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落板玻璃板辅助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1451发布日期:2018-10-19 21:3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应急装置,具体是一种应急落板玻璃板辅助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浮法平板玻璃生产线调试中或冷端横掰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时,玻璃带若不能在加速分离区分离,会导致拖拉现象,加速辊子传动齿轮的磨损,严重时导致辊道电机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玻璃生产线调试或者冷端横掰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切断玻璃带从而保护后方设备的应急落板玻璃板辅助切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急落板玻璃板辅助切断装置,包括:

轨道支架,纵向设置;

输送机构,安装在轨道支架的上表面上,用于放置并输送玻璃板;

倾斜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轨道支架的后端向上运动至水平位置或向下倾斜;

切断机构,横向设置并固定安装在轨道支架的后部,所述切断机构的下表面上具有切口,所述切口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并朝向输送机构。

优选地,所述倾斜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连杆机构,所述气缸通过连杆机构驱动轨道支架的后端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气缸安装在底座上。

优选地,还包括轨道输送电机,所述输送机构由轨道输送电机驱动。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为输送棍子。

优选地,所述切口是端面形状为三角形的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玻璃生产线调试或者冷端横掰设备发生故障时,倾斜驱动机构驱动轨道支架的后端向下倾斜,玻璃板的后段由于失去了支撑,从而在有支撑和无支撑的交界处断裂,另外,为了防止玻璃板较厚,不能自然断裂,还设置有随着轨道支架一起向下运动的切断机构,保证玻璃板被切断,从而保护后方后方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急落板玻璃板辅助切断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急落板玻璃板辅助切断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应急落板玻璃板辅助切断装置包括轨道支架1、输送机构、倾斜驱动机构和切断机构2,轨道支架1纵向设置。输送机构安装在轨道支架1的上表面上,用于放置并输送玻璃板3。倾斜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轨道支架1的后端向上运动至水平位置或向下倾斜。切断机构2横向设置并固定安装在轨道支架1的后部,切断机构2的下表面上具有切口,切口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并朝向输送机构。

优选地,倾斜驱动机构包括气缸7和连杆机构5,气缸7通过连杆机构5驱动轨道支架1的后端移动。本实施例的应急落板玻璃板辅助切断装置还包括底座6,气缸7安装在底座6上。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应急落板玻璃板辅助切断装置还包括轨道输送电机8,输送机构由轨道输送电机8驱动。

优选地,输送机构为输送棍子4,切断机构2的切口距离输送棍子4上表面50毫米的距离。玻璃板3位于切断机构2的切口和输送棍子4上表面之间。

优选地,切口是端面形状为三角形的锯齿状,切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构向后方输送玻璃板3,在玻璃生产线调试或者冷端横掰设备发生故障时,气缸7通过连杆机构5驱动轨道支架1的后端向下倾斜,玻璃板3的后段由于失去了支撑,从而在有支撑和无支撑的交界处断裂,另外,为了防止玻璃板3较厚,不能自然断裂,还设置有随着轨道支架1一起向下运动的切断机构2,保证玻璃板3被切断,从而保护后方后方设备的安全。被切断的玻璃板3沿着倾斜的输送棍子4的上表面滑入破碎机或地坑。

在玻璃生产线调试结束后或者冷端横掰设备故障排除后,气缸7通过连杆机构5驱动轨道支架1的后端向上运动至水平位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