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1063发布日期:2019-02-12 22:4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保温材料,其中,无机材料主要采用多孔材料如开孔膨胀珍珠岩、加气混凝土、岩棉、玻璃棉等物质,有机材料主要采用对聚合物发泡的方式来提升材料的保温性能,但是保温材料都具有轻质、疏松、多孔等特点,这些常规的保温材料其保温性能较差,而且抗压抗折的强度也差,另外现在环境中经常出现一些火灾现象,常规的保温材料不仅不能起到遏制火势的作用,还会促进火势燃烧,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保温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公告号为cn103723959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告了一种无机保温节能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藻土2~12份,高岭土15~20份,水泥20~35份,白棉15~25份,熟石膏粉10~15份,漂珠5~15份,稀土2~8份,氢氧化镁2~5份,憎水剂2~5份,肥皂粉1~4份,碳酸钠1~3份,铝粉1~3份。该发明提供的保温材料适用于各类建筑墙面的隔热、隔音和高效保温节能。但是发明采用在水泥中添加无机材料的方法来降低材料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依然很大,保温效果差。

公告号为cn103723964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告了一种墙体保温材料,所述墙体保温材料包括下述组分:包膜膨胀珍珠岩100~150份、漂珠30~100份、水泥30~50份、渗透剂3~15份、憎水剂3~15份、粘结剂3~15份、激发剂3~15份。所述新型墙体保温材料通过对膨胀珍珠岩进行包膜,充分利用了膨胀珍珠岩耐火、保温、持久、耐腐蚀的优点,降低了膨胀珍珠岩易吸水膨胀的缺点,因此该新型墙体保温材料与传统的墙体保温材料相比,保温性能更好、更持久。但是该发明采用添加包膜膨胀珍珠岩,在材料内部形成多孔结构,进而提高保温效果,但是该方法以膨胀珍珠岩作为主材料,抗压抗折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温材料具有非常优秀的保温效果,并且具有很高的抗压抗折强度和阻燃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乳砂浆20-38份、聚氨基甲酸酯6-12份、多孔磷酸铝16-22份、含磷胶水8-12份、空心玻璃微珠6-10份、碳酸钡4-8份、改性聚酰亚胺纤维3-7份、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10份、纳米硼酸锌3-5份、复配抗氧剂1-2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乳砂浆22-36份、聚氨基甲酸酯8-10份、多孔磷酸铝18-20份、含磷胶水9-11份、空心玻璃微珠7-9份、碳酸钡5-7份、改性聚酰亚胺纤维4-6份、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8份、纳米硼酸锌3.5-4.5份、复配抗氧剂1.2-1.8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乳砂浆29份、聚氨基甲酸酯9份、多孔磷酸铝19份、含磷胶水10份、空心玻璃微珠8份、碳酸钡6份、改性聚酰亚胺纤维5份、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5份、纳米硼酸锌4份、复配抗氧剂1.5份。

优选的,所述多孔磷酸铝的制备方法为:在磷酸铝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磷酸铝全部被浸没,控制温度为1-4℃,再滴加表面活性剂重量份1-3%的酸催化剂和2-4%的扩孔剂,充分搅拌10-30分钟,静置30-40分钟,过滤后再加入环氧丙烷,继续搅拌分散20-30分钟,在室温下静置12-16小时,将凝胶粉碎,在100-120℃下烘干,过300-450目筛得到所述多孔磷酸铝。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酸催化剂为甲酸、乙酸、磷酸、柠檬酸或者醋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扩孔剂为三甲苯、二甲苯、辛烷、十四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优选的,在将酸催化剂和扩孔剂加入到磷酸铝中时,还在搅拌下加入了表面活性剂重量份1%六甲基季铵和0.1-0.5%的短链有机胺。

