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分离单层绢云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6855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快速分离单层绢云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分离单层绢云母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云母多为单斜晶系,具有片状结构,呈叠板状或书册状晶形,发育完整的为具有六个晶体面的菱形或六边形,有时形成假六方柱状晶体。由于云母粉的性质是易结成团,难以分散,人们层尝试着用不同方法制取单层云母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分离单层绢云母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分离单层绢云母的装置,包括背板、胶带固定转轴、在背板面部左右对应设置的第一纵向轨道和第二纵向轨道、在背板面部上下对应设置的两组转动轴,每组转动轴包括第一固定转动轴、第一活动转动轴、第二活动转动轴和第二固定转动轴,所述第一固定转动轴、第一活动转动轴、第二活动转动轴和第二固定转动轴呈梯形分布,所述第一固定转动轴和第二固定转动轴设置在第一活动转动轴和第二活动转动轴的两侧,所述的两组转动轴中的两个第一活动转动轴设置在第一纵向轨道内,所述的两组转动轴中的两个第二活动转动轴设置在第二纵向轨道内。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每组设置四个转动轴,将胶带缠绕在转轴上,有效避免胶带黏连问题,能够均匀快速分离单层绢云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安装胶带示意图;

图3是胶带上放置绢云母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背板,2-胶带固定转轴,3-第一纵向轨道,4-第二纵向轨道,5-第一固定转动轴,6-第一活动转动轴,7-第二活动转动轴,8-第二固定转动轴,9-胶带,10-绢云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安装胶带示意图;图3是胶带上放置绢云母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一种快速分离单层绢云母的装置,包括背板1、胶带固定转轴2、在背板1面部左右对应设置的第一纵向轨道3和第二纵向轨道4、在背板1面部上下对应设置的两组转动轴,每组转动轴包括第一固定转动轴5、第一活动转动轴6、第二活动转动轴7和第二固定转动轴8,所述第一固定转动轴5、第一活动转动轴6、第二活动转动轴7和第二固定转动轴8呈梯形分布,所述第一固定转动轴5和第二固定转动轴8设置在第一活动转动轴6和第二活动转动轴7的两侧,所述的两组转动轴中的两个第一活动转动轴6设置在第一纵向轨道3内,所述的两组转动轴中的两个第二活动转动轴7设置在第二纵向轨道4内。

所述的快速分离单层绢云母的装置,其两组转动轴和胶带固定转轴2均通过轴承座与背板垂直连接。

所述的快速分离单层绢云母的装置,其胶带固定转轴2是两个,位于两个第二固定转动轴8的同侧。

所述的快速分离单层绢云母的装置,其两个胶带固定转轴2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转轴与第一活动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当第一活动转轴移动到两个第一活动转轴中间位置时第一固定转轴与第一活动转轴之间的距离。

可以通过在背板上记录刻度的方式或在纵向轨道内设置限位部件来控制活动转轴在纵向轨道内的活动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胶带安装在胶带固定转轴上,拉出胶带,并依次缠绕在每组转动轴上。

可以通过长方体形状的上压块和下压块来按压粘结绢云母的胶带部位,上压块和下压块设置在每组转轴中的第一活动转轴和第二活动转轴中间。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面板上设置轨道,上压块和下压块安装在轨道内。上压块和下压块也可以安装在其它装置上,通过外力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第一活动转轴和两个第二活动转轴以及上压块和下压块可以通过电机带动,也可以手动控制。

首先确保下压块上端面和下组转动轴中两个活动轴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本实用新型的下组转动轴中第一活动转轴和第二活动转轴之间的胶带平整,在下压块正上方的胶带中间位置粘结一块1厘米见方的绢云母片。推动两个第一活动转轴和两个第二活动转轴在轨道内纵向相向运动,直至两个第一活动转轴以及两个第二活动转轴在中间位置接触。通过上压块和下压块来按压粘结绢云母的胶带部位。然后,将粘结的两层胶带快速撕开,在撕开的两层胶带上,将获得完整解离后的绢云母片。将带有单层绢云母片的胶带剪下,同样继续操作,将依次得到多个单层绢云母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