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肥发酵专用搅拌器的叶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5441发布日期:2018-08-29 01:4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肥生产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肥发酵专用搅拌器的叶轮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肥俗称农家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的缓效肥料,生物肥中不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生物肥是最全面的肥料。目前生物肥料发酵一般都采用在发酵池内发酵的方式,由于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生产肥料往往需要高效的搅拌器进行搅动散热,因此,提高转速成为现代搅拌器的大势所趋,但是为增加生物肥搅拌效率,需要增大叶轮装置叶轮的攻角,此时当搅拌器转速变高后其叶片后方发生了流动剥离现象,反而影响了搅拌化肥的效率,且叶轮器件易损坏,维护成本高。

因此,研制开发一种能够在搅拌器提高效率即提高转速的同时,克服叶片后方发生的流动剥离现象,提高搅拌生物肥的效率高,且叶轮器件不易损坏,易于安装更换,维护成本低的生物肥发酵专用搅拌器的叶轮装置,显得很有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肥发酵专用搅拌器的叶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肥发酵专用搅拌器的叶轮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叶片的轮毂和在轮毂上均匀分布的多个叶片,叶片包括叶炳和叶片体,叶柄和叶片体一体连接,叶柄为为扇形体,其内圆弧面与轮毂面贴合,叶柄与轮毂可拆卸连接,叶片体沿旋转方向的进入侧上部设置多个生涡器,叶片体沿旋转方向的进入侧的前端外侧设置有切割刃,叶片体的旋转半径的0.5~0.75倍处的尾部边缘设置为锯齿形。

本实用新型叶片体的翼型采用基础C4翼型,对其叶片体的攻角做出改变,但是由于,生物肥从一个攻角进入叶轮,在叶片的背部上产生一个升力,同时必定在叶片的腹部上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生物肥排出叶轮呈螺旋形沿轴向向前运动。与此同时,叶轮装置进口处由于差压的作用,使生物肥不断地吸入,当攻角越大,翼背的周界越大,则升力越大,叶片体的压差就越大,而流量越小。当攻角达到临界值时,生物肥将离开叶片的背部的型线而发生涡流,导致叶片体压力大幅度下降而产生失速现象,本实用新型设置生涡器克服叶片后方发生的流动剥离现象,提高搅拌生物肥的效率,锯齿形的尾部设置可以降低叶片的振动,是叶轮装置运行更平稳,使用寿命更长,降低维护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叶柄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孔径相同的孔,所述叶片通过螺栓与所述轮毂连接,使叶轮装置便于拆卸,易于维护。

进一步的,叶片体与叶柄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劲肋,使叶片不易损坏,增加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进一步的,叶柄非圆弧面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另一端设置有凸缘,多个叶柄通过凸缘与相邻的叶柄的凹槽适配卡接,使多个叶柄能在轮毂外表面适配卡接,使其装配更牢固,即使触碰存在一定硬度的生物肥料也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切割刃与叶片体上端面成0~5°角设置,切割刃与叶片体一体连接,更利于提高叶片转速,更利于生物肥的搅拌降温。

优选的,生涡器呈三角直板形。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搅拌器提高转速的同时,克服叶片后方发生的流动剥离现象,提高搅拌化肥的效率高,且叶轮器件不易损坏,易于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为轮毂;2为叶片;21为叶柄;22为叶片体;3为生涡器;4为切割刃;5为锯齿;6为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生物肥发酵专用搅拌器的叶轮装置。

具体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肥发酵专用搅拌器的叶轮装置,包括安装叶片的轮毂1和在轮毂上均匀分布的多个叶片2,叶片由叶柄21和叶片体22构成,叶炳21和叶片体22一体连接,叶柄21为圆弧形与轮毂1面贴合,叶柄21与轮毂1可拆卸连接。轮毂1上设有螺纹孔,叶柄21上设置有与螺纹孔孔径相同的孔,叶片2通过螺栓与轮毂1连接,使叶轮装置便于拆卸,易于维护。

