峰值超出厚度上极限偏差,且厚度分布极限区域的谷值接近厚度下极限偏差时,则将该峰值对应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的进风口与集风管接通,同时将该谷值对应的进风口与抽风管接通;

当产品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的谷值超出厚度下极限偏差,且厚度分布极限区域的峰值接近厚度上极限偏差时,则将该谷值对应的进风口与集风管接通,同时将该峰值对应的进风口与加热风管接通;

当产品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置于厚度上极限偏差和厚度下极限偏差之间,且呈波浪形,则:

若峰值的偏差大于谷值的偏差时,将该峰值对应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所对应的进风口与热风管接通,同时将该谷值对应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所对应的进风口与集风管接通;

若谷值的偏差大于峰值的偏差时,将该谷值对应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所对应的进风口与抽风管接通,将该峰值对应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所对应的进风口与集风管接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调整系统,该系统在玻璃基板的成型设备上集成了冷却、加热以及抽风装置,并根据玻璃基板的生产工艺要求选择三种不同的厚度风调整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增加了厚度的调整工艺手段,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调整方法,当产品的厚度出现异常时,通过增加热风及抽风装置拓展了工艺调整手段和方法,通过不同的组合调整进行优化,尽可能的使玻璃厚度维持的最小波动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厚度风调整系统;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厚度风调整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厚度风调整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加热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厚度分布趋势图示一;

图6是厚度分布趋势图示二;

图7是厚度分布趋势图示三;

图8是厚度分布趋势图示四;

其中,1、均热箱体 2、吹风管 3、风管横梁 4、第一连接软管 5、第一流量计 6、集风管 7、第二流量计 8、第三流量计 9、第二连接软管 10、第三连接软管 11、加热风管 12、抽风管 13、抽风装置 11-1、保温层 11-2、加热器 11-3、导热层 14、厚度分布曲线 15、厚度上极限偏差 16、厚度下极限偏差 2-1、第一进风口 2-2、第二进风口 2-3、第三进风口 2-4、第四进风口 14-1、第一厚度分布极限区域 14-2、第二厚度分布极限区域 14-3、第三厚度分布极限区域 14-4、第四厚度分布极限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的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采用冷却风作为调整系统,包括均热箱体1,均热箱体1上均布有若干个吹风管2,吹风管2的一端穿过风管横梁3通过第一连接软管4与集风管6连接;同时,集风管6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5。

具体地,所述冷却风调整系统通过一定压力的冷却空气进入集风管6,集风管6上设置有与风管2对应数量的出风口,出风口上安装有流量控制计5,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工艺需要,调节对应的流量阀开关,即可达到调整对应产品厚度点的目的。

该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成型厚度调整区域,经常会出现厚度风管对应基板厚度相反的情况,即风量最大而厚度曲线还处于低谷、风量为零厚度曲线反而处于峰值等相互矛盾的情形。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调整系统,是在原有的冷却风调整系统上增加了加热装置和抽风装置,将冷却风装置、加热装置和抽风装置集成化应用,使得各个风管对应的区域快速调整到需要的温度场,起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调整系统,包括集风管6、加热风管11和抽风管12,其中,集风管6上开设有与吹风管数量相等的吹风口,所述吹风口通过第一连接软管4与吹风管2连接;加热风管11上开设有与吹风管数量相等的吹风口,加热风管11上的吹风口通过第二连接软管9与吹风管2连接;抽风管12上开设有有与吹风管数量相等的吹风口,抽风管12上的吹风口通过第三连接软管10与吹风管2连接;同时,集风管6、加热风管11和抽风管12交替使用。

加热风管11和抽风管12上分别设置有耐高温的第二流量计7和耐高温的第三流量计8。

抽风管12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在抽风管12的开口端设置有抽风装置13,所述抽风装置13为抽风机。

如图4所示,加热管11的管壁由保温层11-1、加热器11-2和导热层11-3组成,其中,保温层11-1为外侧壁;导热层11-3为内壁侧;加热器11-2置于保温层和导热层之间。

正常生产时,由集风管6、第一连接软管4和吹风管2组成了厚度风冷却系统;此时热风管流量计和抽风用流量计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连接软管9和第三连接软管10无气流通过,也不与吹风管2连接;

在玻璃基板生产中,要求产品厚度控制在一定的正负极限范围之内,一般会通过调整与产品厚度分布对应的冷却风管的冷却风量大小进行调整,但在生产中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单独依靠冷却风已不能达到工艺调整的目的。本发明的厚度风工艺调整系统通过增加热风及抽风装置拓展了工艺调整手段和方法,通过不同的组合调整进行优化,尽可能的使玻璃厚度维持的最小波动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几种典型的工艺调整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系统的工艺调整方法。

在玻璃基板生产中,当产品厚度控制在一定的正负极限范围之内,且出现两个相邻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连续偏上及两个相邻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连续偏下时,此时,将厚度分布极限区域所对应的进风口接通集风管6,并通过调整集风管6的冷却风量大小进而控制产品厚度。

如图5所示,第一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1和第二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2在中心偏上,第三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3和第四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4在中心偏下,此时,将第一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1、第二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2、第三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3和第四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4所对应的进风口与集风管6接通。

当产品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的峰值超出厚度上极限偏差15、且厚度分布极限区域的谷值接近厚度下极限偏差16时,则将该峰值对应的进风口与集风管6接通,同时将该谷值对应的进风口与抽风管12接通。

如图6所示,第二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2和第四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4超出厚度上极限偏差15,而第三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3接近厚度下极限偏差16,此时,将第二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2和第四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4分别对应的第二进风口2-2和第四进风口2-4接通集风管6,减小对应集风管冷风流量的同时将第三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3所对应的第三进风口2-3接通抽风管12,此操作不仅达到调整第二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2和第四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4的目的,同时将第三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3的影响降低。

当产品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的谷值超出厚度下极限偏差16,且厚度分布极限区域的峰值接近厚度上极限偏差15时,则将该谷值对应的进风口与集风管6接通,增大对应集风管冷风流量,同时将该峰值对应的进风口与加热风管11接通。

如图7所示,第二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2和第四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4接近厚度上极限偏差15,同时,第三厚度分布极限区域14-3超出厚度下极限偏差16,则将第二进风口2-2和第四进风口2-4与加热风管11接通,同时将第三进风口2-3与集风管6接通;以达到控制厚度波动的目的。

当产品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置于厚度上极限偏差15和厚度下极限偏差16之间,但是出现波浪形的波动,此时可分以下两种情况:

如果峰值的偏差大于谷值的偏差,将峰值接近厚度上极限偏差15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所对应的进风口与热风管11接通,同时将谷值接近厚度下极限偏差16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所对应的进风口与集风管6接通。

如果谷值的偏差大于峰值的偏差,将谷值接近厚度上极限偏差15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所对应的进风口与抽风管12接通,将峰值接近厚度下极限偏差16的厚度分布极限区域所对应的进风口与集风管6接通。

如图8所示,厚度分布曲线14均在上下极限偏差15、16之间,但出现波浪形的波动下,即图示14-1、14-3在中心偏上,或14-2、14-4在中心偏下,此种情况下如果单独进行冷却风操作,都会对相邻点的厚度产生影响,使厚度分布进一步恶化。按照本发明,在对14-2、14-4增大冷却风的同时,将与14-1、14-3对应的吹风管2-1、2-3连接至热风装置11或抽风装置12,根据厚度曲线14的变化情况进行优化调整,达到控制产品厚度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几种工艺调整方法为较典型的厚度分布调整方法,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几种情况,在实际生产中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优化组合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