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7895发布日期:2019-07-24 10:25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态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



背景技术:

我国建国初期的50~60年代,农家有机粪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时在全国广大农村普遍掀起了“有机堆肥”运动:除人、畜粪便的有机肥料外,家家户户挖土坑,集垃圾、铲草皮、割青草,进行了大量的有机堆肥热潮。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化学肥料。人们认识到化学肥料简便、易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果非常显著,由此,产生了农业肥料领域的第二次变革,人们由期初的单一施用氮肥、到氮、磷并用,再发展到氮、磷、钾相互补充使用,再到后来的少量进口复合肥以及九十年代后国产复合肥小面积施用。

在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指导下,化学肥料氮磷钾的大量使用,由于矿物质化肥的大量使用,包括欧美在内的发达国家,人类生态环境、人民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土壤带毒板结,有机质、活性降低,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蓄水蓄气能力降低,通透性差,土壤石漠化加剧,从而导致多种作物根腐病、枯萎病、病毒病等病害大面积发生,成了农业持续增产、高产的瓶颈。

本发明依据作物的自然生长规律,经发明人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研制出了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遵循“碳、氢、氧”才是种植业生产和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根本原理,树立植物“以叶促根”观念,探索“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新思路、新途径,解决化学肥料在种植业和农作物生长中造成的生态环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吸附空气中二氧化碳于植物绿色茎、叶表面周围,锁定二氧化碳的自由流动并提高含量,增加叶绿素的转化功能,为阳光提供有效的光能利用,从而提高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和内在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泥炭土 30~40份;

L-精氨酸 8~12份;

膨胀蛭石 10~30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10~20份的3-丁烯胺盐酸盐。

优选的是,所述的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12~14份的沸石分子筛咪唑骨架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5~7份的腐植酸钠。

优选的是,所述的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5~7份的光合细菌。

优选的是,所述的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所述光合细菌包括30~40wt%的蓝细菌和30~40wt%红螺菌。

优选的是,所述的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2~4份的乙基吲哚-3-羧酸盐。

优选的是,所述的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4~7份的椰子纤维。

优选的是,所述的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0.5~1份的2-氨基苯并咪唑。

优选的是,所述的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4~7份的多乙烯多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以泥炭土、L-精氨酸和膨胀蛭石为主要原料,对二氧化碳气体具有较好的汇聚性能,吸附过程不产生副产物,通过将3-丁烯胺盐酸盐、沸石分子筛咪唑骨架材料、腐植酸钠、光合细菌、乙基吲哚-3-羧酸盐、椰子纤维、2-氨基苯并咪唑和多乙烯多胺以相应比例加入主体材料中,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汇聚剂的汇聚效率,对土壤的物理性有明显的影响,显著提高植物的光合集聚控排能力,活化土壤生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泥炭土 30~40份;

L-精氨酸 8~12份;

膨胀蛭石 10~30份。

泥炭土属于泥煤的一种,是千万年以前,由浸水环境中的植物性残骸,大量沉积于地层中,在厌氧状况下,经微生物部分分解作用,所形成的黑色或暗褐色矿物,通过加入泥炭土大大提高了土壤的酶活性,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缓冲性能和抗逆性能。通过加入L-精氨酸分子式是C6H14N4O2。经水重结晶后,于105℃失去结晶水,其水溶性呈强碱性,可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10~20份的3-丁烯胺盐酸盐。3-丁烯胺盐酸盐中的胺基团能容易且可逆地与CO2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12~14份的沸石分子筛咪唑骨架材料。沸石分子筛咪唑骨架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具有无机沸石的高稳定性、吸附性能又兼备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的功能的可调性。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5~7份的腐植酸钠。通过加入腐植酸钠能刺激作物生长发育,帮助营养元素的吸收,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抗旱能力,促进固氮菌活化作用。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5~7份的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在有光照缺氧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或其他有机物,供作物吸收利用。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光合细菌包括30~40wt%的蓝细菌和30~40wt%红螺菌。蓝细菌和红螺菌协同作为光合细菌,提高光利用率。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2~4份的乙基吲哚-3-羧酸盐。乙基吲哚-3-羧酸盐能够增强植物表面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富集在植物叶茎周围供作物吸收利用,使得作物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由原来的350-380PPM之间直接提升到550PPM以上,大容量多功能的供作物吸收利用,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光合速率。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4~7份的椰子纤维。椰子纤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0.5~1份的2-氨基苯并咪唑。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4~7份的多乙烯多胺。2-氨基苯并咪唑和多乙烯多胺协同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活化土壤生理结构。

下面列出具体的实施例和对比例:

实施例1:

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实施例2:

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实施例3:

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对比例1:

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对比例2:

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对比例3:

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对比例4:

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对比例5:

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对比例6:

一种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试验例:

试验于2014年安排在河南洛阳市,提供的本发明配方不同比例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6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供试品种为:花生,供试验地块土壤为黄黏土,质地轻壤,中低肥水平,地力均匀。

试验共设一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处理:底肥+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

田间管理及记录

试验点田间管理情况表:

试验地点:河南洛阳市

小区面积1亩(666平方米)

作物品种花生kg

底肥情况:

底肥农家肥约1200kg/亩,上茬作物小麦秸秆约600kg(粉碎),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配成60%的溶液,喷施本发明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溶液1.2L促使其腐熟,生长过程三次施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溶液。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本发明产品加作物秸秆做基肥,做叶面喷施3次,分别在幼苗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喷施三次(每次用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1.2L处理),花生的平均产量为240千克/亩(常规化学农业种植)

表1:试验结果统计:

结果表明,花生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增产效果与对比例1~6土壤二氧化碳聚汇剂的花生相比,增产幅度达21%~34%,差异呈极显著水平。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