优选的,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聚酰亚胺纤维加入到浓硫酸溶液中,使聚酰亚胺纤维完全被浸没,超声分散,然后再加热回流,然后将混合料过滤使用乙醇洗涤,真空条件下100-110℃下干燥,干燥后降温即可得改性聚酰亚胺纤维。

优选的,所述复配抗氧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按照质量比4:1混合,再向其中添加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总重量份10-15%的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即得复配抗氧剂。

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称取原料;

(2)将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缓慢加入到含磷胶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得到物料a备用;

(3)将碳酸钡、空心玻璃微珠、纳米硼酸锌和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分散均匀,在双频率超声波辅助和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反应60-90分钟,得到物料b备用;

(4)将丙乳砂浆、聚氨基甲酸酯和多孔磷酸酯投入到高温搅拌釜中,高温搅拌釜的温度为100-120℃,在该温度下搅拌20-30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中的物料a、步骤(3)中的物料b和复配抗氧剂,在80-90℃下搅拌15-30分钟,得到原材料;

(5)将搅拌釜中的原材料通过出口流入到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即可得到节能环保保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模具中的温度为60-75℃,压力为12-20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保温材料具有非常优秀的保温效果,并且具有很高的抗压扛折强度和阻燃性能;具体如下:

(1)本发明中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改性,聚酰亚胺纤维本身的强度高,在300℃下经过100小时其强度保持率依然可以保持50-70%以上,将其添加进材料中,可以在材料中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使材料形成一个整体,进而提高其机械力学性能,而且聚酰亚胺纤维的极限氧指数为44%,阻燃性能强,并且本发明将其和含磷胶水混合,在含磷胶水的作用下,可以避免聚酰亚胺纤维因为细小而在和丙乳砂浆以及聚氨基甲酸脂的搅拌过程中发生团聚,进而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和保温性能。

(2)本发明中所述抗氧剂264型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所述抗氧剂1010型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再加入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三种不同的抗氧剂混合,可以发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其抗热氧老化作用,并且能够防护光和金属的老化,以及降低其毒性和成本。

(3)本发明采用多孔磷酸铝,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硼酸锌物质,磷酸铝经过处理后,内部形成多孔结构,具有相对密度低、比强度高、比表面积高、重量轻、隔音、保温以及耐高温的效果;纳米硼酸锌具有很强的高热稳定性,以及分散性能好的优点,加入到材料中可以和多孔磷酸铝、空心玻璃微珠物质协同作用,提高其保温阻燃效果,在着火时,会形成一层玻璃无机膨胀涂层,还可以促进材料表面成炭,形成覆盖层,避免烟雾的产生,还可以一同起到吸热冷却的作用,进而稀释空气中氧气浓度,抑制火势。

(4)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中,采用双频率超声波辅助和磁力搅拌的方法,可以提高碳酸钡、空心玻璃微珠等物质在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中毒扩散度,还可以使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进入碳酸钡、空心玻璃微珠等物质内部,提高改进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乳砂浆20份、聚氨基甲酸酯6份、多孔磷酸铝16份、含磷胶水8份、空心玻璃微珠6份、碳酸钡4份、改性聚酰亚胺纤维3份、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纳米硼酸锌3份、复配抗氧剂1份。

其中,所述多孔磷酸铝的制备方法为:在磷酸铝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磷酸铝全部被浸没,控制温度为1℃,再滴加表面活性剂重量份1%的酸催化剂和2%的扩孔剂,充分搅拌10分钟,静置30分钟,过滤后再加入环氧丙烷,继续搅拌分散20分钟,在室温下静置12小时,将凝胶粉碎,在100℃下烘干,过300目筛得到所述多孔磷酸铝。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酸催化剂为甲酸、乙酸、磷酸、柠檬酸或者醋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扩孔剂为三甲苯、二甲苯、辛烷、十四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其中,在将酸催化剂和扩孔剂加入到磷酸铝中时,还在搅拌下加入了表面活性剂重量份1%六甲基季铵和0.1%的短链有机胺。

