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供风量调节功能的玻璃钢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3102发布日期:2020-06-17 00:24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供风量调节功能的玻璃钢化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供风量调节功能的玻璃钢化炉。



背景技术:

钢化炉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生产钢化玻璃的设备;物理方式通过对平板玻璃进行加热,而后急冷的技术处理,使冷却后的玻璃表层形成压应力,玻璃内部形成张应力,从而提高玻璃强度,使普通退火玻璃成为钢化玻璃;化学方式是通过改变玻璃表面的化学组成来提高玻璃的强度,目前有表面脱碱、碱金属离子交换等方法。

现有的玻璃钢化炉通常包括放片段、加热段、平钢化段和取片段,整个钢化炉由若干输送辊输送,并配置供风管道。而现有的供风管道大多不具备供风量的调节功能,无法适应多种类型玻璃的钢化,加工不同类型的玻璃时往往需要更换整条钢化线,成本过高。是故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供风量调节功能的玻璃钢化炉,能方便地调节供风量以适应多种类型玻璃的钢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具有供风量调节功能的玻璃钢化炉,包括放片段、加热段、平钢化段、取片段和若干输送辊,所述平钢化段包括供风管道,所述供风管道内连接有弹性材质双曲线形状的控流管,所述控流管的一端与供风管道固定,所述控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与供风管道滑动连接的推拉圈,所述供风管道设有与推拉圈的端面连接的气缸,所述供风管道在控流管的中部沿周向均布设有若干活动的圆弧形的控流片,所述供风管道设有供控流片滑移的滑道,所述滑道与控流片间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推拉圈的外圆周面均布设有若干燕尾块,所述供风管道内开设有供燕尾块滑动的燕尾槽。

优选地,所述供风管道设有限制推拉圈的极限位置的橡胶块。

优选地,所述控流管的中部沿其周向均布设有若干弹性材质的加强片,所述控流片的内弧面与加强片的外弧面抵接。

优选地,当若干所述控流片相互抵接时,其形成的内切圆半径小于控流片的圆弧半径。

优选地,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与供风管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8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供风管道内连接有弹性材质双曲线形状的控流管,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形变,通过形变的改变实现供风过流截面积的改变,控流管的一端与供风管道固定,控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与供风管道滑动连接的推拉圈,供风管道设有与推拉圈的端面连接的气缸,这样启动气缸伸缩即可通过推拉圈作用于控流管的一端,实现控流管的形变,控制简单方便;

具体调节过程如下: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伸出时,推拉圈带动控流管的一端向另一端靠拢,控流管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间的夹角改变,供风过流截面积减小,单位时间内的供风量得到减少;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缩回时,推拉圈带动控流管的一端远离另一端,控流管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间的夹角反向改变,供风过流截面积增大,单位时间内的供风量得到增加;总体上能更方便地调节供风量以适应多种类型玻璃的钢化;

供风管道在控流管的中部沿周向均布设有若干活动的圆弧形的控流片,供风管道设有供控流片滑移的滑道,滑道与控流片间设有弹簧,这样可以保证控流片与控流管的良好抵接,从而限制控流管的形变范围,减小过流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供风量调节功能的玻璃钢化炉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供风量调节功能的玻璃钢化炉中供风管道及内部部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供风量调节功能的玻璃钢化炉中供风管道及内部部件的剖视运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供风量调节功能的玻璃钢化炉中控流管等部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片段;2、加热段;3、平钢化段;31、供风管道;32、控流管;33、推拉圈;34、气缸;35、控流片;36、滑道;37、弹簧;38、加强片;4、取片段;5、输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供风量调节功能的玻璃钢化炉,包括放片段1、加热段2、平钢化段3、取片段4和若干输送辊5,所述平钢化段3包括供风管道31,所述供风管道31内连接有弹性材质双曲线形状的控流管32,所述控流管32的一端与供风管道31固定,所述控流管32的另一端连接有与供风管道31滑动连接的推拉圈33,所述供风管道31设有与推拉圈33的端面连接的气缸34,所述供风管道31在控流管32的中部沿周向均布设有若干活动的圆弧形的控流片35,所述供风管道31设有供控流片35滑移的滑道36,所述滑道36与控流片35间设有弹簧3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风管道31内连接有弹性材质双曲线形状的控流管32,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形变,通过形变的改变实现供风过流截面积的改变,控流管32的一端与供风管道31固定(可采用螺栓或其他方式),控流管32的另一端连接有与供风管道31滑动连接的推拉圈33,供风管道31设有与推拉圈33的端面连接的气缸34,这样启动气缸34伸缩即可通过推拉圈33作用于控流管32的一端,实现控流管32的形变,控制简单方便;

