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0062发布日期:2019-08-10 00:5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污泥最终处置基本上分弃置法和回收利用两种,弃置法有:卫生填埋和污泥焚烧处置两种方式,回收利用有:污泥堆肥、污泥土地利用和工业利用三种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处置方法均有优缺点,介绍如下。

污泥卫生填埋:操作简单;费用低;消化后污泥有机物含量减少性能相对稳定等;但要求污泥含水率为60%以下,前期处理难度高;污泥填埋场占地面积大,选址不易;场地四周极易产生恶臭;受雨水冲刷后渗滤液会引起对地下水源的污染等。

污泥焚烧:可以迅速和较大程度地使污泥达到减量化;占地小;产生的剩余物少,减容量可达到90%以上,无异味等;但存在成本高,是其他工艺的2~4倍;需要预处理降低污泥含水率;焚烧产生的废气、噪声、辐射等会产生二次污染;焚烧后的灰分含有重金属,需要二次处理等。

污泥土地利用: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和丰富的有机营养元素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土地利用可以降低生产费用;污泥中的大量腐殖质可以保墒等。但存在需要控制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必须严格控制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根据土壤背景资料,严格按照计算得到的污泥使用量进行施用;劳动强度大等。

工业利用:大大提高污泥资源利用率;使污泥变废为宝,二次利用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提取燃料、污泥气、污泥细菌蛋白等方面。但是工业利用需要多重环节,程序复杂;投资成本高;需要专用设备或设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实现等。

而且农村污水由于地区分散,人口数量较大,收集难等原因造成农村污水成为水污染的主要组成因素,农村污水中还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有氮、磷等无机盐类。目前农村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由于其分散、量小也将成为一个处置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农村的分散式的污水污泥原为资源化处理系统,另外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农村的分散式的污水污泥原为资源化处理工艺。

本发明一种分散式的污水污泥原为资源化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系统基础1、通风墙2、立柱3、阳光棚4,所述系统基础1上部周边设置通风墙2;所述立柱3位于通风墙上部;所述立柱上部设置阳光棚4;所述系统还包括:透水通风层5,通风导流层6,污泥资源转化区7,导流管9,污泥进出口11;所述系统内部系统基础1上部设置有透水通风层5,所述透水通风层5与系统基础1之间留有空间为通风导流层6;所述通风导流层6连接有导流管9;所述通风墙2上设置有污泥进出口11;透水通风层5上部为资源转化区7和覆土层8。

进一步的,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所述通风墙2内部设置通风口10。

进一步的,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基础位于分散式污水站点内地上。

进一步的,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墙2高800mm,通风导流层高度120mm。

进一步的,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立柱2高1700mm,阳光棚4每边超出系统基础1300mm。

进一步的,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所述污泥进出口11设置两处,污泥资源转化过程中随着转化过程增加进出口位置可以互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工艺,使用上述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处理工艺为污泥通过污泥进出口11进入污泥资源转化区7;污泥在污泥资源转化区7中堆放,上部为覆土层,污泥中一部分水分被上部覆土层吸收,一部分水分经透水通风层5渗透到下部通风导流层6经导流管9导流,一部分由经过阳光棚4进入的阳光蒸发后由通风口10、通风导流层6进入的风带走;污泥减少水分后在有空气环境下进行资源转化;资源转化后的污泥由污泥进出口11运出进行资源化利用。

进一步的,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工艺,所述污泥在污泥资源转化区7中堆放高度600mm左右,所述覆土层为80mm。

进一步的,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工艺,所述资源化处理过程为5~7周。

进一步的,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工艺,所述污泥资源转化区7能够对不同时期的污泥同时资源转化处理。

本发明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及工艺专门针对分散式农村污水污泥设计,具有占地小,无机械、电力投入,劳动力投入小,方便实施,系统不堵塞、容易清理,可以实现污泥资源化并改善土壤肥力等显著优点。在污泥产量小,站点分散,以人力为主要运行费用等的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置领域有广泛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俯视图;

其中:1系统基础,2通风墙,3立柱,4阳光板,5透水通风层,6通风导流层,7污泥资源转化区,8覆土层,9导流管,10通风口,11污泥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系统基础1、通风墙2、立柱3、阳光棚4,系统基础位于分散式污水站点内地上,系统基础1上部周边设置通风墙2,所述通风墙2内部设置通风口10,有利于风从四周进入系统,形成好氧环境以及带动水汽流动;立柱3位于通风墙上部;所述立柱上部设置阳光棚4;所述系统还包括:透水通风层5,通风导流层6,污泥资源转化区7,导流管9,污泥进出口11;所述系统内部系统基础1上部设置有透水通风层5,所述透水通风层5与系统基础1之间留有空间为通风导流层6,设置一定坡度使渗透水汇集排出系统,并使风从下部可以进入通风导流层6上部,形成系统的有氧环境;

透水通风层5选用高透水通风材料,一方面有利于水分渗透到通风导流层6,另一方面有利于风从通风导流层6通过透水通风层5;

通风导流层6连接有导流管9;所述通风墙2上设置有污泥进出口11;

透水通风层5上部为资源转化区7和覆土层8,资源转化区7可以使污泥多批次资源转化,且资源转化后能多批次外运进行分类种植,并形成一端进泥一端出泥。

本实施例中的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的通风墙2高800mm,通风导流层高度120mm;立柱2高1700mm,阳光棚4每边超出系统基础1300mm,可以保护污泥资源转化区7不受雨水干扰并且不阻挡阳光。

本实施例中的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中的污泥进出口11设置两处,在实际的污泥资源转化过程中随着转化过程增加进出口位置可以互换。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工艺,使用上述一种分散式污水污泥原位资源化处理系统;

首先,污泥通过污泥进出口11进入污泥资源转化区7;

然后,污泥在污泥资源转化区7中堆放,上部为覆土层,污泥中一部分水分被上部覆土层吸收,一部分水分经透水通风层5渗透到下部通风导流层6经导流管9导流,一部分由经过阳光棚4进入的阳光蒸发后由通风口10、通风导流层6进入的风带走;污泥减少水分后在有空气环境下进行资源转化。

最后,资源转化后的污泥由污泥进出口11运出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运至分类种植区利用,完成污泥处置过程。

经过试验,污泥在污泥资源转化区7中堆放高度600mm左右,覆土层则为80mm,资源化处理过程为5~7周,处理效果较好。

经过试验,污泥资源转化区7可以对不同时期的污泥同时进行资源转化处理。可以使污泥多批次资源转化,且资源转化后能多批次外运进行分类种植,并形成一端进泥一端出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