叶片体22沿旋转方向的进入侧上部设置多个生涡器3。由于生物肥在叶片2搅拌作用下分离,在分离的发生位置,通常对应着回流的发生,这一回流会被外流带入尾流,因此生物肥高速搅拌时,在生物肥因叶片2而产生分离的位置处,不断的进行着会回流和顺流的交替,与此同时,涡结构的流动分离发生明显的脱离叶片2,当生物肥进入的攻角变大时,就会产生流动分离,所以在保证叶轮装置的转速的同时也应考虑其搅拌生物肥效率的改变,所以设置生涡器3,防止攻角改变的叶片2产生流动分离影响。

优选的,生涡器3为三角直板形。三角直板生涡器比矩形直板生涡器更有效(流动分离控制能力+20%),且三角直板比同样高度的矩形直板受到的摩擦阻力要小;

三角直板呈相对分布的方式或并列分布,优选的,相对分布的方式比并列分布的方式更有效,生涡器3的有效性与其三角直板顶点迎流角度相关。

优选的,生涡器3最佳的迎流角度在18°左右,生涡器3的形状因子(三角直板的高/底边的长)对其有效性影响不大,建议三角直板的高/底边的长值为2,生涡器3在流向上的最佳安装位置与流动分离线的距离大约57h左右,生涡器三角直板的高度取为h=0.37倍的生物肥分离发生位置处边界厚度。

本实用新型叶片体的翼型采用基础C4翼型,对其叶片体22的攻角做出改变,在叶片体22沿旋转方向的进入侧的前端外侧设置有切割刃4,设置切割刃4的叶轮装置在生物肥中旋转时,能够切割阻碍物,如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进一步提高搅拌器的转速。但是由于,生物肥从一个攻角进入叶轮,在叶片的背部上产生一个升力,同时必定在叶片的腹部上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生物肥排出叶轮呈螺旋形沿轴向运动。与此同时,叶轮装置的进口处由于差压的作用,使生物肥不断地吸入,当攻角越大,翼背的周界越大,则升力越大,叶片体的压差就越大,而流量越小。当攻角达到临界值时,生物肥将离开叶片的背部的型线而发生涡流,导致叶片体压力大幅度下降而产生失速现象。本实用新型设置生涡器克服叶片后方发生的流动剥离现象,提高搅拌化肥的效率。

优选的,切割刃4与叶片体22成0~5°角设置,切割刃4与叶片体22一体连接,更利于提高叶片转速,更利于生物肥的搅拌降温。切割刃4的设置使其能够在高速旋转时,能够将生物肥料中的物质打碎,使其能够充分发酵。

叶片体22的尾部设置为锯齿形,锯齿5在叶片体的旋转半径的0.5~0.75倍的尾部边缘。其设置能够在叶片高转速重负荷的条件下,极大地减小生物肥搅拌时,生涡器3产生的梢涡,生涡器3能够防止生物肥搅拌分离,但是也会导致叶片2尾部振动加大;叶片体22的尾部设置为锯齿形5能够将生涡器带来的尾涡进一步的分割成多条离散涡,多条离散涡作用在生物肥场中,作用力互相抵消,减少叶片的振动,同时由于减小了梢涡的损失,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叶片的效率。

进一步的,叶片体与叶柄固定连接处设置有加劲肋6,使叶片不易损坏,增加叶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进一步的,叶柄21圆弧形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另一端设置有凸缘,多个叶柄21的凸缘和凹槽适配卡接,使多个叶柄21能在轮毂1外表面适配卡接,使其装配更牢固,即使触碰存在一定硬度的生物肥料也不易损坏。本实用新型还能够根据生物发酵过程、发酵的情况,改变叶片的安装数量,达到有效的对生物肥的搅拌,并进一步节省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搅拌器提高转速的同时,克服叶片后方发生的流动剥离现象,提高搅拌化肥的效率高,且叶轮器件不易损坏,易于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