具体调节过程如下:气缸34的动力输出端伸出时,推拉圈33带动控流管32的一端向另一端靠拢,控流管32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间的夹角改变,供风过流截面积减小,单位时间内的供风量得到减少;而气缸34的动力输出端缩回时,推拉圈33带动控流管32的一端远离另一端,控流管32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间的夹角反向改变,供风过流截面积增大,单位时间内的供风量得到增加;总体上能更方便地调节供风量以适应多种类型玻璃的钢化;

供风管道31在控流管32的中部沿周向均布设有若干活动的圆弧形的控流片35,供风管道31设有供控流片35滑移的滑道36(滑道36与供风管道31可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装拆和调节),滑道36与控流片35间设有(压缩)弹簧37,这样可以保证控流片35与控流管32的良好抵接,从而限制控流管32的形变范围,减小过流阻力;

放片段1、加热段2、平钢化段3、取片段4和若干输送辊5的其余结构及连接关系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推拉圈33的外圆周面均布设有若干燕尾块,所述供风管道31内开设有供燕尾块滑动的燕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保证推拉圈33沿供风管道31的轴向滑移,防止推拉圈33发生偏移或脱离;需要拆卸控流管32时,先将气缸34与供风管道31分离,然后从控流管32固定的一端拆卸拉出即可,装拆及检修更为方便。

优选地,所述供风管道31设有限制推拉圈33的极限位置的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限制推拉圈33的极限位置,防止气缸34动作时推拉圈33脱离供风管道31,且橡胶块可以缓和冲击,防止损伤。

优选地,所述控流管32的中部沿其周向均布设有若干弹性材质的加强片38,所述控流片35的内弧面与加强片38的外弧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升控流管32中部的强度,防止长期周期性形变造成过早的老化,控流片35的内弧面与加强片38的外弧面抵接,有利于减缓磨损,保护控流管32,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当若干所述控流片35相互抵接时,其形成的内切圆半径小于控流片35的圆弧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供风过流截面积达到最小值时,若干控流片35相互抵接,形成一个虚拟的内切圆,该内切圆的半径小于单个控流片35的圆弧半径,这样在控流管32形变的整个过程中,控流片35的内弧面将始终与加强片38的外弧面相切,防止控流片35的两端划伤加强片38或控流管32,有利于减缓磨损,保护控流管32,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滑道36的长度方向与供风管道3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气缸34动作时控流管32的一端沿供风管道31的轴向滑移,控流管32的双曲线形状随之改变,控流管32中部的位置亦随之改变,因此滑道36的长度方向与供风管道31的轴线之间需要设置夹角,该夹角既不宜过大亦不宜过小,过大将导致控流管32的中部轴向位置难以改变,限制了控流管32的滑移能力,过小将导致控流管32变形范围的骤减,从而大大缩小供风过流截面积的改变范围,是故设置为30~80°。

本实用新型的供风量调节方法如下:

需要减小供风量时:气缸34的动力输出端伸出,推拉圈33的燕尾块沿着燕尾槽滑动,带动控流管32的一端向另一端靠拢,控流管32的双曲线两条渐近线间的夹角改变,供风过流截面积减小,单位时间内的供风量得到减少,此过程中控流片35逐渐接近供风管道31的轴线;

需要增加供风量时:气缸34的动力输出端缩回,推拉圈33的燕尾块沿着燕尾槽滑动,带动控流管32的一端远离另一端,控流管32的双曲线两条渐近线间的夹角反向改变,供风过流截面积增大,单位时间内的供风量得到增加,此过程中控流片35逐渐远离供风管道31的轴线;

在调节的过程中,弹簧3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控流片35的内弧面始终与加强片38的外弧面相切抵接,可以防止控流片35的两端划伤加强片38或控流管32,有利于减缓磨损,保护控流管32,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