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资源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2587发布日期:2018-09-05 01:00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肥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资源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农作物收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秸秆,小麦基本上是一斤粮食一斤草,玉米产生的秸秆量更大。大量秸秆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下一季作物耕种,如直接进行焚烧又会严重污染环境。如何将秸秆资源化处理,已经成为急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目前,秸秆资源化处理的主要研发方向是,将秸秆回收利用制成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料含大量有机质和大量活的有益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其在保障作物正常生长的同时,还具有改良土壤、保持土壤优良性的功能。另外,采用有机废物生产生物有机肥还是循环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秸秆资源化处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资源化处理设备,包括用于盛装发酵原料的罐体以及用于搅拌罐体内发酵原料的搅拌装置,罐体为U形罐,所述罐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套;

搅拌装置包括主轴和设置在主轴上的搅拌叶,主轴的一端与用于带动主轴旋转的动力输出设备相连,主轴穿过罐体的左右两端并与罐体转动连接;

罐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检修口,罐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罐体的上方设置有分别与罐体内部相通的排气口和补水口,排气口与排气管路相连,补水口与供水管路相连。

优选的,罐体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口,曝气口与曝气管路相连。

优选的,罐体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罐体内部温度的温度表。

优选的,搅拌叶为沿着主轴轴线方向设置的螺带式搅拌叶。

优选的,搅拌叶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多个桨叶,桨叶沿着主轴的轴线方向错位设置,桨叶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连接臂以及与连接臂一端相连的方板状桨叶,方板状桨叶的搅拌面倾斜于竖直面。

优选的,罐体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罐体的机架,与罐体出料口位置相对应的输送带装置从机架间穿过。

优选的,加热套为油加热套。

优选的,动力输出设备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相连的减速机,减速机与主轴相连。

优选的,检修口为长方形检修口,检修口上设置有长方形的封头板,长方形封头板与检修口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秸秆资源化处理设备可对生物肥原料进行发酵,为发酵过程提供搅拌混料,并提供发酵加热温度。

另外,通过补水口为发酵过程提供水分,通过排气口将罐体内部与外部大气连通,防止罐体内压力失衡,并通过温度表监测发酵罐内部发酵温度。

整个发酵罐还带有长方形检修口便于检修,可从罐体上方观察罐体内部搅拌情况。

为了加快整个生物肥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在罐体下方设置有用于运送产品生物肥的输送带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加热套与罐体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传送带与机架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罐体、2搅拌装置、21主轴、22电机、23减速机、24连接臂、25方板状桨叶、3加热套、4进料口、5检修口、6出料口、7排气口、8补水口、9曝气口、10温度表、11机架、12输送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秸秆资源化处理设备,其包括用于盛装发酵原料的罐体1和横置在罐体1上,用于搅拌罐体1内的发酵原料的搅拌装置2,发酵原料为粪便、秸秆等有机废物。罐体1为U形罐,即整个罐体1的截面为U形,即罐体1由一块弯折成U形的钢板与固定在该成U形的钢板上、左和右侧的平直钢板围成,其内部空间供发酵使用。罐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套3,该加热套3用于给罐体1加热,保持罐体1内发酵过程的正常进行。所述加热套3为固定在罐体1外部的带有夹层结构的套体,套体包覆在罐体1下部,通过对加热套夹层空间内的加热油进行加热或者向加热套的夹层内输送或循环加热油/水/加热蒸汽等高温介质对罐体1进行传递热量,从而加热罐体1内部的发酵原料。

进一步地,搅拌装置2包括主轴21和安装在主轴21上的搅拌叶,主轴21的一端与用于带动主轴21旋转的动力输出设备相连,主轴21穿过罐体1的左右两端并与罐体1转动连接;主轴21与罐体1之间安装有轴封,轴封采用机械密封方式。动力输出设备带动主轴21旋转,从而带动搅拌叶转动,达到搅拌罐体1内部生物肥原料的目的。