其中,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聚酰亚胺纤维加入到浓硫酸溶液中,使聚酰亚胺纤维完全被浸没,超声分散,然后再加热回流,然后将混合料过滤使用乙醇洗涤,真空条件下100℃下干燥,干燥后降温即可得改性聚酰亚胺纤维。

其中,所述复配抗氧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按照质量比4:1混合,再向其中添加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总重量份10%的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即得复配抗氧剂。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称取原料;

(2)将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缓慢加入到含磷胶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得到物料a备用;

(3)将碳酸钡、空心玻璃微珠、纳米硼酸锌和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分散均匀,在双频率超声波辅助和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反应60分钟,得到物料b备用;

(4)将丙乳砂浆、聚氨基甲酸酯和多孔磷酸酯投入到高温搅拌釜中,高温搅拌釜的温度为100℃,在该温度下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中的物料a、步骤(3)中的物料b和复配抗氧剂,在80℃下搅拌15分钟,得到原材料;

(5)将搅拌釜中的原材料通过出口流入到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即可得到节能环保保温材料;模具中的温度为60℃,压力为12mpa。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乳砂浆38份、聚氨基甲酸酯12份、多孔磷酸铝22份、含磷胶水12份、空心玻璃微珠10份、碳酸钡8份、改性聚酰亚胺纤维7份、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份、纳米硼酸锌5份、复配抗氧剂2份。

其中,所述多孔磷酸铝的制备方法为:在磷酸铝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磷酸铝全部被浸没,控制温度为4℃,再滴加表面活性剂重量份3%的酸催化剂和4%的扩孔剂,充分搅拌30分钟,静置40分钟,过滤后再加入环氧丙烷,继续搅拌分散30分钟,在室温下静置16小时,将凝胶粉碎,在120℃下烘干,过450目筛得到所述多孔磷酸铝。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酸催化剂为甲酸、乙酸、磷酸、柠檬酸或者醋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扩孔剂为三甲苯、二甲苯、辛烷、十四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其中,在将酸催化剂和扩孔剂加入到磷酸铝中时,还在搅拌下加入了表面活性剂重量份1%六甲基季铵和0.5%的短链有机胺。

其中,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聚酰亚胺纤维加入到浓硫酸溶液中,使聚酰亚胺纤维完全被浸没,超声分散,然后再加热回流,然后将混合料过滤使用乙醇洗涤,真空条件下110℃下干燥,干燥后降温即可得改性聚酰亚胺纤维。

其中,所述复配抗氧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按照质量比4:1混合,再向其中添加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总重量份15%的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即得复配抗氧剂。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称取原料;

(2)将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缓慢加入到含磷胶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得到物料a备用;

(3)将碳酸钡、空心玻璃微珠、纳米硼酸锌和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分散均匀,在双频率超声波辅助和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反应90分钟,得到物料b备用;

(4)将丙乳砂浆、聚氨基甲酸酯和多孔磷酸酯投入到高温搅拌釜中,高温搅拌釜的温度为120℃,在该温度下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中的物料a、步骤(3)中的物料b和复配抗氧剂,在90℃下搅拌30分钟,得到原材料;

(5)将搅拌釜中的原材料通过出口流入到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即可得到节能环保保温材料;模具中的温度为75℃,压力为20mpa。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乳砂浆22份、聚氨基甲酸酯8份、多孔磷酸铝18份、含磷胶水9份,空心玻璃微珠7份、碳酸钡5份、改性聚酰亚胺纤维4份、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份、纳米硼酸锌3.5份、复配抗氧剂1.2份。

