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雨林区的混凝土及其浇筑基础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03593发布日期:2019-03-02 01:5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雨林区的混凝土及其浇筑基础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实发明属于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雨林区的混凝土及用该混凝土浇筑基础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耐酸混凝土配合比及其一般施工方法,在满足耐酸混凝土强度要求及耐酸要求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同的配合比及施工方法。

混凝土的腐蚀多数为酸性介质腐蚀。在酸性介质作用下具有抗腐蚀能力的混凝土即耐酸混凝土。耐酸混凝土主要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的防酸槽、电镀槽等。而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大半位于巴西,这里雨量充沛,加上安第斯山脉冰雪消融带来大量流水,每年有大部分时间为洪水淹没。雨林区域几乎全年闷热潮湿,使混凝土长期处于沼泽、洪水淹没等全年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加之热带区域太阳暴晒时间长等情况都将可能造成混凝土基础的开裂、腐蚀等化学现象。而目前耐酸混凝土只是针对化学工业等特殊行业的应用,并没有对亚马逊特殊区域的大环境下的特殊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雨林区的混凝土及其浇筑基础的施工方法,降低混凝土基础长期处于如亚马逊热带雨林气候的闷热潮湿环境下的腐蚀及开裂几率,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时遭受太阳长期直射暴晒时的无水养护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雨林区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且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水泥19~22份、骨料55~58份、砂子50~53份、水5~7份和添加剂1~2份;所述水泥为c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添加剂按重量份数包括阻锈剂6~15份、聚丙烯纤维4~8份、海泡石粉6~10份、引气剂1~2份和减水剂1~3份。

所述骨料包括3.5~4.75mm的细骨料和5~9.5mm的粗骨料,所述细骨料和粗骨料混合重量比为1:4.5~5.8。

一种用上述混凝土来浇筑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搅拌:混凝土搅拌车中装入配比完成的水泥、骨料、砂子和添加剂后运输到施工工位,洒水车运输至施工工位后,将水打入到搅拌车中现场搅拌一定时间;

s2、塌落度试验:取样搅拌后的混凝土进行塌落度试验,施工现场的空气温度为t,

当t>35℃时,塌落度为230~240mm即合格;

当31℃<t≤35℃时,塌落度为210~232mm即合格;

当26℃<t≤31℃时,塌落度为190~215mm即合格;

当t≤26℃时,塌落度为170~190即合格;

s3、浇筑:选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式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侧面上开设灌注槽,对预埋件和该浇筑基础的基坑浇水润湿,5~10min后进行浇筑并振捣成形,;浇筑完成后静置10~20min;

s4、对浇筑基础的地表面进行凸面处理,向灌注槽内浇筑沥青;之后对浇筑基础的地表面喷涂防晒养护液,至少静置两小时后,浇筑基础完成施工。

所述灌注槽的高度为500~800mm、深度为40~80mm,所述预埋件高出浇筑基础地表面的高度为该预埋件截面最小边长的1/3~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其一,调整传统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优化添加剂的用量,极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腐蚀性,提高了养护周期;采用了后加水搅拌式方法,适用于特殊环境下,混凝土不易运输或运输时间较长等造成混凝土的入模时间与搅拌时间间隔较长的问题;

其二,沥青的灌封方式,避免基础长期处于闷热多雨的环境下雨水顺埋件流入的现象,降低钢筋腐蚀的几率,保证了基础后期运行中的质量;

其三,一些无人区的基础施工的养护困难,保证了混凝土浇筑完后即能处于长期暴晒无水养护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浇筑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浇筑基础、2为预埋件、3为钢筋、4为灌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解释说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调整混凝土的配比及其浇筑基础的工艺方法。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在亚马逊雨林地区进行施工,需要制备一立方米的该用于雨林区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其组分包括c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85kg、骨料1026kg、砂子921kg、水120kg和添加剂20.4kg;