进一步地,动力输出设备包括电机22以及与电机22相连的减速机23,减速机23与主轴21相连。

在罐体1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4,进料口4的一侧设置有检修口5,罐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6。进料口4和出料口6上分别安装有气动闸门,进一步地,气动闸门包括闸板以及与闸板相连的气缸,气缸与供气装置相连,通过气缸带动闸板,从而将进料口4/出料口6封堵或打开。

进一步地,检修口5为长方形检修口,检修口5上设置有长方形的封头板,长方形封头板与检修口5法兰连接;长方形检修口的长边沿着主轴的轴线设置,在检修时可通过检修口5尽可能多的接触到罐体1内的搅拌装置2。

实施例2

如图所示2-3,参照图1,为了进一步方便在发酵过程中对罐体1内发酵环境的控制,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实施例1在发酵过程中的曝气和送水主要通过开启进料口4来进行操作):在罐体1的上方开设有分别与罐体1内部相通的排气口7和补水口8,排气口7与排气管路相连,补水口8与供水管路相连;通过排气管路将罐体1内部与外部大气连通,在排气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通过进气阀来调整管路的通气性能;供水管路与通过水泵向罐体1内供水。

进一步地,罐体1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口9,曝气口9与曝气管路相连;曝气口与罐体1内部相通,其位于罐体1的中下部,这样便于曝气管路中的氧气打入发酵原料内。曝气管路通过空气压缩机将空气打入罐体1内,给发酵工程提供充足的氧气。

进一步地,罐体1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罐体1内部温度的温度表10。

进一步地,由于秸秆原料纤维含量极高,传统的搅拌叶在搅拌过程中极易发生阻塞现象,以下对搅拌叶做出优化:搅拌叶包括固定在主轴21上的多个桨叶,桨叶沿着主轴21的轴线方向错位设置,桨叶包括固定在主轴21上的连接臂24以及与连接臂24一端相连的方板状桨叶25,方板状桨叶25的搅拌面倾斜于竖直面,所述竖直面为整个设备放置在水平面上后,垂直于水平面的一个参照面。进一步地,桨叶分为两排,两排桨叶分别固定在主轴21相对的两侧,并且两排桨叶之间相互错位,并且两排桨叶上的方板状桨叶25的倾斜方向相反。上述结构搅拌叶可以确保有机原料得到充分的搅拌。

优选的,方板状桨叶25距离罐体1内壁的最近距离为5-10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无附图,参照附图2和附图3,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搅拌叶为沿着主轴21轴线方向设置的螺带式搅拌叶。

实施例4

如附图4-5所示,参照附图1,,罐体1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罐体1的机架11,与罐体1出料口6位置相对应的输送带装置12从机架11间穿过;输送带装置12包括输送带机架,安装在输送带机架上的电机,通过电机带动输送带转轴,从而带动输送带;在卸料时,打开出料口6,发酵后的生物肥产品从出料口6掉落在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将产品从罐体1底部输送出去,在进行包装,无需人工搬运。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下方,沿着输送带传送方向上,设置有一条排水槽,由于有机肥产品内会含有少量的水分,在输送带进行输送过程中,水分会少量渗出,流至排水槽中(少量水分会沿着输送带边缘流下,不会影响输送带自身运作),沿着排水槽流向废液池。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无附图,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发酵条件的控制便捷度,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在供水管路上连接有一条微调剂输入分支管路,微调剂输入分支管路上带有水泵,该微调剂输入分支管路与供水管路之间设置有阀门,在正常向罐体1内供水时,该闸门关闭,当需要向罐体1内加入微生物发酵菌剂、酸碱调节剂等微量调节剂时,打开该闸门并向罐体1内输送微调剂。

进一步地,温度表10与温度变送器相连;温度变送器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减速机23与PLC控制器相连,PLC控制器通过温度信号来调整减速机23的多级减速输出,以此达到控制主轴21转速的目的。另外PLC控制器还与加热套3的加热器/油循环装置相连,其读取温度信号后,根据温度与预定温度的差值来控制加热套3的加热温度,即升温/降温。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无附图,参照图1-5,为了进一步降低发酵过程中废气排放量,本实施例中,排气管路与尾气处理系统相连,排气管路上接入用于提供负压,从罐体1内抽气的真空泵。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