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玻璃杯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2556发布日期:2019-04-30 19:15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玻璃杯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杯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玻璃杯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杯(glass)是指玻璃制成的杯子,通常由原材料高硼硅玻璃,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它是新型的环保型茶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玻璃杯通透好看,在所有材质的杯子里,玻璃杯才是最健康的,因为玻璃杯不含有机的化学物质,当人们用玻璃杯喝水或其他饮品的时候,不必担心有害的化学物质会被喝进肚子里,而且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所以人们用玻璃杯喝水才是最健康、最安全的。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玻璃杯在清理时表面容易出现刮花,从而影响玻璃杯的美观,同时刮花后的玻璃杯在进行清洗时十分麻烦,容易清洗不够干净,滋生细菌,从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玻璃杯的加工工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耐磨玻璃杯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配料,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50~80份石英砂、8~10份硼酸、5~15份蜡石、2~5份芒硝、40~60份方解石、0.8~2.4份硫酸钡、15~30份高耐磨玻璃粉溶剂、1~3份澄清剂;

s2:配料混合,根据s1的原料重量分数称取适量分数的石英砂、硼酸、蜡石、芒硝、方解石、硫酸钡;然后将称取的所有原料送入到粉磨机中进行研磨,在将研磨后的粉末状颗粒注入到混合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制得原料a;

s3:原料熔制,将原料a送入高温窑炉内,1400~1500℃下烧制6~8小时,通过石墨棒缓慢搅拌达到熔融状态,当玻璃液粘度降低,开始放出气态混杂物时将1~3份澄清剂加入到玻璃液中,从而去除可见气泡,最终形成均匀无气泡的玻璃液b;

s4:玻璃液均化,将玻璃液b继续放置在高温窑炉内,调节温度至900℃~1000℃,烧制5~8小时,玻璃液b长期保持高温状态下,其化学成分趋于均一并扩散均化;

s5:玻璃杯成型,将均化处理的玻璃液b送入成型机中,温度保持800℃~850℃,根据玻璃杯生产规格压制成型制得玻璃杯;

s6:退火处理,将成型的玻璃杯送入到退火箱中,保持温度为600℃~700℃,然后降温3~5小时使得温度至160℃~180℃,取出玻璃杯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到退火后的玻璃杯

s7:喷涂高耐磨玻璃粉溶剂,将退火处理后的玻璃杯外侧表面清洗干净,然后去除水渍,接着取15~30份高耐磨玻璃粉溶剂,然后将高耐磨玻璃粉溶剂均匀喷涂在玻璃杯外侧壳体上,再将喷涂后的玻璃杯放置在高温窑炉内保持温度700℃~800℃,放置2~3小时,取出玻璃杯冷却至常温,制得高耐磨玻璃杯。

s8:玻璃杯淬火,将冷却至常温的耐磨玻璃杯送入到淬火炉内,保持温度600~700℃,对玻璃杯进行淬火处理。

优选的,所述石英砂主要成分时二氧化硅,石英砂玻璃杯形成氧化物重要原料之一,且石英砂以硅氧四面体的结构组成不规则的连续网络成为玻璃杯的骨架。

优选的,所述蜡石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铝,且三氧化二铝可以提高玻璃杯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

优选的,所述方解石的注药成分为氧化钙,且氧化钙可以提高玻璃杯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高耐磨玻璃粉溶剂为环保透明硬质粉体材料,且高耐磨玻璃粉溶剂高硬度、高透明、耐磨抗刮。而且高耐磨玻璃粉溶剂的平均粒径为2.0~2.5um。

