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尿素掺混肥料的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83906发布日期:2020-08-07 20:21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助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含尿素掺混肥料的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能够提供植物需要或者对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农业物资之一。

化学肥料是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一般多是无机化合物,仅尿素是有机化合物,故有时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化学肥料具有成分单一、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等优点,是作物产品增长的最重要依仗,在所有的增产措施中,化学肥料占比超过30%。但是,过度使用化学肥料或者施用的化学肥料利用率不高也会导致化学肥料释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酸化,理化结构劣化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其中,尿素是最重要的化学肥料之一,仅由碳、氮、氧、氢组成,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但尿素态氮向氨态氮的转化时间较短,直接使用容易造成淋溶损失和挥发损失。

因此,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一直是肥料技术领域的重大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尿素掺混肥料的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尿素掺混肥料的增效剂,由以下原料制成: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乙二醇、丙二醇、水、颜料;所述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中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的重量含量为98%及以上,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重量含量为99.5%及以上。

优选的,该增效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80-120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200-250份,乙二醇50-100份,丙二醇100-150份,水45-55份,颜料8-12份。

优选的,该增效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100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225份,乙二醇75份,丙二醇125份,水50份,颜料10份。

优选的,该增效剂成品为液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尿素掺混肥料增效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s1:向反应釜中加入重量份为80-120份的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

s2: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重量份为200-250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

s3:再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45-55重量份的水和8-12重量份的颜料;

s4:再向反应釜中加入50-100重量份的乙二醇和100-150重量份的丙二醇;

s5:在常压状态,温度为15-25℃的条件下,在反应釜中将各原料搅拌45-55分钟即可得增效剂成品。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nbpt能够控制有机态氮素转化为无机铵态氮的分解速率,避免转换过快降低植物对肥效的吸收;

2、增效剂中的水能调节各组分的含量以及对有机氮肥的溶解度,且不破坏肥料中的组分性质;

3、添加的颜料可以增加尿素浸染后的辨识度。

在本发明中的肥料增效剂,能够从有机氮肥的分解、转化稳定性、被吸收性上全方位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并且避免了添加硝化抑制剂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含尿素掺混肥料增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80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200份,乙二醇50份,丙二醇100份,水45份,颜料8份;其中,所述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中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的重量含量为98%及以上,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重量含量为99.5%及以上。

本实施例的含尿素掺混肥料增效剂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s1:向反应釜中加入重量份为80份的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

s2: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重量份为200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

s3:再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45重量份的水和8重量份的颜料;

s4:再向反应釜中加入50重量份的乙二醇和100重量份的丙二醇;

s5:在常压状态,温度为15℃的条件下,在反应釜中将各原料搅拌45分钟即得增效剂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含尿素掺混肥料增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100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225份,乙二醇75份,丙二醇125份,水50份,颜料10份;其中,所述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中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的重量含量为98%及以上,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重量含量为99.5%及以上。

本实施例的含尿素掺混肥料增效剂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s1:向反应釜中加入重量份为100份的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

s2: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重量份为225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

s3:再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50重量份的水和10重量份的颜料;

s4:再向反应釜中加入75重量份的乙二醇和125重量份的丙二醇;

s5:在常压状态,温度为20℃的条件下,在反应釜中将各原料搅拌50分钟即得增效剂成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含尿素掺混肥料增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120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250份,乙二醇100份,丙二醇150份,水55份,颜料12份;其中,所述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中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的重量含量为98%及以上,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重量含量为99.5%及以上。

本实施例的含尿素掺混肥料增效剂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s1:向反应釜中加入重量份为120份的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溶液;

s2: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重量份为250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

s3:再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55重量份的水和12重量份的颜料;

s4:再向反应釜中加入100重量份的乙二醇和150重量份的丙二醇;

s5:在常压状态,温度为25℃的条件下,在反应釜中将各原料搅拌55分钟即得增效剂成品。

小麦田间实验:

选取相邻的7块面积相等的小麦地块作为实验对象。1号地块不施加尿素,2号地块施加含氮量为8kg/亩的尿素,3号地块施加含氮量为13kg/亩的尿素,4号地块施加含氮量为20kg/亩的尿素,5号地块施加含氮量为8kg/亩的尿素和含nbpt为尿素重量1/100的增效剂,6号地块施加含氮量为13kg/亩的尿素和含nbpt为尿素重量1/100的增效剂,7号地块施加含氮量为20kg/亩的尿素和含nbpt为尿素重量1/100的增效剂,各地块除以上区别外,其余条件相同。

实验结果如表1:

表1:小麦田间试验数据对比结果

由表1可知,施用添加了nbpt的尿素的小麦平均产量要比施用了普通尿素的小麦平均产量高30kg/亩。在相同尿素量下,添加了nbpt的小麦产量也都高于未添加nbpt的小麦产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尿素掺混肥料的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nbpt能够控制有机态氮素转化为无机铵态氮的分解速率,避免转换过快降低植物对肥效的吸收;增效剂中的水能调节各组分的含量以及对有机氮肥的溶解度,且不破坏肥料中的组分性质;添加的颜料可以增加尿素浸染后的辨识度。

在本发明中的肥料增效剂,能够从有机氮肥的分解、转化稳定性、被吸收性上全方位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并且避免了添加硝化抑制剂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自然环境下,nbpt能减少表施尿素氨挥发70%以上。添加了nbpt的尿素总的氨挥量很少,其中在15℃条件下,添加了nbpt的尿素的氨挥发量降低了85%,在25℃条件下,添加了nbpt的尿素的挥发量降低了94%。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