其中,所述多孔磷酸铝的制备方法为:在磷酸铝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磷酸铝全部被浸没,控制温度为1℃,再滴加表面活性剂重量份1%的酸催化剂和2%的扩孔剂,充分搅拌10分钟,静置30分钟,过滤后再加入环氧丙烷,继续搅拌分散20分钟,在室温下静置12小时,将凝胶粉碎,在100℃下烘干,过300目筛得到所述多孔磷酸铝。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酸催化剂为甲酸、乙酸、磷酸、柠檬酸或者醋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扩孔剂为三甲苯、二甲苯、辛烷、十四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其中,在将酸催化剂和扩孔剂加入到磷酸铝中时,还在搅拌下加入了表面活性剂重量份1%六甲基季铵和0.1%的短链有机胺。

其中,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聚酰亚胺纤维加入到浓硫酸溶液中,使聚酰亚胺纤维完全被浸没,超声分散,然后再加热回流,然后将混合料过滤使用乙醇洗涤,真空条件下100℃下干燥,干燥后降温即可得改性聚酰亚胺纤维。

其中,所述复配抗氧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按照质量比4:1混合,再向其中添加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总重量份10%的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即得复配抗氧剂。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称取原料;

(2)将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缓慢加入到含磷胶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得到物料a备用;

(3)将碳酸钡、空心玻璃微珠、纳米硼酸锌和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分散均匀,在双频率超声波辅助和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反应60分钟,得到物料b备用;

(4)将丙乳砂浆、聚氨基甲酸酯和多孔磷酸酯投入到高温搅拌釜中,高温搅拌釜的温度为100℃,在该温度下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中的物料a、步骤(3)中的物料b和复配抗氧剂,在80℃下搅拌15分钟,得到原材料;

(5)将搅拌釜中的原材料通过出口流入到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即可得到节能环保保温材料;模具中的温度为60℃,压力为12mpa。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乳砂浆36份、聚氨基甲酸酯10份、多孔磷酸铝20份、含磷胶水11份、空心玻璃微珠9份、碳酸钡7份、改性聚酰亚胺纤维6份、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8份、纳米硼酸锌4.5份、复配抗氧剂1.8份。

其中,所述多孔磷酸铝的制备方法为:在磷酸铝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磷酸铝全部被浸没,控制温度为4℃,再滴加表面活性剂重量份3%的酸催化剂和4%的扩孔剂,充分搅拌30分钟,静置40分钟,过滤后再加入环氧丙烷,继续搅拌分散30分钟,在室温下静置16小时,将凝胶粉碎,在120℃下烘干,过450目筛得到所述多孔磷酸铝。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酸催化剂为甲酸、乙酸、磷酸、柠檬酸或者醋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扩孔剂为三甲苯、二甲苯、辛烷、十四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其中,在将酸催化剂和扩孔剂加入到磷酸铝中时,还在搅拌下加入了表面活性剂重量份1%六甲基季铵和0.5%的短链有机胺。

其中,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聚酰亚胺纤维加入到浓硫酸溶液中,使聚酰亚胺纤维完全被浸没,超声分散,然后再加热回流,然后将混合料过滤使用乙醇洗涤,真空条件下110℃下干燥,干燥后降温即可得改性聚酰亚胺纤维。

其中,所述复配抗氧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按照质量比4:1混合,再向其中添加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总重量份15%的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即得复配抗氧剂。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称取原料;

(2)将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缓慢加入到含磷胶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得到物料a备用;

(3)将碳酸钡、空心玻璃微珠、纳米硼酸锌和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分散均匀,在双频率超声波辅助和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反应90分钟,得到物料b备用;

(4)将丙乳砂浆、聚氨基甲酸酯和多孔磷酸酯投入到高温搅拌釜中,高温搅拌釜的温度为120℃,在该温度下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中的物料a、步骤(3)中的物料b和复配抗氧剂,在90℃下搅拌30分钟,得到原材料;

(5)将搅拌釜中的原材料通过出口流入到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即可得到节能环保保温材料;模具中的温度为75℃,压力为20mpa。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乳砂浆29份、聚氨基甲酸酯9份、多孔磷酸铝19份、含磷胶水10份、空心玻璃微珠8份、碳酸钡6份、改性聚酰亚胺纤维5份、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5份、纳米硼酸锌4份、复配抗氧剂1.5份。