所述添加剂包括阻锈剂8kg、聚丙烯纤维4kg、海泡石粉6kg、引气剂1.4kg和减水剂1kg。

所述骨料包括3.5~4.75mm的细骨料和5~9.5mm的粗骨料,其中所述细骨料为170kg,粗骨料为856kg。

本实施例中选用的预埋件2截面为正方形,其边长为400mm,用上述混凝土来浇筑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搅拌:混凝土搅拌车中装入配比完成的水泥、骨料、砂子和添加剂后运输到施工工位,洒水车运输至施工工位后,将110kg的水打入到搅拌车中现场搅拌一定时间;

s2、塌落度试验:取样搅拌后的混凝土进行塌落度试验,施工现场的空气温度31.2~33.8℃,第一次试验时塌落度为239mm,不合格。搅拌车继续搅拌约25min后,再次进行试验,此时塌落度为223mm,合格;

s3、浇筑:预埋件2的侧面上开设灌注槽4、中部装配钢筋3,对预埋件2和该浇筑基础1的基坑浇水润湿,5~10min后进行浇筑并振捣成形;浇筑完成后静置10~20min;所述灌注槽4的高度为800mm、深度为80mm,所述预埋件高出浇筑基础1地表面的高度150mm。

s4、对浇筑基础1的地表面进行凸面处理,向灌注槽4内浇筑沥青;之后对浇筑基础1的地表面喷涂防晒养护液,至少静置两小时后,浇筑基础1完成施工。

由于亚马逊太阳暴晒时间长,温度高,而输电塔位均在野外,甚至处于森林深处,浇水养护不及时。为了保证养护质量,选用混凝土防晒养护液进行养生。该养护液可以起到封锁基础内水分,防止基础内水分流,并且养护液喷洒后即附着于基础上,对混凝土本身具有滋养保护作用。白色透明,不会在在后期形成塑料薄膜脱落后影响美观,适于亚马逊区域输变电工程使用。

本实施例的混凝土浇筑基础1,经过连续6个月的考察结果为:在6个月内浇筑基础1地表层未出现明显裂缝,预制件2与浇筑基础1的接缝处未出现裂痕。每隔三个月进行护养。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亚马逊雨林地区进行施工,需要制备约一立方米的该用于雨林区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其组分包括c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00kg、骨料1000kg、砂子900kg、水100kg和添加剂20kg;

所述添加剂包括阻锈剂7.5kg、聚丙烯纤维4.5kg、海泡石粉5kg、引气剂1kg和减水剂2kg。

所述骨料包括3.5~4.75mm的细骨料和5~9.5mm的粗骨料,其中所述细骨料为200kg,粗骨料为800kg。

本实施例中选用的预埋件2为截面400*600的矩形,用上述混凝土来浇筑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搅拌:混凝土搅拌车中装入配比完成的水泥、骨料、砂子和添加剂后运输到施工工位,洒水车运输至施工工位后,将100kg的水打入到搅拌车中现场搅拌一定时间;

s2、塌落度试验:取样搅拌后的混凝土进行塌落度试验,施工现场的空气温度28~31℃,塌落度为195mm,合格;

s3、浇筑:预埋件2的侧面上开设灌注槽4、中部装配钢筋3,对预埋件2和该浇筑基础1的基坑浇水润湿,5~10min后进行浇筑并振捣成形;浇筑完成后静置10~20min;所述灌注槽4的高度为800mm、深度为80mm,所述预埋件高出浇筑基础1地表面的高度180mm。需要说明的是,灌注槽4是在预埋件2的四周“切掉”宽度为80mm的边缘得到的。

s4、对浇筑基础1的地表面进行凸面处理,向灌注槽4内浇筑沥青;之后对浇筑基础1的地表面喷涂防晒养护液,至少静置两小时后,浇筑基础1完成施工。

对比例

该对比例用普通c25混凝土,施工现场搅拌、浇筑,与实施例二相同的施工温度,塌落度控制在180mm左右,其他施工条件和装置均相同。一个月后该对比例的浇筑基础与其预埋件之间出现明显的裂缝,其中有5处以上的裂缝宽度在1mm以上。两个月后,高对比例的地表面有3条明显的龟裂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