优选的,所述步骤s2配料混合研磨成50~60目的粉末状颗粒。

优选的,所述步骤s8淬火处理,耐磨玻璃杯每1mm厚度的加热时间为60~70s,其中,加热单次的温度调整范围为6~10℃;且淬火处理后急冷处理为每2mm的厚度急冷风压力为总风压的80~90%。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玻璃杯的加工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配料中加入了喷涂高耐磨玻璃粉溶剂,再通过步骤s7喷涂高耐磨玻璃粉溶剂,将高耐磨玻璃粉溶剂均匀喷涂在玻璃杯的表面,由于高耐磨玻璃粉溶剂具有高硬度、高透明、耐磨抗刮等特点,可以显著提高该耐磨玻璃杯的耐磨性能,防止在清洗玻璃杯时导致玻璃杯表面产生刮痕,从而使得玻璃杯清洗不便,同时滋生细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步骤s4玻璃液均化,通过高温使得玻璃液化学成分趋于均一并扩散均化,从而使得制得的耐磨玻璃杯整体质地更加的均匀,提高玻璃杯的质量,提高玻璃杯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延长其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磨玻璃杯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配料,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50~80份石英砂、8~10份硼酸、5~15份蜡石、2~5份芒硝、40~60份方解石、0.8~2.4份硫酸钡、15~30份高耐磨玻璃粉溶剂、1~3份澄清剂;

s2:配料混合,根据s1的原料重量分数称取适量分数的石英砂、硼酸、蜡石、芒硝、方解石、硫酸钡;然后将称取的所有原料送入到粉磨机中进行研磨,在将研磨后的粉末状颗粒注入到混合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制得原料a;

s3:原料熔制,将原料a送入高温窑炉内,1400~1500℃下烧制6~8小时,通过石墨棒缓慢搅拌达到熔融状态,当玻璃液粘度降低,开始放出气态混杂物时将1~3份澄清剂加入到玻璃液中,从而去除可见气泡,最终形成均匀无气泡的玻璃液b;

s4:玻璃液均化,将玻璃液b继续放置在高温窑炉内,调节温度至900℃~1000℃,烧制5~8小时,玻璃液b长期保持高温状态下,其化学成分趋于均一并扩散均化;

s5:玻璃杯成型,将均化处理的玻璃液b送入成型机中,温度保持800℃~850℃,根据玻璃杯生产规格压制成型制得玻璃杯;

s6:退火处理,将成型的玻璃杯送入到退火箱中,保持温度为600℃~700℃,然后降温3~5小时使得温度至160℃~180℃,取出玻璃杯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到退火后的玻璃杯

s7:喷涂高耐磨玻璃粉溶剂,将退火处理后的玻璃杯外侧表面清洗干净,然后去除水渍,接着取15~30份高耐磨玻璃粉溶剂,然后将高耐磨玻璃粉溶剂均匀喷涂在玻璃杯外侧壳体上,再将喷涂后的玻璃杯放置在高温窑炉内保持温度700℃~800℃,放置2~3小时,取出玻璃杯冷却至常温,制得高耐磨玻璃杯。

s8:玻璃杯淬火,将冷却至常温的耐磨玻璃杯送入到淬火炉内,保持温度600~700℃,对玻璃杯进行淬火处理。

石英砂主要成分时二氧化硅,石英砂玻璃杯形成氧化物重要原料之一,且石英砂以硅氧四面体的结构组成不规则的连续网络成为玻璃杯的骨架,蜡石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铝,且三氧化二铝可以提高玻璃杯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方解石的注药成分为氧化钙,且氧化钙可以提高玻璃杯的稳定性,高耐磨玻璃粉溶剂为环保透明硬质粉体材料,且高耐磨玻璃粉溶剂高硬度、高透明、耐磨抗刮。而且高耐磨玻璃粉溶剂的平均粒径为2.0~2.5um,步骤s2配料混合研磨成50~60目的粉末状颗粒,步骤s8淬火处理,耐磨玻璃杯每1mm厚度的加热时间为60~70s,其中,加热单次的温度调整范围为6~10℃;且淬火处理后急冷处理为每2mm的厚度急冷风压力为总风压的80~90%。

芒硝为碱金属氧化物的主要原料,碱金属氧化物是一种良好的助溶剂,可以降低玻璃液的粘度,使得玻璃液易于熔融和成型,硫酸钡可以增加玻璃杯的密度,提高玻璃杯折射率,使得玻璃杯具有特殊的光泽,澄清剂是一种高温时本身能气化或者分解放出气体,以促进排去玻璃液中气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