其中,所述多孔磷酸铝的制备方法为:在磷酸铝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磷酸铝全部被浸没,控制温度为2.5℃,再滴加表面活性剂重量份2%的酸催化剂和3%的扩孔剂,充分搅拌20分钟,静置35分钟,过滤后再加入环氧丙烷,继续搅拌分散25分钟,在室温下静置14小时,将凝胶粉碎,在110℃下烘干,过375目筛得到所述多孔磷酸铝。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酸催化剂为甲酸、乙酸、磷酸、柠檬酸或者醋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扩孔剂为三甲苯、二甲苯、辛烷、十四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其中,在将酸催化剂和扩孔剂加入到磷酸铝中时,还在搅拌下加入了表面活性剂重量份1%六甲基季铵和0.3%的短链有机胺。

其中,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聚酰亚胺纤维加入到浓硫酸溶液中,使聚酰亚胺纤维完全被浸没,超声分散,然后再加热回流,然后将混合料过滤使用乙醇洗涤,真空条件下105℃下干燥,干燥后降温即可得改性聚酰亚胺纤维。

其中,所述复配抗氧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按照质量比4:1混合,再向其中添加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总重量份12.5%的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即得复配抗氧剂。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称取原料;

(2)将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缓慢加入到含磷胶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得到物料a备用;

(3)将碳酸钡、空心玻璃微珠、纳米硼酸锌和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分散均匀,在双频率超声波辅助和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反应75分钟,得到物料b备用;

(4)将丙乳砂浆、聚氨基甲酸酯和多孔磷酸酯投入到高温搅拌釜中,高温搅拌釜的温度为110℃,在该温度下搅拌25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中的物料a、步骤(3)中的物料b和复配抗氧剂,在85℃下搅拌22.5分钟,得到原材料;

(5)将搅拌釜中的原材料通过出口流入到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即可得到节能环保保温材料;模具中的温度为67.5℃,压力为16mpa。

对比例1

采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告号为cn103723959b)制得保温节能材料。

对比例2

除无多孔磷酸铝以外,其它原料、含量及步骤与实施例5一致。

对比例3

除无含磷胶水外,其它原料、含量与步骤与实施例5一致。

对比例4

除无改性聚酰亚胺纤维以外,其它原料、含量及步骤与实施例5一致。

对比例5

采用抗氧剂264型代替复合抗氧剂,其它原料、含量及步骤与实施例5一致。

对比例6

现有技术制得的保温材料。

对上述实施例1-5和对比例1-6制备出的保温材料进行取样检测。得到材料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各步骤各原料之间协同作用,共同达到本发明所期望的保温、阻燃以及机械性能效果,缺少步骤或者更改原材料都会使制得的保温材料性能变差,结合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和对比例5,可以看出缺少多孔磷酸铝、含磷胶水、改性聚酰亚胺纤维以及复合抗氧剂都将使发明的各项性能变差,说明多孔磷酸铝、含磷胶水、改性聚酰亚胺纤维以及复合抗氧剂在材料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缺少任一项都将使的材料的各项性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通过抗氧剂264型和抗氧剂1010型以及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的复配,使得本发明的机械性能以及抗热氧老化性能更加优异;改性聚酰亚胺纤维通过浓硫酸改性处理,再和胶水混合,可以避免聚酰亚胺纤维在材料的搅拌过程中的团聚,以及提高材料和丙乳砂浆的结合性能。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5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发明制备出的保温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导热系数最低只有0.018w/(m·k),相较于现有技术降低了0.043w/(m·k)保温效果非常优异;抗压强度最大已达到16.8mpa,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11.6mpa,机械力学性能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而吸水率只有3.5%,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了3.7%,防水性能优秀;而氧指数最大已达到68%,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38%,阻燃性能优异。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